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阁吧 关注:1,422贴子:7,248
  • 3回复贴,共1

【填词】采苓-《诗韵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渣人气渣留言


1楼2013-04-21 16:23回复
    创作灵感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故事背景】
    世传:公元前657年,晋国献公欲废齐姜而立丽姬为后。满朝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太子太傅杜原款献计
    招卜师禀呈献公曰:龟甲来占卜,丽姬不宜为后,却素来灵验。用蓍草占卜,于丽姬有益,结果却素
    来不准。群臣上谏,言丽姬有如废草,即便放入名贵草药之间,久而久之,亦会祸害群芳。丽姬听闻
    ,不喜,诉于献公欲秘以太子申亲寻百草于山间,用以于废草混合,以证群臣所言之虚,还其清白。
    并暗中派遣一额间印“苓”草的女子刺杀太子申于山林。
    几月余,太子申于山间受同行士兵抛弃于荒野,偶遇一名青衣女子相救,得保性命。问其姓名家世,
    却是山野女子,并无名姓。公子为谢其救命之恩,又感自己采苓而来,故为其取名尚苓。并以厚礼待
    之。
    若是那刻公子有预知后事之能,或许,不会后悔自己生于帝王之家,注定为此显赫所累;同时,亦不会感叹自己跋涉千山,只为君侯储位之争。怨只怨,恨只恨,自己曾以苓药之名予一女子名姓,让
    她此生不忘,终难绝决。
    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晋太子申自缢于新城世传,太子薨逝之时,层紧紧握着一颗苓草,犹
    若当年丽姬身边一孤女之额间印记。
    至此,每年公子忌日之月,首阳山间之人皆道,似有女子之音,低唱一曲曰: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2楼2013-04-21 16:24
    回复
      2025-05-11 23:50:57
      广告
      歌词 采苓
      【文案】
      史传:献公喜好骊姬,宠爱有佳,常为其听谗。骊姬想立儿子奚齐为太子,多次设计陷害太子申。献公二十一年,晋太子申自缢于新城。
      《诗义会通》称,献公听谗之事,莫过于杀太子申生,诗必为是而发。故有一说,采苓乃讽刺晋献公
      而作,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
      原曲:断情殇
      策划/作词/背景:絮语宁
      演唱:风华漫天【仙之音】
      配音:馒豆包【风韵天音】
      后期:宁澄【平胡秋乐】(特邀)
      海报:小蠢
      歌词
      念白:杀身之祸何惧?不过转瞬,便已悄然无觉。怕只怕,这世间,人心难测,独藏暗箭!
      采苓采苓 首阳之巅
      日暮低鸣 送子归远
      缘 偶遇林间
      清酒一壶兮 言笑翩翩
      笑 今夕何年
      问公子兮 子欲无言
      叹 金玉满园
      君侯一语兮 采苓山边
      谋权 暗战连连
      欺骗 谁与分辨
      广厦万千 帝王纸鸢
      金线一缕兮 宏楼孤院
      念白:世人皆道,最得意者,不过高堂之上,气定神闲。君不见,帝王心间,信予谁言!
      怜 诉与谁怜
      红妆有语兮 丹青难填
      倦 血雨暗箭
      予子去留兮 生死难变
      缱绻 未曾敷衍
      谱写 公子遗卷
      笔墨点点 细语浅 浅
      人之 为言 胡得焉


      3楼2013-04-21 16:24
      回复
        4楼2013-04-21 16: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