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吧 关注:187贴子:1,992
  • 74回复贴,共1
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数的数。一个一个的来,顺序-序数,最后一个序数跟基数表示量范畴是很接近的,或者说同一的。报数,即计数。有两类数字(顺序、量)的情况下,通常认为序数是次生的,派生于基数。先有一,然后有第一。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先有某个第一的意义,然后只数一次就是一,再重构类化到第一。数量不过是数序的最后一个而已。《太玄经》表序的局面是初一,次二至次八,上九。算命书八卦易经之类不会用到更大的数了。这个数列反映了出一头一尾外都是类化为次了,已经是普遍词头弟的隔壁了。或者说普遍词头弟已经存在,这类书却顽强保持古风而不同。计日都是双音节的,初一到初十。可以设想初一、次一(十一)、上一(廿一)。词头的意义分旬。数字的词头可以用其,也可以用惟。像羌语那样规整的,还可以其惟并用。藏羌语言可以一直保留在一套数字内运作,他们可以跟汉语是共同的,而非借用的。
汉语的数字单音节也可能是语言发展的结果。说dgu就是九,还不如说是上九来的贴切。


IP属地:四川1楼2013-04-24 14:48回复
    嘉绒语数量词1~9均有次要音节kə-前缀(8除外,为复辅音分音节),格曼僜语1~7均有次要音节kɯ-前缀,而藏文只有一(gcig)、二(gnyis)、三(gsum)有统一的g-前缀,原始汉藏语可能有一个舌根音前缀k-,金理新认为这个前缀的形态意义是数量词单位“个”的缩略。


    IP属地:湖北2楼2013-04-25 01:40
    收起回复
      善s-ran,以为然ran也。
      包括现代汉语,我是一致承认有介意-r-的。去声,回复声调的音节整体属性,不一定先天来源于音节的尾部,是音节的整体属性就够了。


      IP属地:四川4楼2013-06-29 19:03
      收起回复
        【对】去声,去声可以来源于头部,sdur ba [动] 比较,对比。
        同样,善去声,来源于s-然。


        IP属地:四川5楼2013-07-02 02:06
        收起回复
          不管语言要素是借用、还是同源,汉语跟藏语有关系是肯定的。古藏语跟古汉语肯定的判断句、描写句,相似大于差异。比如,一般认为藏语跟汉语的判断词产生都较晚,这个是可以商榷的。说藏语的判断词产生较晚,没问题,藏文创制较晚。藏文早期文献常常见到名词直接加终助字rdzogs tshig煞尾的句子。例如njaki ni rkongpo dkarpo-ho,可以翻译为聂其者白公(王)也。这里古藏文没有动词。普通认为汉语的这种也也是语气词,是不确切的,这种也对应藏文的判断存在动词的一个形式red,更为恰当。假如藏语存在一个浊辅音收尾的阶段,那么,也的上声来源就可以解释。引人注目的是,汉语的入声只有一套清的,当然唯避音分两套也难,这是后话。唯避也有一个来源,不唯避的年代应该是两套。按前卫的观点,浊塞音收尾跑上省去了。换句话说,不管也跟red是借用,还是同源,互为关系词是肯定的,属于语言基因之一。也是早期的判断动词,而且是肯定形式,否定采用非也这种名词的否定,非……也,类似括号的语法形式,没有名词,直接说非也也是可以的。承认也是判断动词,那者也句式也是动词居尾,sov?看看描写句。de ni bden no,彼者真也。ri de mtho ho,山彼高也。de是名词组的最后一个成分,作为名词组括号性质的语素,后面还有一个gap或ni,就当他是合格的者+gap吧。者,潴之初文也。《书·禹贡》大野旣猪。者的用法在者也句式也是跟de完全一样的,准确地描述其语法地位,应该是N+者+gap,这个gap是上声的来源,一种强制截断。


          IP属地:四川6楼2014-01-05 02:16
          收起回复
            *其尔为近
            http://tieba.baidu.com/p/2126097659#28779465430l
            尔是尔雅的尔,亲近之类的意思,后来写做迩。尔典是亲近、遵从典,尔雅是(亲)近、遵从雅。遐迩,就是远近,闻名遐迩。晓不得作为人称的尔,跟这个近尔有没有关系。其尔,合音或单音化既是近字,群母上声。《书·周官》“其尔典常作之师”,近典是主题,师复☞近典。师是名意上的,近典是实意上的,名实是分离的,这门个有名有实。


            IP属地:四川7楼2014-02-04 19: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