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语吧 关注:142贴子:619
  • 2回复贴,共1

【讨论】汉语的路在何方? (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讨论】汉语的路在何方?
http://tieba.baidu.com/p/98790660?pid=778426324&cid=0#778426324


1楼2013-05-03 01:33回复
    本国本族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更是本国本族文化的根。如汉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汉文化的传承的工具,其本身就是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汉文字和中华文明早已血肉相连,水乳交融,成为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整体。汉语是汉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点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我们使用的不是汉语,而是别的自然或 人造的语言文字,它能很好地传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吗?这种事万幸没有成为事实。五四斗士吴稚晖、 钱玄同等是鼓吹彻底地废除汉语,使用人造语世界语的。如真的这种假设成为事实,那将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巨大的摧残和戕害,即使不是致命性、毁灭性的,那也会把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的中华文化弄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统治者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在和汉文化的交融中被同化。一是蒙族,二是满族。元、清王朝的统治阶级是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上看待本族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完全地认同蒙族、满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此前提下,蒙族、满族的文化和文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定鼎中原后,并非不想保留本族文化甚至使之成为主导的文化和语言。但其本族的文化和文字和汉文化和文字的差距有天壤之别,最终不由统治者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被汉文化所同化。这种被同化的过程在开始时对蒙元、满清的统治阶层来说也是比较痛苦的。但这两个王朝都有几位雄才大略的英主明君,不是用狭隘的视野来看待文化问题。作为统治者,他们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对待汉文化的,局部服从整体。作为统治者来说巩固统治,坚固权柄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一切都在其次。汉文化极其发达,使用的人口又占绝对的优势,而蒙、满文化极其浅陋,使用的人数又很少,何去何从?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这种文化的融合和别的被迫的文化的同化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蒙族、满族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不仅是建立在本族的文化上,更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上。
    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类社会,各国各族都能很好地传承发扬本国本族的文化,一种语言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进而在较大的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席卷整个世界的时代大背景下,强调保护本国本族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珍稀物种的灭绝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人类文化和语言的消亡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其严峻、极其严重的问题。我前文中曾谈到,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文化和语言消亡的速度这么快,这些极其珍贵的人类的文化遗产的灭绝不比自然界的珍稀物种的灭绝更令人痛心吗?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的时代大背景下,强调保护本国本族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希望汉文化及其语言文字能成为通行世界的主流的文化和文字,并不是要用汉文化替代更不是要用其去消灭别的文化和语言。而是人类社会确实极度地需要一种尽善尽美可以通行世界的真正的世界语。人类的语言和宇宙间一切事物一样都有个生死存亡、优胜劣汰的过程,在以后的一、两百年间肯定会有一、两种最强势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母语之外首选的文字,架起人类社会交流沟通的桥梁。
    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类社会,各国各族都能很好地保存和发扬自己本国本族的文化传统。强调犹太民族复兴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的意义,就是希望世界各国各族都能像犹太民族那样无比珍爱自己的文化和语言,那将来的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将是一个多么异彩纷呈、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啊!汉语如不进行文字制度上的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文字的构成形式、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巨大缺陷,她很难被使用拼音文字为主的人类社会接受而成为通行世界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语言。
    有人把汉字的形、音、义类比为物质的固、液、气的三种形态,这种比喻是既形象又恰当的。固态是明确的、清晰的、定型的、有唯一性的特征。液态虽有形态,但无定型,随容器而改变,较缺乏唯一性。气态则难测难见,四处飘逸,无边无垠,无唯一性。字形虽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变异性,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王权的江河日下,各诸侯国日益做大,各自为政,各诸侯国的文字大篆形体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一个同音同义的字产生了几个甚至几十个以至上百个的异体字。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废除了六国的文字,实行了书同文的小篆,就基本上根除了汉字变异的这个怪胎。从秦朝到新中国的诞生的两千多年来文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演变,这些就不用详说了。期间又产生了很多的异体字,异体字的比例要占到汉字总数的近百分之二、三十,在几十年的汉字规范化的努力下,基本上废除了这些完全是累赘的异体字。再说字音,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音的关系很远,是世界还通行的文字中形、音关系最远的一种文字。虽然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由于造字的时空、人文环境的极大差异,不同时代或不同地方的人在造字时使用各自当时字音或方言的字音来构成新造字的声旁,最终使今天汉字声旁表音的功能非常地糟糕。四分之三以上汉字的声旁和其构成的汉字的字音差别很大,不仅起不到表音的作用,还极大地混淆、误导了人们来正确地掌握字的读音。


    3楼2013-05-03 01:42
    回复
      2025-05-22 06:29:33
      广告
      让以汉语为基础的新国际语走向世界


      6楼2013-10-28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