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案》第三回 韩青天夜审阴阳 断奇案孝子归宗
书接上回,话说韩公玉昆接了那白马县尹之职,这一日陛辞已毕,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赶往那白马县上任去也。
却说那白马县有一恶吏唤作诸立,此人三代均为白马县长吏,不晓得熬过多少任县尹大人,往上两代还好,乃是忠直之人,县中诸务皆是井井有条,上官多有赞许之语,百姓之中口碑亦是不差。只是到了诸立这一代却又大不相同,诸立此人心黑手狠,只往那铜钱眼里钻。平日里欺上瞒下,恶事做尽,诨号“遮着天”。百姓说起无不切齿痛恨,偏生这厮奸猾无比,有钱能使磨推鬼,手眼通天,几任县尹都是拿他无法。
这一日韩公来到白马县,那诸立见韩公乃一白面书生,以为韩公易欺,心道:“韩玉昆偌大名气,不过是个黄口小儿罢了,且看老夫手段,教他先知道老夫的厉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原来这白马县虽是不大,可是县中却有一桩奇案,那县中原有一个长者,名唤何双垣,善生聚,发家之后也不忘本,平素里也不少了修桥补路,积善行德,可惜天不假年,正是儿女双全,该享天伦之乐时,却又撒手人寰,当真是教人惋惜。那何双垣死后葬在自家田里,周围有祭田两顷又十五亩,皆是上好的水浇地。原想着百年之后有个血食,却没成想刚下葬没过多久,那黄河发了大水,连同白马县城也一并淹了,那县衙也淹在黄土之下,县中文牒自是化为乌有。
待到水退,却有两人皆自称是其亲孙,县中文牒已失,全然不辩真假,于是这两人为争祖坟,官司从县中打到州里,一打就是三十年,兼之几个证人已然仙去,死无对证,就算是到韩公上任,也是无人断的能让人心服口服。
那诸立送上此案来,本是要看韩公一个笑话,只见韩公微微笑道:“此案易断,待我斋戒三日,三日之后,何双垣坟前自见分晓!”那诸立听了,只当是韩公大言不惭,阴笑两声自去不提。
话说韩公白日里处断公务,从不拖沓,一晃三日已毕,这一日晚来,沐浴熏香,正坐书房,施起法来。好个韩公,真身乃是药王显圣真君孙真人座下弟子,得授真君万人医之术,下界保百姓平安。作起法来,能通阴阳,知古今,断生死,当真是有通天彻地之能。掐指一算,那何双垣必有蹊跷,定是地府弄鬼,一缕灵光,直奔地府而来。
这一日,判官钟馗正在殿中闲坐,见金光大现,知是故人来访,急忙出殿迎接,道:“玉昆,自你下界之后,为兄甚是想念,不知今日突然来访,可是有什么疑难?”
韩公道:“人间现下已是大宋天下,那赵官家虽是年轻,却有振作之心,用贤臣,改恶法,故小弟辅之。今日来访兄长,乃是为白马县何双垣之事,求兄长一查文牒,判其子孙,教世间孝子贤孙,得以供奉祖先,以尽孝道尔。”
那判官脸色微动,低头沉吟,略有难色,沉吟半晌长叹道:“这何双垣判不得啊。他乃是五世行善积德之人,故天送一场富贵给他,只是他家里却有个恶婆娘,那日老君化为邋遢道人前去化缘,却被那恶婆娘嫌弃,肩上打了一棒。玉帝立誓要他死后一年不得血食啊。”
韩公道:“原来如此,可是这何双垣已经三十年不得血食,这是怎讲?”
判官道:“贤弟不知,这天上一天,地上便是一年啊。这个案子,判不得的。”
韩公为难道:“兄长原知小弟并非道家一脉,乃是儒学弟子,先师有云,百善孝为先,今有孝子贤孙,为争祖坟,已是打了三十年官司,人伦亦是天道,子孙无过,怎可不让子孙祭祀祖宗,此事有违天道,恐陛下种恶因,结恶果啊。”
那判官沉吟半晌,道:“贤弟说的有理,只是天命难违,愚兄不能开架阁库,恕难从命,只不过,人情亦是天理,若是那孝子贤孙果真诚孝动天,祖宗小过,自然可以免罚,那一年之约,想必也可赦免。”
韩公道:“原来如此,多谢兄长指点,待明日小弟教那两人立于坟前,表其孝心,若有能诚孝动天应人者,必为孝子贤孙,如此也可不违玉帝誓言,这般如何?”
判官抚掌笑道:“贤弟果是机变过人,不枉至圣先师一番教诲,此法行得,此法行得。”韩公行礼谦逊几句,就待告辞,那判官又道:“今日已晚,贤弟须当早归,待愚兄助贤弟一臂之力。”双手一推,韩公自化灵光穿梭阳间不提。
韩公作法已毕,已是天光大亮,急令那争祖坟的两人至坟前尽孝,有名何允文者,哭坟极哀,宛如杜鹃啼血,又以头抢地,血迹斑斑。正在哭时,韩公仰见空中立一金甲天神,高声喝道:“今有下界白马人士何允文,孝心感天,玉帝有令,赦其祖不敬道祖之罪,可令孝子贤孙,四时祭祀,勿忘今日孝行!”韩公知何允文诚孝动天,遂挥笔断案曰:“今见何允文孝心动天,冢中之人必为其祖,故判何双垣为何允文之祖,望何允文勿忘今日纯孝,敬天地,孝祖宗,以为传家!”
其间有文姓公子或有异议,韩公乃三问白马县诸民,千万县民山呼海啸,皆依忠孝而答,天心大喜,故赐白马县“方正之地”以为嘉奖。
正所谓:黑心胥吏使狡计,仁人县尹断阴阳,欺人容易心难欺,孝子贤孙可感天。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书接上回,话说韩公玉昆接了那白马县尹之职,这一日陛辞已毕,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赶往那白马县上任去也。
却说那白马县有一恶吏唤作诸立,此人三代均为白马县长吏,不晓得熬过多少任县尹大人,往上两代还好,乃是忠直之人,县中诸务皆是井井有条,上官多有赞许之语,百姓之中口碑亦是不差。只是到了诸立这一代却又大不相同,诸立此人心黑手狠,只往那铜钱眼里钻。平日里欺上瞒下,恶事做尽,诨号“遮着天”。百姓说起无不切齿痛恨,偏生这厮奸猾无比,有钱能使磨推鬼,手眼通天,几任县尹都是拿他无法。
这一日韩公来到白马县,那诸立见韩公乃一白面书生,以为韩公易欺,心道:“韩玉昆偌大名气,不过是个黄口小儿罢了,且看老夫手段,教他先知道老夫的厉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原来这白马县虽是不大,可是县中却有一桩奇案,那县中原有一个长者,名唤何双垣,善生聚,发家之后也不忘本,平素里也不少了修桥补路,积善行德,可惜天不假年,正是儿女双全,该享天伦之乐时,却又撒手人寰,当真是教人惋惜。那何双垣死后葬在自家田里,周围有祭田两顷又十五亩,皆是上好的水浇地。原想着百年之后有个血食,却没成想刚下葬没过多久,那黄河发了大水,连同白马县城也一并淹了,那县衙也淹在黄土之下,县中文牒自是化为乌有。
待到水退,却有两人皆自称是其亲孙,县中文牒已失,全然不辩真假,于是这两人为争祖坟,官司从县中打到州里,一打就是三十年,兼之几个证人已然仙去,死无对证,就算是到韩公上任,也是无人断的能让人心服口服。
那诸立送上此案来,本是要看韩公一个笑话,只见韩公微微笑道:“此案易断,待我斋戒三日,三日之后,何双垣坟前自见分晓!”那诸立听了,只当是韩公大言不惭,阴笑两声自去不提。
话说韩公白日里处断公务,从不拖沓,一晃三日已毕,这一日晚来,沐浴熏香,正坐书房,施起法来。好个韩公,真身乃是药王显圣真君孙真人座下弟子,得授真君万人医之术,下界保百姓平安。作起法来,能通阴阳,知古今,断生死,当真是有通天彻地之能。掐指一算,那何双垣必有蹊跷,定是地府弄鬼,一缕灵光,直奔地府而来。
这一日,判官钟馗正在殿中闲坐,见金光大现,知是故人来访,急忙出殿迎接,道:“玉昆,自你下界之后,为兄甚是想念,不知今日突然来访,可是有什么疑难?”
韩公道:“人间现下已是大宋天下,那赵官家虽是年轻,却有振作之心,用贤臣,改恶法,故小弟辅之。今日来访兄长,乃是为白马县何双垣之事,求兄长一查文牒,判其子孙,教世间孝子贤孙,得以供奉祖先,以尽孝道尔。”
那判官脸色微动,低头沉吟,略有难色,沉吟半晌长叹道:“这何双垣判不得啊。他乃是五世行善积德之人,故天送一场富贵给他,只是他家里却有个恶婆娘,那日老君化为邋遢道人前去化缘,却被那恶婆娘嫌弃,肩上打了一棒。玉帝立誓要他死后一年不得血食啊。”
韩公道:“原来如此,可是这何双垣已经三十年不得血食,这是怎讲?”
判官道:“贤弟不知,这天上一天,地上便是一年啊。这个案子,判不得的。”
韩公为难道:“兄长原知小弟并非道家一脉,乃是儒学弟子,先师有云,百善孝为先,今有孝子贤孙,为争祖坟,已是打了三十年官司,人伦亦是天道,子孙无过,怎可不让子孙祭祀祖宗,此事有违天道,恐陛下种恶因,结恶果啊。”
那判官沉吟半晌,道:“贤弟说的有理,只是天命难违,愚兄不能开架阁库,恕难从命,只不过,人情亦是天理,若是那孝子贤孙果真诚孝动天,祖宗小过,自然可以免罚,那一年之约,想必也可赦免。”
韩公道:“原来如此,多谢兄长指点,待明日小弟教那两人立于坟前,表其孝心,若有能诚孝动天应人者,必为孝子贤孙,如此也可不违玉帝誓言,这般如何?”
判官抚掌笑道:“贤弟果是机变过人,不枉至圣先师一番教诲,此法行得,此法行得。”韩公行礼谦逊几句,就待告辞,那判官又道:“今日已晚,贤弟须当早归,待愚兄助贤弟一臂之力。”双手一推,韩公自化灵光穿梭阳间不提。
韩公作法已毕,已是天光大亮,急令那争祖坟的两人至坟前尽孝,有名何允文者,哭坟极哀,宛如杜鹃啼血,又以头抢地,血迹斑斑。正在哭时,韩公仰见空中立一金甲天神,高声喝道:“今有下界白马人士何允文,孝心感天,玉帝有令,赦其祖不敬道祖之罪,可令孝子贤孙,四时祭祀,勿忘今日孝行!”韩公知何允文诚孝动天,遂挥笔断案曰:“今见何允文孝心动天,冢中之人必为其祖,故判何双垣为何允文之祖,望何允文勿忘今日纯孝,敬天地,孝祖宗,以为传家!”
其间有文姓公子或有异议,韩公乃三问白马县诸民,千万县民山呼海啸,皆依忠孝而答,天心大喜,故赐白马县“方正之地”以为嘉奖。
正所谓:黑心胥吏使狡计,仁人县尹断阴阳,欺人容易心难欺,孝子贤孙可感天。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mpic/item/5f729494d278ba3cd31b704e.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