李晓彪吧 关注:3贴子:114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楼2013-05-07 19:11回复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2楼2013-05-07 19:11
    回复
      2025-05-09 19:54:59
      广告
      祖籍浙江会稽,明思宗崇祯四年生于松江(今属上海),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 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3楼2013-05-07 19:12
      回复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钱栴等二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义。夏完淳死后,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绝嗣。


        5楼2013-05-07 19:13
        回复
          夏完淳的前辈们这样出色,同辈的姐妹也极富文采,对他影响很大。夏完淳有一姐一妹,姐姐夏淑吉是个女诗人,字美南,号荆隐,虽然是正房盛氏亲生,与完淳同父不同母,而且年长完淳15岁,但和弟弟的感情却非常深厚。夏完淳诗文中提到她的地方极多,甚至认为她的文采足以比得上东汉时的才女蔡文姬。夏淑吉夫家是浙江嘉定的侯家,丈夫侯文中是夏完淳最敬佩的同辈人之一,可惜在完淳六七岁时就早逝了,完淳对他的了解多是从其遗留的诗文中得到的。侯家也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之家,后来在抗清斗争中,父子几人同时遇难,几乎全家都为国捐躯。姐丈一家的这种气节与才情对夏完淳成长的影响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完淳妹妹惠吉,字昭南,号兰隐,和他同为陆氏夫人所生。惠吉的字为“昭南”,和字“美南”的姐姐淑吉同称“二南”,再加上夏完淳,姐、弟、妹三人又同时被称为“空谷三隐”(夏完淳号小隐)。惠吉也富有才气,和完淳的感情亦很好。完淳曾在诗中称赞他们的兄妹情谊为:“天涯风雨雁飞鸣,雨雪相依倍有情……论心此日欢方恰,惜别他时感又生。”完淳牺牲前,郑重地把亲生母亲陆氏托付给这个唯一的妹妹照顾。夏家这脉已如此优秀,而完淳的亲友也同样出类拔萃,这也是他从小所受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7楼2013-05-07 19:18
          回复
            完淳的亲眷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嘉定侯家外,还有嫡母盛氏的侄女盛蕴贞。和夏淑吉一样,她也是侯家的儿媳,但她的命运比青年守寡的夏淑吉还要苦。她的未婚夫是淑吉丈夫侯文中的堂弟侯智含,也是有名的才子。但在抗清斗争中,智含在灵隐逃难时死去,她便成了还未成亲的未亡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封建时代,只得和夏淑吉一样削发为尼,做了淑吉的徒弟。其诗作非常真挚动情,如《寄兄》:“ 一自双亲杳,乡园不忍旋。七年三见面,稚子渐齐肩。梦断燕山月,春归海树烟。书来能念我,三复鶺鸰篇。”而她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那首《赠圣幢诗》,其中“心能同水月,骨自带烟霞”被人们传为难得的清灵佳句。由于她和夏完淳是表亲,又是完淳姐姐夏淑吉的妯娌和徒弟,因此和夏完淳也成为互相影响的知己。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订了亲,他的岳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称做钱长公。这位岳父可谓为完淳的师表,明亡时他积极参加抗清,组织义军,后来因掩护过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天为国捐躯。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死后,妻子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其两个儿子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长子钱熙风姿玉立,才气纵横,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辈人之一,在完淳16岁时便因参加抗清活动,积劳成疾去世,完淳伤心不已,曾写下“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悼语。钱熙之弟钱默8岁即能写诗,15岁成进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誉,并为夏完淳写过一篇《神童赋》,被传为佳话。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另外,钱彦林堂兄钱棅也是完淳的抗清同志,和他们翁婿二人在同一天壮烈殉国。亲戚们的才情与气节为完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优良环境,使他在耳濡目染中思索、学习,得到了做人的力量和做文的启示。这是夏完淳的幸运,也是他最后成才的一块重要基石。


            8楼2013-05-07 19:18
            回复
              1647年,九月秋决,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义士在南京西市慷慨就义。手提鬼头大刀、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面对自己面前昂然站立的这位面容白皙、姣好的十六岁美少年,他那杀砍掉无数人头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发颤发抖,最终只能闭眼咬牙才敢砍下那一刀……在当时43名共赴刑场的抗清义士中,他是最年少的一个。夏完淳的妻子秦篆,同时受父死母丧夫亡的重大打击,悲痛欲绝,身体亦非常衰弱。几个月后她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只是这孩子似乎在母体内感受了太多人间的苦难,很快便也夭折了。夏家终于无后。秦篆的哥哥钱默这时也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不知所终。年仅十八九岁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10楼2013-05-07 19:20
              回复
                完淳夫人钱秦篆,嘉善人。 出身名门,其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性格豪爽。两个哥哥也是著名的神童。书香世家,一门忠烈。
                他们的结合是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应该是很小就订婚了。钱默八岁时,曾为六岁的妹夫完淳写过《神童赋》
                秦篆兰质蕙心,极其贤淑。夏完淳遗夫人书说她:“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是一位聪明灵秀的女子。
                完淳死后,秦篆遁入空门,青灯古佛,终其一生。


                11楼2013-05-07 19:24
                回复
                  2025-05-09 19:48:59
                  广告
                  夏完淳父子墓
                  夏允彝、夏完淳是明末名士,著名文学家。夏氏父子墓坐落在小昆山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
                  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余。陈毅同志于1961年亲笔题写的“夏
                  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氏父子出生于华亭。夏允彝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福建长乐县知县,应召任
                  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因母殁回乡。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破南京,夏氏父子偕好友陈子龙毁家倡义,起兵抗清,成为明末抗清领导人物。后战斗失利,允彝在今华田泾支流居地松塘投水殉节。其子夏完淳自幼聪明,“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不幸失败被捕。完淳在公堂上慷慨陈词,痛骂明降将洪承畴。在刑时,他傲然挺立,拒不下跪。郭沫若曾写话剧《南冠草》,歌颂他的英雄气节。他留下了300多篇诗词,高风亮节,肝胆照人。传世作有《南冠草》、《玉樊堂》、《续幸存录》等,今合编为《夏完淳集》。夏完淳于1577年9月在南京就义后,由友人运至荡湾,葬于其父之侧。 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5-17 19:11
                  收起回复
                    正好一年多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6-05 10:23
                    回复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05 13:42
                      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06 19:21
                        回复
                          物是人非事事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2-07 04:17
                          收起回复
                            晚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1-24 20:24
                            回复
                              2025-05-09 19:42:59
                              广告
                              那是我见过最美的场景,睁开疲惫的眼睛,一望无际的大海 白蒙蒙一片列车员亲切的问候 还有那首许茹芸的我愿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1-25 14: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