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午的作品,实在没几篇值得评价的,翻到楼主这里好几篇作品都是零评价,不忍,帮你顶上去,或许更多大神能够给出更具价值的评价。
普通,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致命的缺点
时常思考,也和别人交流,诗人尤其是初学者,作重要的是什么——
我所认知的是——
1.诗歌是在更新认识事物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包括你@鼻子第一 )诗歌就是一种语言的把戏。一个词,以前没有,我给它制造出来;两个词以前没被放在一起过,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并且尽量让它们彼此不显得突兀;一个句子,我怎么把它写得奇怪和陌生。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走到极致,可能也能写出厉害的诗歌,但它会把技巧无限放大,从而遮蔽作者的视野。
我现在仍然重视技巧,但决不把它当成目的。我写作的时间不算短,写诗不算长,但期间观念上有个里程碑的转变,就是开始重视语言和事物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以前觉得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本身,诗歌里,只要它表达得足够精彩就行了,现在则会考虑,这种精彩,有没有现实的根源和支撑。
诗歌里,语言和事物是直接对应的。诗歌对语言的实验,就是对事物可能性的探索。所以现在我觉得,诗歌更新的,不光是语言,也是对事物的认识方式,甚至是事物本身。
或许这样的叙述,太郑重其实了。那我们就直接一些——
比如天上有一轮月,你的描述只是月亮有多圆润、明亮,最多联想到乡愁,句子再优美,技巧再丰富,我所看到的也只是一首漂亮的诗。我所认为的名诗、好诗、大诗,一定要扎根实地于现实思维基础上推陈出新的,一轮月,所有人的思维都是乡愁、相思,你如何更新这种思维,告诉读者月不仅仅是乡愁,还是更多丰富的内容?诗歌是新鲜的不是陈旧的。即使思想性不能达到,最起码也应该从形式从技巧上让人眼前一亮——诗歌还可以这样写。换个维度,才能突破。
2.诗歌是诗人灵魂——诗歌——读者之间的纽带
我之前就说过类似的评论,诗歌不是自语,不是你只管说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而是承载着一个沟通与传递的功能。很多人反驳我,我只想写我自己的诗歌,只想写我自己,不管其他。可是客观不是如此,你写了,就有人看,看得人就承担着你的表达,因此如何让人欣赏是取决于自己的,除非你只写诗,不在任何地方发表。
那么问题出现,如何承载?
我相信,优秀的诗人都是具有灵觉的,关于灵觉,我如此解释:灵,是天生的灵性,这种灵性决定了你对外在的感知,类似于我说的第一条:别人看月只是月,你看到人间百态。觉,是感情,这是感情是后天的,源于你的生活体验。只有灵与觉一统,将诗歌赋予灵魂(自我的灵魂,澎湃的情感)你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与小说、散文不同,把作品比作姑娘。小说和散文,可以给姑娘摆出各种姿态、穿上美丽的衣服来使她千娇百媚,但是诗歌是裸女(那么短小,你想表达什么一下子就感知到了)什么伪装都没有,是真实的是直观的,这个裸女是哭是笑一眼看出。
【在当下,真正的诗歌无疑处在“少数”、“小众”的位置,但是要去从整个人类的历史,从古代到不可测的未来,整个人类里的“大众”和“多数”,是否会由那些各个“当下”里的坚硬并且会延续的“少数”“小众”构成的呢,所以,走进当下小众的诗歌的世界,我有一个乐观的、虚无的看法,那就是成为整个人类里的大多数。】
普通,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致命的缺点
时常思考,也和别人交流,诗人尤其是初学者,作重要的是什么——
我所认知的是——
1.诗歌是在更新认识事物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包括你@鼻子第一 )诗歌就是一种语言的把戏。一个词,以前没有,我给它制造出来;两个词以前没被放在一起过,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并且尽量让它们彼此不显得突兀;一个句子,我怎么把它写得奇怪和陌生。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走到极致,可能也能写出厉害的诗歌,但它会把技巧无限放大,从而遮蔽作者的视野。
我现在仍然重视技巧,但决不把它当成目的。我写作的时间不算短,写诗不算长,但期间观念上有个里程碑的转变,就是开始重视语言和事物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以前觉得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本身,诗歌里,只要它表达得足够精彩就行了,现在则会考虑,这种精彩,有没有现实的根源和支撑。
诗歌里,语言和事物是直接对应的。诗歌对语言的实验,就是对事物可能性的探索。所以现在我觉得,诗歌更新的,不光是语言,也是对事物的认识方式,甚至是事物本身。
或许这样的叙述,太郑重其实了。那我们就直接一些——
比如天上有一轮月,你的描述只是月亮有多圆润、明亮,最多联想到乡愁,句子再优美,技巧再丰富,我所看到的也只是一首漂亮的诗。我所认为的名诗、好诗、大诗,一定要扎根实地于现实思维基础上推陈出新的,一轮月,所有人的思维都是乡愁、相思,你如何更新这种思维,告诉读者月不仅仅是乡愁,还是更多丰富的内容?诗歌是新鲜的不是陈旧的。即使思想性不能达到,最起码也应该从形式从技巧上让人眼前一亮——诗歌还可以这样写。换个维度,才能突破。
2.诗歌是诗人灵魂——诗歌——读者之间的纽带
我之前就说过类似的评论,诗歌不是自语,不是你只管说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而是承载着一个沟通与传递的功能。很多人反驳我,我只想写我自己的诗歌,只想写我自己,不管其他。可是客观不是如此,你写了,就有人看,看得人就承担着你的表达,因此如何让人欣赏是取决于自己的,除非你只写诗,不在任何地方发表。
那么问题出现,如何承载?
我相信,优秀的诗人都是具有灵觉的,关于灵觉,我如此解释:灵,是天生的灵性,这种灵性决定了你对外在的感知,类似于我说的第一条:别人看月只是月,你看到人间百态。觉,是感情,这是感情是后天的,源于你的生活体验。只有灵与觉一统,将诗歌赋予灵魂(自我的灵魂,澎湃的情感)你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与小说、散文不同,把作品比作姑娘。小说和散文,可以给姑娘摆出各种姿态、穿上美丽的衣服来使她千娇百媚,但是诗歌是裸女(那么短小,你想表达什么一下子就感知到了)什么伪装都没有,是真实的是直观的,这个裸女是哭是笑一眼看出。
【在当下,真正的诗歌无疑处在“少数”、“小众”的位置,但是要去从整个人类的历史,从古代到不可测的未来,整个人类里的“大众”和“多数”,是否会由那些各个“当下”里的坚硬并且会延续的“少数”“小众”构成的呢,所以,走进当下小众的诗歌的世界,我有一个乐观的、虚无的看法,那就是成为整个人类里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