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语吧 关注:142贴子:619
  • 5回复贴,共1

【转帖】未来的国际共同语将怎样形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未来的国际共同语将怎样形成
周耀文 2013-2-19 15:55: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416 期
【核心提示】语言社会功能的大小,是各种语言在经历自身分化和语言接
触的过程中,其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相互消长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是各个
语言“本身”现时的交际“能力”大小问题,不是语言不平等。


1楼2013-05-01 20:19回复

    【正文】未来的国际共同语是什么样子的, 将怎样产生、 形成?对此问题, 学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一是人造说;二是区域性语言溶合说;三是历史形成说。
    人造“世界语”有名无实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国际共同语应该是人造的, 其理论依据是:
    人造语是一种超民族、超国家的人造的新语言,它体现了语言平等、民族平等;它可以吸取各民族语言的优点, 按照一个理想的语言模式, 构拟出一种在语言结构上最有规律、 最容易学习的语言,有利于推广使用。从 15 世纪起便有许多学者据此进行国际共同语的研究创造,至今已提出 500 种以上的国际共同语方案,但只有世界语 ( Esperanto )存活下来。
    世界语是波兰人 L.L. 柴门霍夫于 1887 年发表的一种 国际语方案, 其得到当时语言学界和持语言平等论者的赞赏, 并以柴门霍夫发表 这一方案时所用的笔名“ Epseranto ”为之命名,称之为“世界语”。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语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世界语的应 用和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出版了世界语刊物《中国报道》、 开通了世界语广播; 改革开放以后, 世界语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谢方, 2012 )。
    世界语创立至今已有 126 年, 它的国际辅助语地位和本身的科学性已被国际社会“认可”。但世界语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由于世界语是人造的, 不是现有的任何一种民族语言, 它没有使用者的聚居地, 没有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它只为某些散居的知识分子所习得、 掌握, 没有群众性的口语传播基地, 没有群众性的交际功能; 它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规定为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它缺少丰富的历史文献、科学技术资料可供学习,应用范围不广。目前学懂世界语的只有 1000 多万人, 平均每年只增长约 10 万人。 学界对世界语的使用、传播和前途还存在不同看法。
    笔者认为, “世界语”未来发展为国际共同语的可能性很小。 我国教育部门对世界语无需过于出力, 以避免供过于求, 学非所用。


    2楼2013-05-01 20:25
    回复
      2025-05-22 06:03:50
      广告
      未来国际共同语应是历史形成的
      按照社会功能的大小,语言可分为以下五类:方言、民族共同语、国家共同语、区域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其中以方言的社会功能最小,国际共同语的社会功能最大。
      当然, 语言社会功能的大小, 是各种语言在经历自身分化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其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相互消长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是各个语言“本身”现时的交际“能力”大小问题,不是语言不平等。周有光认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历史逐渐形成的。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 笔者赞同这种看法。
      16世纪时,英语还只是居住在英格兰的几百万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当时,它在文化影响力上不及意大利语和法语,在使用范围上不及西班牙语。但在17、18世纪英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始大量向海外移民之后,英语的使用范围便随之迅速扩大。19世纪中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在其殖民地竭力推行语言同化政策,规定英语为殖民地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从而扩大了英语的使用范围。据统计,目前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四分之一;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的人口约有3亿,作为第二语言(不是本族语言,但为所在国的通用语言)使用的约有2.5亿,作为外语使用的人有3亿—5亿。英语还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使用率最高的语言。
      同时,由于英美科学技术发达,在国际上学术论文的发表一般使用英语,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料也多达90%。为了学习、引进英美科学技术,许多原为英国殖民地现已独立的国家现在大多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教学语言或第一外语。我国自20世纪初便规定自初级中学起国语(汉语)、英语、算术为三门主要课程,高考要考英语。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更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外语,这是国际交流和学习先进科技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当然,我们还无法断定英语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共同语,而且,国际共同语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语是欧洲大陆的国际通用语,国际会议几乎都用法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曾战败,后因美国参战,转败为胜。英语借美国战胜国地位和科技优势逐渐取代法语的国际地位。
      若干年后,如果美、英、加、澳等英语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落后于某一新兴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该国语言就有可能为各个原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一外语的国家所改用,从而挑战英语的国际地位。但是,要代替英语,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4楼2013-05-01 20:33
      回复
        未来国际共同语应是历史形成的
        按照社会功能的大小,语言可分为以下五类:方言、民族共同语、国家共同语、区域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其中以方言的社会功能最小,国际共同语的社会功能最大。
        当然, 语言社会功能的大小, 是各种语言在经历自身分化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其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相互消长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是各个语言“本身”现时的交际“能力”大小问题,不是语言不平等。周有光认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历史逐渐形成的。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 笔者赞同这种看法。
        16世纪时,英语还只是居住在英格兰的几百万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当时,它在文化影响力上不及意大利语和法语,在使用范围上不及西班牙语。但在17、18世纪英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始大量向海外移民之后,英语的使用范围便随之迅速扩大。19世纪中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在其殖民地竭力推行语言同化政策,规定英语为殖民地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从而扩大了英语的使用范围。据统计,目前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四分之一;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的人口约有3亿,作为第二语言(不是本族语言,但为所在国的通用语言)使用的约有2.5亿,作为外语使用的人有3亿—5亿。英语还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使用率最高的语言。
        同时,由于英美科学技术发达,在国际上学术论文的发表一般使用英语,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料也多达90%。为了学习、引进英美科学技术,许多原为英国殖民地现已独立的国家现在大多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教学语言或第一外语。我国自20世纪初便规定自初级中学起国语(汉语)、英语、算术为三门主要课程,高考要考英语。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更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外语,这是国际交流和学习先进科技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当然,我们还无法断定英语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共同语,而且,国际共同语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语是欧洲大陆的国际通用语,国际会议几乎都用法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曾战败,后因美国参战,转败为胜。英语借美国战胜国地位和科技优势逐渐取代法语的国际地位。
        若干年后,如果美、英、加、澳等英语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落后于某一新兴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该国语言就有可能为各个原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一外语的国家所改用,从而挑战英语的国际地位。但是,要代替英语,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5楼2013-05-01 20:36
        回复
          未来国际共同语应是历史形成的
          按照社会功能的大小,语言可分为以下五类:方言、民族共同语、国家共同语、区域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其中以方言的社会功能最小,国际共同语的社会功能最大。
          当然, 语言社会功能的大小, 是各种语言在经历自身分化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其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相互消长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是各个语言“本身”现时的交际“能力”大小问题,不是语言不平等。周有光认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历史逐渐形成的。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 笔者赞同这种看法。
          16世纪时,英语还只是居住在英格兰的几百万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当时,它在文化影响力上不及意大利语和法语,在使用范围上不及西班牙语。但在17、18世纪英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始大量向海外移民之后,英语的使用范围便随之迅速扩大。19世纪中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在其殖民地竭力推行语言同化政策,规定英语为殖民地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从而扩大了英语的使用范围。据统计,目前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四分之一;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的人口约有3亿,作为第二语言(不是本族语言,但为所在国的通用语言)使用的约有2.5亿,作为外语使用的人有3亿—5亿。英语还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使用率最高的语言。
          同时,由于英美科学技术发达,在国际上学术论文的发表一般使用英语,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料也多达90%。为了学习、引进英美科学技术,许多原为英国殖民地现已独立的国家现在大多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教学语言或第一外语。我国自20世纪初便规定自初级中学起国语(汉语)、英语、算术为三门主要课程,高考要考英语。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更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外语,这是国际交流和学习先进科技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6楼2013-05-01 20:37
          回复
            未来国际共同语应该是以东方语言尤其是汉语为基础的


            7楼2013-10-28 16: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