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雨兰若吧 关注:11贴子:637
  • 51回复贴,共1

人生皆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中,尤以情更苦……
越是贪恋、渴爱,就越是苦……
何以慰平生?无欲无爱……苦中作乐,知足常乐,乐在其中……


1楼2013-05-01 21:36回复
    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3-06-01 13:07
    收起回复
      2025-05-28 20:25:11
      广告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3楼2013-06-02 12:40
      回复
        <白话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
        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
        ,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
        空和 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 有人认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
        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
        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
        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
        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
        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
        ,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
        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
        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谛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
        的方法这四谛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
        可得 的,心不执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众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
        心中没有一丝牵挂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为的最高
        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
        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
        痛 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众生一起去到生死的
        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4楼2013-06-02 12:41
        回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5楼2013-06-02 12:42
          回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6楼2013-06-02 12:43
            回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7楼2013-06-02 12:44
              回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8楼2013-06-02 12:44
                回复
                  2025-05-28 20:19:11
                  广告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9楼2013-06-02 12:44
                  收起回复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若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彼岸是光明的世界。在一部电视剧《请你原谅我》里引用了这句话,作为这部电视剧的点睛之笔。楼楼有兴趣的话看看。


                    11楼2013-06-02 18:51
                    收起回复
                      人生皆苦。为了这四个字顶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6-19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