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缥吧 关注:83贴子:622
  • 12回复贴,共1

《石榴之乡》滇西古镇--蒲缥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文名称: 蒲缥镇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电话区号: 0875
地理位置: 保山市隆阳区西南部
人口: 5万人(2010年)
气候条件: 温带气候
车牌代码: 云M
蒲缥镇是云南省保山隆阳区的乡镇之一,位于保山市隆阳区境内西南部,距保山城32公里,是古代“南方丝路”上的重要驿站,现320国道和杭瑞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使蒲缥更显交通要镇之特点。


1楼2013-04-27 11:14回复
    蒲缥镇现辖23个村民委员会、168个自然村、239个村民小组。全镇12775户,50018人。有彝、白、 壮、傣、苗、傈僳、回、佤、纳西、景颇等10种少数民族。全镇地势东南高而窄,西北低而宽。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总面积317平方公里。全镇最高点在东山大岭岗海拔2399米,最低为下乌祺温泉海拔970米。境内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峡谷、盆地。具有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890—1200毫米,无霜期245天。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主产水稻,也适宜种植甘蔗、小麦、花生、包谷、油菜、烟草及瓜果等农作物。


    2楼2013-04-27 11:17
    回复
      基础设施 :
      蒲缥镇蒲缥镇23个村委会已基本上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电视等五通。集镇建设成绩斐然、“时光大道”的建成,使蒲缥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并涌现出了方家寨、马街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田水利建设热火朝天,国家立项“红岩”水库的开工建设,使蒲缥镇上万亩田地年年丰收在望。 到2007年底,全镇共建成沼气池2000多口,并结合进行改厨改圈,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改善农村用能结构,促进种植、养殖业生产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3楼2013-04-27 11:18
      回复
        资源环境:
        蒲缥镇内的矿藏资源丰富、矿质颇佳。前清时曾大量开采,现交通便利,可再行开采。蒲缥镇有温泉,蒲缥镇五处,冷泉四处;有传说中诸葛武侯南征时火烧藤甲兵的盘蛇谷,哑泉;有出土了“蒲缥人”化石的史前文化遗址,现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有古驿道、庙宇、祖祠及名人梁金山故居等古代建筑,有奥陶纪、志留纪、寒武经地质化石。特别是蒲缥老街子的街道、民房建筑、古庙宇建筑从整体上都保存的很完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梁金山、彭蓂、徐进等众多历史名人。蒲缥镇现已被评为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5楼2013-04-27 11:22
        回复


          7楼2013-04-27 11:39
          回复
            上罗板自然村 目录
            村情概况
            基础设施
            农村经济
            文化卫生
            编辑本段村情概况 上罗板自然村隶属于蒲缥镇罗板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蒲缥镇北边,距离罗板村委会2.5 公里,距离
            村庄蒲缥镇12公。国土面积14.03亩,海拔1420米,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1006.01亩,其中人均耕地1.37亩;有林地20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82户,有乡村人口733人,其中农业人口730人,劳动力44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56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3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82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
            村内道路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182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63.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分别占总数的30.22%和13.74%)。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3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59.42亩,有效灌溉率为35.73%。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7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8楼2013-04-27 11:46
            收起回复
              新人报道,留名留名留名。。。。。。。。。。。。。。。。。。。。。。。。。。。。。。。。。。。。。。。。。。。。。。。。。。。。。。。。。。。。。。。。。。。。。。。。。。。。。


              9楼2013-06-29 02:14
              回复
                蒲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早在七千多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遭受破坏,仍留下了较多的古迹、名胜。
                1、“蒲人和缥人”的起源
                据《群蛮志》载:“蒲人,即古百濮,本在永昌西南。缴外讹濮为蒲;缥人,即骠人,因蒲人缥人,遂以名其地—蒲缥。”
                塘子沟旧石器遗址
                2、遗址的发掘
                塘子沟遗址发现于1975年,面积2136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0.2—0.9米,1987年由云南省考古专家张兴永教授和保山地区博物馆副研究员李枝彩带队的省、地、市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发掘后发现分属四个个体的七件人类化石及大批同期的打制石器,磨制骨角器,哺乳动物化石、火塘、火坑、拴动物石孔等生产生活遗址。这些遗存经测定时代迄今约8000年,为研究滇西地区的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蒲缥人”使用过的石片石核桃 角牙器
                3、塘子沟旧石器文化遗址
                位于蒲缥坝北端塘子沟村后台地,海拔1400余米,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20—90厘米。1987年省、地、市联合考古队发掘,出土2300多件实物标本和丰富的文化遗迹,包括:人体头骨、上下全颌骨和单颗牙齿化石7件,各类石器400件;各类骨器124件;各种动物化石标本1800余件,果核化石和炭化石根若干;动物骨骼化石碎片200余公斤。以及柱洞、火塘等古人类居住用火遗迹。其时代经碳14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塘子沟遗址为研究保山乃至云南省旧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1987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子沟旧石器文化遗址
                塘子沟旧石器文化遗址碑文说明
                4、方家寨二台坡新石器文化遗址
                位于蒲缥方家寨村后西山坡三级浸蚀台地上,距塘子沟遗址2公里,面积约300平方米,因该地木稀少,长期被雨冲刷,文化层被破坏。经多次调查,收集到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4-17 22:24
                回复
                  9、稽查蒲缥街漏税漏厘告示碑
                  碑原立于蒲缥老街子(小站街),现存该地一居民家中,为光绪四年(1878年)立。该碑系永昌府正堂(知府)关于稽查蒲缥街部分商贩漏税厘的告示碑。蒲缥是古代永腾通衢大道上的重要站口,历代商贸繁荣,各代政府都在该地设有税局厘局,并规定以该局附近的小站街为集市,以便抽收税款厘金。清光绪四年五月,当地部分商民因不满政府税收政策,“将赶街民人驱逐,令赴过街楼空地贸易,籍以偷漏税厘”。后此事反映到永昌府,知府邹馨兰遂于当年十月二十日发出告示,指责移街躲税“殊属不法”,明令自告示之日起,仍将集市场地迁回小站街,“勿得擅行挪移,倘有从中阻挠之人,一经查出,立即重究不贷”。
                  该碑现失座但存插榫,通体高(不含插榫)114厘米,宽45厘米,其中额高31厘米,宽55厘米,额无纹饰,中刻楷书“永垂不朽”四字,碑文楷书九直行,行三十字,计222字。该碑内反映了当年蒲缥街的集市变迁和税收情况,对了解古驿道的商业贸易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10、云南布政使司裁撤全省夫马局告示碑
                  碑原立地不详“破四旧”时运至蒲缥碾子坊,现仍存于此,为大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二十日立,该碑系云南省总督岑毓英关于裁撤全省夫马局告示由蒲缥乡绅所立之碑。云南原设夫马局,是为考生赶考或官员巡查提案提供马匹及民夫而设,但至光绪朝,地方土豪劣绅趁机苛派,反成民害。省总督体察民意,由布政使司颁下告示,自光绪九年正月起,裁撤所有夫马局:“通省夫马,奏明禁革,所有夫局,一律裁撤,倘有绅约擅行私派,立即絮究,治罪不贷”。此告示及岑毓英喻由蒲缥乡绅刻石以晓示蒲缥乡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4-17 22:42
                  回复
                    蒲缥镇有温泉五处,冷泉四处;有传说中诸葛武侯南征时火烧藤甲兵的盘蛇谷,哑泉;有出土了“蒲缥人”化石的史前文化遗址,现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有古驿道、庙宇、祖祠及名人故居等古代建筑,有奥陶纪、志留纪、寒武经地质化石。有矗立于新镇十字街头代表蒲缥精神的“蒲缥人”塑像、有新建于蒲缥温泉旁的“阿里山渡假村”;特别是蒲缥老街子的街道、民房建筑、古庙宇建筑从整体上都保存的很完整。概言之,蒲缥镇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梁金山、彭蓂、徐进等众多历史名人。蒲缥不失为我区历史文化悠久的名镇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4-17 22:43
                    回复
                      “蒲缥”考释
                      作者 一马
                      蒲缥镇位于保山市隆阳区南部,集镇中心离
                      保山城30多公里,它曾是古代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蒲缥缘何名为“蒲缥”?
                      据《保山市地名志》考证,
                      东汉末年该地为古部族
                      蒲(又作濮、朴)族和
                      缥(又作骠、剽)族的居住地,遂
                      以两族名称取名为“蒲缥”。《群蛮志》载:

                      蒲人,即古百濮,本在永昌西南,徼外讹
                      濮为
                      蒲;
                      缥人,即骠人,在西南徼外,
                      元初内附,置宣抚使。洪武中置府又置金齿卫,今保山县(今隆阳区)西境有蒲缥寨,因
                      蒲人缥人流入,遂以名其地。”
                      百濮,是我国西南的古民族。云南濮人主要居住于澜沧江、怒江两江流域的哀牢国——永昌郡地。而濮又分为很多支系,据晋郭义恭著《广志》所记永昌濮人就有
                      木棉濮、文面濮、折腰濮和
                      赤口濮等支系。
                      三国时期,
                      濮人曾大量往外迁徙。

                      “骠人”则是一个在我国文史资料记载上并不多见的古民族,可能完全是一个域外民族,也可能有少部分在域内居住着。据《
                      唐会要》卷之骠国条说:
                      “永昌,古哀牢国也,传闻
                      永昌西南三千里有
                      骠国,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华阳国志.南中志》说:“
                      永昌郡有骠人”。公元四世纪时期在中国传闻有骠国,并有著名的木棉和香料运送到中国,据考证这些东西是从永昌(今保山)输入的。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
                      哀牢王柳貌遣子率所辖部族内附东汉朝廷,始设永昌郡。

                      永昌西南”应当是指缅甸一带。

                      蒲人”和“骠人”相继在今缅甸境内建立过政权,先是“骠人”建立了骠国,疆域“东邻真腊,西接天竺,东堕和罗,南属海,北抵南诏,地长三千里,广五千里”。
                      骠国衰落之后,骠国境内的“蒲甘”强盛了起来,这就
                      是“蒲人”建立的蒲甘国,并且逐渐成为了缅族的政治中心,疆域面积甚至超过了骠国。
                      骠国和蒲甘国盛衰交替的年代大抵是中国历史上唐王朝的中后期。
                      “蒲人”和“骠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我国中原地区及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
                      “蒲缥寨”则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永昌道上的一个驿站,可以想象
                      当时有许多的“蒲人”和“骠人”在这个驿站休息停留,甚至围绕着驿站摆摊设点并在此长期居住。
                      骠国和蒲甘国与我国中原王朝及西南边疆南诏、大理国等少数民族政权交往密切,包括征服战争和和重大的亲善活动。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南诏阁罗凤西征,
                      降服缅北的寻传蛮、缅中的骠国、缅南的弥诺等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4-17 22:55
                      回复
                        新人报道,留名留名留名。。。。。。。


                        18楼2020-07-24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