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溯源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由流行于孝义民间的一种皮影说唱艺术逐渐衍变而成,因有一种状“碗碗”的银铃伴奏,故名;又因其过去是以皮影形式在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所以群众又称它为“月调”“影调”“纱窗腔”。孝义碗碗腔生于陕西,长于孝义。据艺人传说,清代光绪初年,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一带连年荒旱,饥民东渡黄河逃至晋南、晋中,皮影艺人亦随之前来售艺谋生,后受到中路梆子、皮腔、汾孝秧歌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的滋补,在演唱、伴奏、风格诸方面渐与陕西碗碗腔异趣,成为具有汾孝地方特色的碗碗腔。 1950年,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大胆创新,首次用皮影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剧目,开辟了碗碗腔艺术发展的新途径;之后,应太原市政府的要求,孝义县政府将一个皮影团迁至太原,组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二、艺术特色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以唱制胜”的传统,其原因除了婉转动听和别具一格的唱腔旋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真假声混合通用,二是“4”和“7”的特殊唱法。碗碗腔的假声唱法,分“尖音子”和“二音子”两种。“二音子”是一种翻高八度的假声拖腔,有时按韵行腔,有时变韵行腔,全部旋律用衬字“咦”来唱出。“尖音子”是比“二音子”更尖更细的假声,是把唱句尾音或 “二音子”的尾音翻高八度后,按韵唱出的一种短尾腔。“4”和“7”两音,是在表现悲痛伤感情或情绪时经常出现的两个音,演唱时,“4”音略高但不及“#4”,“7”音略低而不及“b7”,这种音和主奏乐器(月琴、胡胡)的揉、滑效果极其和谐。碗碗腔弦乐的主奏乐器是胡胡、月琴、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