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符的安奉法,各地用法不一,现在一般流行把太岁符折叠后随身带上一年后,在第二年开始时焚化于大门外,可见敬奉太岁星君是件相当严肃和神圣的事情。
在流传中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模式。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太岁符,大体结构如下下图所示:

常见太岁符的结构
道家各分支流派在太岁符的风格上各有不同。
常见的太岁符的写法是:中间写有“勅令太岁某年某星君到此镇”等字,中间的“某年某星君”填入农历某年干支及相应太岁名,如甲戌年誓广星君,辛巳年郑但星君。内两侧画有连接的七星,各写有五个“雷”字。外两侧的右边画上“日”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阳星君南斗星君勅令六甲神将勅令天官赐福勅令镇宅光明”;左边画上“月”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阴娘娘北斗星君勅令招财进宝勅令合家平安”。

在流传中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模式。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太岁符,大体结构如下下图所示:

常见太岁符的结构
道家各分支流派在太岁符的风格上各有不同。
常见的太岁符的写法是:中间写有“勅令太岁某年某星君到此镇”等字,中间的“某年某星君”填入农历某年干支及相应太岁名,如甲戌年誓广星君,辛巳年郑但星君。内两侧画有连接的七星,各写有五个“雷”字。外两侧的右边画上“日”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阳星君南斗星君勅令六甲神将勅令天官赐福勅令镇宅光明”;左边画上“月”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阴娘娘北斗星君勅令招财进宝勅令合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