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可无的人吧 关注:26贴子:65
  • 2回复贴,共1
他是一个占据着成年人躯体的幼童、一个圣贤级的傻子、一个超越真实的普通人、一个代表着民族个性的小人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4-23 11:16回复
    三年的长跑之后,阿甘感到过度的劳累,就回到了故乡,替他人免费除草。
    再见珍妮
    3年以后, 阿甘 收到珍妮的信并按照信上的地址去到了珍妮的住处,与珍妮在一起居住的还有一名与阿甘同名小男孩,珍妮告知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实际上是 艾滋病 ,不过由于反映的时代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所以那时还没人了解艾滋病),但阿甘仍然同珍妮结婚并带着儿子一起回到了家乡,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天,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这时,从他给儿子的书中落下了那根羽毛,一阵风吹来,它又开始迎风飘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4-23 11:31
    回复
      2025-05-22 10:10:28
      广告
      《阿甘正传》影评
      阿甘是一个出生很不幸的人,通常人们总是认为这种人不能成功, 在做任何事情过程中。但是,相反,这个不幸的人已经取得许多难以置信的成功,他是一个橄榄球明星,一名战争英雄和一个百万富翁!
      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 奥斯卡 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 阿甘
      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影片通过对一个存在智力障碍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只不过原著是一本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荒诞小说,而影片则对故事进行了修饰和美化。摒弃了原著的荒诞和揭露讽刺意味,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温情。这无疑使影片更合观众和评委的口味,但却牺牲了原著的叛逆斗争精神,使影片成为了一种理想化道德的象征。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导演高超的编排技巧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片的内容为影片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证,而导演艺术上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阿甘正传》成了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电影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4-23 1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