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包庇罪、徇私枉法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种犯罪,却因一起交通事故而被紧密地串在一起,由此而折射出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却令人深思。就交通肇事罪本身看,交通肇事罪一般不会受到很重的刑事处罚,量刑的范围一般在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如果与受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并征得受害人的谅解,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但是逃逸行为一下子能把刑罚点拉升到3年以上有期徒刑。包庇行为自古有之,《论语•子路》中就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包庇行为多发生在亲人之间,但在古代不认为近亲属之间的包庇是犯罪行为,因为这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将会使整个社会的伦理尽丧,所以,近几年对于包庇罪的惩罚范围也争论不断。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渎职犯罪,他侵犯的法益是刑事追诉活动的正当性以及公民的自由与权力。我认为对于徇私枉法罪不能一判了之,而应该找出个案为什么会发生徇私枉法的行为,排除个人因素外,还要看是否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办案程序是否合法,监管是否到位等。透过表现看到问题的本质,直至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堵住制度上的漏洞,才能达到最佳的执法与司法效果。
交通肇事罪、包庇罪、徇私枉法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种犯罪,却因一起交通事故而被紧密地串在一起,由此而折射出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却令人深思。就交通肇事罪本身看,交通肇事罪一般不会受到很重的刑事处罚,量刑的范围一般在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如果与受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并征得受害人的谅解,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但是逃逸行为一下子能把刑罚点拉升到3年以上有期徒刑。包庇行为自古有之,《论语•子路》中就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包庇行为多发生在亲人之间,但在古代不认为近亲属之间的包庇是犯罪行为,因为这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将会使整个社会的伦理尽丧,所以,近几年对于包庇罪的惩罚范围也争论不断。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渎职犯罪,他侵犯的法益是刑事追诉活动的正当性以及公民的自由与权力。我认为对于徇私枉法罪不能一判了之,而应该找出个案为什么会发生徇私枉法的行为,排除个人因素外,还要看是否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办案程序是否合法,监管是否到位等。透过表现看到问题的本质,直至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堵住制度上的漏洞,才能达到最佳的执法与司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