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柯妍吧 关注:13贴子:208
  • 3回复贴,共1

常用的语言艺术----诡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水经验贴必须有!1L镇


IP属地:四川1楼2013-04-25 09:21回复
    诡辩是什么意思?
    诡辩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它属于辩论的范畴,但又超脱于辩论学中对理性乃至真理的界定。
    诡辩的主题框架包括:思辨,智谋,语言,心理,幽默。
    有很多人说:诡辩是颠倒是非黑白的议论,(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其实不然,在夜某看来,诡辩并不是如此。古人云:万物有灵,天地初始。分阴阳两级,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面对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它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诚如大家都听
    过这么一句名言:真理总是有两个,它们相互对立,如矛如盾。下面,带大家去看看、听听、说说这些事。看何谓真正的“诡”辩。
    诡辩 是一种能力,它和我们的写作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一样都是人的智慧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用口头语言思维`超出常理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诡辩是门学问,是门技巧,可以一句话噎SI人可以惊谈四座可以傲视群雄但重要的还是提高自身能力(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社交能力…)!你或许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你不了解.
    诡辩 更是一种武器,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达成自己的愿望,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犀利的武器.(没有硝烟的核武器)


    IP属地:四川2楼2013-04-25 09:24
    回复
      2025-07-18 11:02:53
      广告
      从以下几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诡辩的巧妙。
      白马非马
      “诡辩”一词在我国可查的文献资料中,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谷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佹辩。久稽而不决,无益于讼。”佹辩既诡辩。稍后,《史记·屈原贾生传》中说:(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汉书·赵王彭祖传》中说: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到,诡辩一词一一开始就是指那种似是而非,颠倒黑白的议论。大凡是自认为有点文化的人,应该不会对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陌生!提出此命题的作者公孙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中国诡辩的鼻祖。在那篇著名的《白马论》中,他的论证逻辑总体如下:提出马是用来称谓马的形体的,白是用来称谓马的颜色不是称呼马的名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再从概念的外延上对“白马”与“马”加以区别,“马”这个概念的外延广,包括所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马,“白马”这个概念的外延狭,只限于白色的马,与黑马,黄马的外延排斥,所以“白马”是与“马”不同的。然后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自己的逻辑观点。
      (有兴趣者可以参看《公孙龙子》或《汉书·艺文志》,共著录有十四篇。)
      亚里士多德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中,记载有这么一则诡辩:
      你有一条狗,
      它是有儿女的,
      因而它是一个父亲;
      它是你的,
      因而它是你的父亲;
      你打它,
      这里我们不能落下位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化发源地自然也不乏诡辩能人,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有推崇诡辩的意思,只是想让大家明白,诡辩的出现机率是极高的,但关键要看你是如何看待它的.阿基里斯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IP属地:四川4楼2013-04-25 09:33
      回复
        甭管他有没有用,挽我楼主之大尊


        IP属地:北京7楼2013-04-25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