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放吧 关注:13贴子:142
2、浙江米醋
相比于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山西陈醋和恒顺香醋,浙江中味酿造有限公司算是个年轻的品牌。它创建于1987年,是一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最早注册商标为“中未”,后改为“中味”。
公司兼并了闻名遐迩的百年老厂——湖州老恒和酿造的基础上严把传统秘方提高产品质量开发一批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因其优异的产品质量,虽然定价颇高,但也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简单来说浙江米醋就是以绿色为主导,以时尚为招牌来吸引顾客。


来自掌上百度16楼2013-04-23 19:26
回复
    (二)其他品牌可能对恒顺造成的危机
    在写此论文之前,我经常性的去超市留心恒顺醋业的产品。


    来自掌上百度17楼2013-04-23 19:29
    回复
      竞争优势分析:
        1.行业背景:醋业属于中国老百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可见地位之重要,极大受民生的关注。因处在消费品行业,属于刚需产品;也是弱周期性产品;
        2.市场足够大,行业前景足够维持几个超大型的醋业巨头;其中尤以北方市场为最!恒顺醋业属于典型的大市场小公司非独家拼营销拼管理的投资标的。
        竞争劣势:
        1.处在山东陈醋的包围中;竞争者众多,一排陈列醋品专柜中,没有明显的打眼优势!
        2.价格适中;与竞争对手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与消费者的对决中没有议价能力!
        3.传统消费中,山西陈醋更加有名气些;从现场观察消费者购买陈醋的人群也是如此。故恒顺醋业不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这点上没有明显的护城河特征!
        4.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也较低,忠诚度不高;本家庭曾购买过恒顺醋业的产品,从口味上讲与我们这些使用醋不常多的消费者来说,口味方面没有感觉明显的不同或者独特!而这样的消费品如果让消费者记住你,肯定要从口味或者包装或者哪方面有所独特;然后再通过强大的市场推广打开消费者的市场!
        5.从规模上来分析,5个亿的销售只能说中等;而从业务上分析,公司居然房地产业务占了45%;说明公司不专注!


      来自掌上百度18楼2013-04-23 19:30
      回复
        综上所述,虽然醋的市场大,前景好,但恒顺集团好像有点忘本,不专心于自己的本行,这会让其他同行业有可趁之机。而且醋行业并不像房地产,只要卖出一套就可以收益良多,醋业卖的首先是口碑和信誉,其次才是利益和效益。可见恒顺集团的危机还是很多的。


        来自掌上百度19楼2013-04-23 19:36
        回复
          (2)调整结构,产品升级换代
          从去年开始,恒顺就开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2006年7月1日起对约占公司产量比重15%的低价位产品,在包装适当改善的基础上出厂价格进行上调,上调幅度约为15%-25%。瓶装出厂价2元以下的产品已经停止生产,价格最低的产品出厂价也要达到2.5元一瓶,终端价格在3.5元以上,同时加大5到8元之间的产品生产,将5到8元的价格作为主要价格区间。随着价格结构的整体往上走,之前的高端产品,如出厂价为10元的国宴醋,也从高端变为主流产品。


          来自掌上百度24楼2013-04-23 19:45
          回复
            少强强联手,自己手打


            来自掌上百度27楼2013-04-23 19:48
            回复
              (3)分类考核,加强队伍建设
              产品价格的提升,产品结构的调整,需要一系列的措施来做支撑。恒顺为此进行了相应的分配机制的调整。以前,业务员的收入是以销售额来进行薪资分配。而现在采取‘底薪+业绩+相应产品结构的销售’的收入分配方式。这种分类考核的方式,对于恒顺这种有1千多种产品的公司来说,促进了业务人员主动地去销售中高端产品,保证了升级后的产品有足够的动力流入市场。


              来自掌上百度28楼2013-04-23 19:51
              回复
                (4)引导经销商完成三个转变
                去年10月份,恒顺集团启动了“全国百万人口城市销售工程”,提出“集中精力在中心大城市进行特约分销体系建设,营销战略重点由全国转向中心城市”的策略。这一工程的启动,也让恒顺对经销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品牌经销商转型为品种经销商。将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经销商来分渠道运作,为不同的产品找到最适合的经销商,为不同的经销商找到最合适的产品。


                来自掌上百度29楼2013-04-24 07:53
                回复
                  从经销商转型为管理商。经销商变成小股东。通过卖产品、赠利润的方式,将经销商转化为管理商,对经销商的要求也更加明确。


                  来自掌上百度30楼2013-04-24 07:56
                  回复
                    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恒顺集团将把大经销商转变成为大联盟商,从大经销商到物流配送商,到分销服务商,最终成为终端服务商。


                    来自掌上百度31楼2013-04-24 07:56
                    回复
                      三、恒顺醋行业如何做的更好
                      中国人向来喜欢精益求精,即使做到了龙头老大的位置也要如此。由上文的优劣势中可以看出恒顺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恒顺可以经常搞一些以醋为主题的活动,让消费者牢牢的记住这个品牌。也可以在自己的其他产业中附加醋的产品。更或者可以来一家醋的主题店。
                      而在价格方面,恒顺也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出一些不同口味、不同价位的醋。


                      来自掌上百度32楼2013-04-24 08:01
                      回复
                        相比于同行业,恒顺的职业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03年春节前后的“非典型性肺炎”。当时这病很不好治。但据说熏醋可以抵挡疾病传染,于是往常闲居柜台一角的食醋,突然热销起来。一瓶醋的价格涨了十倍仍有人买,不少地方的米醋、白醋甚至醋精都被抢购一空。


                        来自掌上百度33楼2013-04-24 08:05
                        回复
                          2月10~11日两天内,生产镇江香醋的江苏恒顺集团共接到要货电话200多个,日要货量上千吨。恒顺醋业开足马力,紧急生产,并动用各种运力,向广东等地发运,急补市场缺口。有心人注意到,此次事件中,大出风头的只是南方的米醋、白醋,而在北方赫赫有名的山西老陈醋,因绝大多数醋厂未将销售网络铺至广东及其周边地区,只能“手中无网看鱼跳”。面对这一场稍纵即逝的“商机”,山西老陈醋只能隔岸观火,急得跳脚。


                          来自掌上百度34楼2013-04-24 08:06
                          回复
                            可见,现在的商战也是信息战,而恒顺在这场战斗中稳操胜算。


                            来自掌上百度35楼2013-04-24 0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