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吧 关注:35,704贴子:1,474,023

回复:来自天涯法律专业人士“玫瑰成灰”深入解读剖析“孙维声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天涯一个回复帖,请大家都看看,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好好反思的问题!
作者:出走的Nala 时间:2013-04-26 01:28:50
默默潜水关注了这个帖子(天涯热帖)整整五天,到新浪投了重启案件的赞成票,用支付宝捐了款给朱令家人,默默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经过同学,辗转要到了母校北大一位L老师的手机号,很冒昧地打过去,问她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在95年,她是清华的一名从事学生服务工作的老师,当时她刚踏出社会也没几年,除了外语和计算机专业,当时的年轻老师很少能当任课老师,大多从事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学生生活辅导员、毕业办工作人员、学生会管理老师、图书馆或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等等,为了保护她,请恕我不具体说明她究竟从事以上哪一类工作。
她在2000年后的某一年离开了清华,到北大任教,并且刚好是我其中一门必修课的老师。我离开校门也很多年了,很感谢L老师还记得我,更感激她愿意倾谈关于朱令的这件事。
其实她并不知道凶手是谁,让人诧异的是,身为当时清华校园内的一名老师,她对这件事了解程度之少,引起我思考的方向。
  L老师跟朱令接触不多,这女孩给她的记忆是“在一群女生中很亮眼、走路一阵风好像总在赶时间”。
  朱令第一次病倒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第二次病倒,老师之间才开始有了传言说有个女生病得很严重,但L老师当时并不能将人跟名字关联上,直到有警察介入、传闻是投毒,这件事才真正在老师这个团体之中宣扬开来。
  当时清华紧急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不是全体,而是部份老师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安抚学生、消除影响,会议的重点是“不许散播这件事”。
  但这件事的传播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传言是学生带出了本校实验室的铊盐去投毒,L老师又参加了一次关于这件事的会议,这次开会的氛围就更严肃了,而且是分院系、分部门小范围召开会议,学校领导们反复强调“老师们应分头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禁止散播谣言,维护清华的名誉”、“尽快消除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
  而相关的老师很快又找到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开会,将领导的旨意传达下去。
  L老师说,当时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尊重个体的意识很淡薄,所以听到领导说“一件小事”也不觉突兀,领导的要求也都一一遵照执行,当时她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中,她觉得自己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一种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当时的她还有相当一部份老师都认为维护清华的名誉比调查清楚投毒一案的凶手更重要,甚至认为“铊盐从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是谣言。但也有一部份老师私下讨论估计是宿舍集体投毒而不是个人行为,而且铊盐确实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所以学校领导才觉得“丢脸”,才会“禁止讨论这件事”。
  根据L老师的回忆,结合在这个帖子里看到的很多信息,不难得出物化2班的朱令的同学们甚至当届的学生们的冷漠由何而来,当时他们都还是学生,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何其重要,而清华灌输给学生们的是“维护清华的名誉”和“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习精力”!
  这样的思想引导何其恶劣,因为对清华来说“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校园里人人忌谈此事,学生中没有形成揪出投毒者的舆论氛围,这给投毒者造成的心理暗示是——都没什么人站出来指责,看来自己也没做一件多坏的事情。声讨投毒者这一环节的缺席,间接造成了罪犯的心安理得和知情者的悄无声息,被害者和家属们微弱的呼喊声,都淹没在了师生们统一了思想的无声中。
  反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从学校到师生到社会,一边是对罪犯的大力谴责与声讨,一边是对被害者的祝福与帮助。这些枪击案的发生,丢了学校和国家的脸吗?不,丢脸的仅仅是罪犯!是那个做了错事的人!
  而现在,清华才真正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因为清华是百年名校,很多政坛大人物都出身于此校,所以要证明从这里走出来的个个是精英,绝不能让投毒这件事坏了清华的百年清誉。结果呢?估计再一个百年后都将跟“铊”这个字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我们再来看北大,不也同样出了投毒案吗?同样是铊毒,而且是两名受害者!但是,一是由于投毒者自身意识到了错误,及时将受害者送院救治,二是北大的处理妥当,敢于面对,承认是本校实验室管理不严,确认流出的是铊毒,医院方面才能对症下药,两名中毒者一个月不到就康复了。
  投毒事件同样发生在九十年代,所以绝不能用时代的错来归结清华对此事的处理方法,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何其荒谬!
  大学生,是走出社会前最后一个学习的驿站,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地方,而当年这些清华的学子们,得到的什么样的教育,形成的又是怎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知道这样说未免落井下石,但我还是忍不住为我的母校感到骄傲,并且深深庆幸我不是清华人!哦,对了,一直坚持为朱令发出声音的贝师兄也是北大人!
  我想,今日的政府,面对朱令这个案件,该如何处理,可以从十多年前的清华、北大对投毒事件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截然不同的后果中得到启示。
  是掩盖事实?还是揭露真相?
  为了呼吁朱令案重启尽一份绵薄之力,把这个荒废了五年的ID要回来,我,不再沉默。
---------------------------------------------------------------------
赞同,请尊重事实,反思历史,揭露真相,这才是我们所有人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378楼2013-04-26 10:19
收起回复

    【今天舆论重点---人民日报微薄发声了】
    转自:http://tieba.baidu.com/p/2290987703
    官方发声,我相信是看到了前两天的投票,于是今天继续投石问路,看看民间对此案的反应的力度和强度到底有多大,我们的每一条评论,可能都微不足道,但是几千几万条的评论后,此条微薄就会成为热门微薄,官方也会看到群众们的决心!
    这是一场博弈,官方在看,到底是继续隐瞒的利益大还是重新审理的利益大,我们一定要让官方下定决心,为了民众对公平的呼吁,重新审理!
    对ta党来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官方让你们爽了这些年,现在官方一样可以为了利益把你们无情的丢弃!
    筒子们,加油!


    379楼2013-04-26 11:40
    收起回复
      微薄强力爆料,某些人你们颤抖了没有?
      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283815334


      380楼2013-04-26 13:10
      回复
        《截止2013年4月26日,各大论坛,主流媒体反馈信息汇总贴》
        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291591563


        382楼2013-04-26 16:54
        回复
          《朱令案因复旦投毒案重出海面网络舆论沸反盈天》
          来自中文网:http://cn.ibtimes.com/trad/articles/27207/20130426/819057.htm
          IBTimes中文网实习研究员付珊 | 2013年04月26日星期五18:52 PM
          4月26日,朱令铊中毒事件在网络上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在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所发的微博下,网友们纷纷留言要求重启调查朱令案。
          (图片来源:网络)平安北京微博截图
          26日上午11点43,@平安北京发布了一条与“朱令案”完全无关的“关于西城区大型医院内抓捕违法倒号的号贩子行动”的微博,其回复量猛增至几百条,而内容则几乎都为网友们"重启朱令案"的要求。在网络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北京市公安局的应对措施则为删帖。
          据IBtimes中文网观察,从14:50到15:35,在这45分钟之内,回复的数量就由70余条增至1000多条。不过,等到IBtimes中文网15:38再刷新页面时,回复数就被删到了301条。
          网友@一毛不拔大师25日在微博上贴出了他对朱令案件所了解的疑问列出来,并提及了北京公安局官微。
          他提出了6个质疑。其中对于警方的办案方式,他写道:"我请问@平安北京,北京市公安局最迟在1995年5月份接到报案,按上述情况确定嫌疑人很容易,为什么按照嫌疑人自述你们两年后1997年才盘问她?这样一个轰动的重大刑事案件,按唯一嫌疑人自述被盘问8小时候放人,请问这合乎警方办案常规吗?"
          在2005年,朱令案嫌疑人孙维在天涯上发帖《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称自己爷爷在1995年12月9日去世,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询问是在1997年4月2日,因此否认自己的爷爷向高层领导求情。
          @一毛不拔大师在微博中对这个细节也提出质疑。 "警方在1995年5月就应该推断出嫌疑人是谁,嫌疑人自己说的理由和时间表,应该被解释为在其爷爷在世时警方根本无法正常去盘问嫌疑人,知道他去世一年多后才盘问,也仅仅八小时就放人。对于我来说,孙维自述的情况恰恰证明了此案受到严重干扰。"
          这条微博受到网民的关注,目前转发量已经超过一万。
          对于这个十九年没有破解的悬案,人民日报官微4月26日也转发中央电视台2006年报道朱令案的节目。在微博中,人民日报官微写道:"19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幕后黑手是谁?朱家最大的心愿,就是争取案件侦破和结果信息公开。"


          383楼2013-04-26 19:35
          回复
            《姚晨范冰冰陈坤李冰冰等明星关注朱令案》
            来自中国广播网: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nt/20130426/c_115561238.htm
            2013年04月26日 17:26:49
            日前复旦大学投毒案引起网友关注,如今受害研究生的同屋室友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依法批捕。复旦投毒案的发生令1994年朱令案再被提起。
            朱令案也引起陈坤、姚晨、范冰冰、李冰冰、水木年华卢庚戌等明星的注意,他们纷纷转发微博试图让大家更多关注朱令案,也希望大家能够捐款帮助朱令。
            复旦投毒案引出朱令案 朱令案仍未有结论

            4月16日复旦大学通过校方微博发布通报称本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出现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警方调查发现该学生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成分,随后基本认定与受害者同寝室的林某存在重大嫌疑。经过医生多日抢救黄洋最终不幸离世。而其同寝室的林某之后也供出罪行,4月25日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复旦大学投毒案令不少网友想起了发生在18年前与此案件十分相似的清华大学朱令案。
            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离奇发病,被证实为稀有的“铊中毒”,中毒导致她全身瘫痪。警方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最终此案不了了之,很多人认为朱令的室友孙某难逃嫌疑。曾经风华正茂多才多艺的朱令如今生活无法自理,智力、视觉、语言等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
            陈坤为朱令捐款十万 姚晨、李冰冰积极关注

            朱令案再次被提起也令不少名人引起了注意。
            毕业于清华大学水木年华的卢庚戌积极的为朱令帮忙,他在微博中转发了账号为“帮助朱令”的捐款微博,并恳切的表示:“我正在清华发起朱令案重审的活动,请关注我一下。”
            陈坤同样也转发了“帮助朱令”的微博,并表示自己为朱令,为朱令的老父母捐助十万。
            随后陈坤在微博中发出了为朱令捐款的银行账号,并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捐款给朱令,“她和她父母未知的未来值得我们关注!”陈坤发起号召之后姚晨便积极的表示要加入。李冰冰也十分关注此事,并希望案件能够重启,还原真相,“希望我们大家的关注,能给朱令的家庭一些实际的帮助,更希望案件可以重启,还原事实的真相,将罪犯绳之以法。”范冰冰也对此事表达了极大的关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84楼2013-04-26 19:43
            回复
              《校园投毒案,谁之痛谁之过》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4/26/c_124636580.htm


              385楼2013-04-26 19:45
              回复
                《清华大学校媒探访19年前中毒女生朱令》
                来自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fdtoudu/content-4/detail_2013_04/26/24707988_0.shtml
                【清华大学校媒探访19年前中毒女生朱令】@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每个人都在关注案件,期待真相。我们也同样如此。走近她,看到她睁着眼,无助地盯着天花板,心痛无以复加。同时,也请别忘记这些一直爱着她,帮助她的人们。这19年,他们一样不容易。


                387楼2013-04-26 20:18
                收起回复
                  凤凰网北京市网友:
                  朱令是我的同龄人,知道这个事十多年了,如今为了她,捐款+注册了百度、天涯、微博,为了每天顶帖投票,一个陌生人尚且能判断出此事的真相、公理,尚且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支持朱令,真不知道她当年那些室友为什么至今毫无良心发现,我看朱令是被铊毒伤害了身体,而那些人是被铊毒伤害了灵魂,已经不配称之为人了
                  --------------------------------------------------------
                  凤凰网江苏省网友:
                  几乎每天都在百度上搜一遍“朱令”,想看看有什么新的进展,也几乎天天都上凤凰网来找找看有没有相关的报道,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下子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凤凰网终于也关注这个事件了。


                  388楼2013-04-26 20:20
                  回复
                    谢谢所有帮忙顶帖的亲,大家辛苦了


                    403楼2013-04-27 07:40
                    回复

                      传一张截图,大家可以看看(括号里第一句说发自己艺术照给朱令的是孙)


                      405楼2013-04-27 08:18
                      收起回复
                        今天上午新华网首页贴出了朱令的视频
                        即是: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被毒害的青春》
                        视频网址为: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4/27/c_124639480.htm


                        414楼2013-04-27 11:32
                        回复


                          415楼2013-04-27 11:34
                          回复
                            新京报:希望及时澄清“朱令案”传闻
                            时间: 2013-04-27 11:28:07 星期六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盛岚
                            网址: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rb/2013-04/27/c_115570928.htm
                            □季渚鸿
                            特别应说明,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因为复旦“投毒案”的曝光,19年前同样阴毒惨烈的朱令案重新成为舆论热点。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离奇发病,被证实为稀有的“铊中毒”,中毒导致她全身瘫痪。警方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最终此案不了了之;很多人认为朱令的室友孙某难逃嫌疑。今年4月18日,在复旦投毒案的风口浪尖上,孙某在网上发帖自证清白:“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以法”。
                            投毒发生在知名高校,用的是铊这种稀有的毒药,而受害者朱令从当年风华正茂、多才多艺的清华女生,变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一切让朱令案备受关注,19年后依然热度不减。
                            一些公开报道中的蹊跷细节,又使本案更扑朔迷离,比如,警方在1995年通知朱令家属案情“只剩一层窗户纸了”;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也曾说“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但凶手还是未抓捕。此外,曾被列为嫌疑人的孙某,因为其不普通的家庭背景,又加剧了种种传言的散播。
                            因为当年朱令案已经受到司法立案追究,所以此案是不受20年追诉时效限制的;理论上说,警方是不能放弃调查这起投毒案的。但近20年来面对此案的种种传言,甚至是直指司法不公的传言,警方并没有及时予以澄清。目前的这种“全民福尔摩斯”、以讹传讹,无论对于受害者朱令,还是“嫌疑人”孙某,都是不公平的。
                            期待警方能把当年的案件进展向公众和盘托出:警方当时掌握了哪些证据?案子卡在哪里?当初警方那些“只剩一层窗户纸了”的表态是否属实,又指向哪个嫌疑人?特别是公众质疑的,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把真相还给公众,司法公信才能建立,不让传言揣测制造误解和矛盾。
                            案件发生近20年后,可能相关证据早已湮灭,案件真相难以彻底还原,但是警方至少还能做到澄清传言,亡羊补牢。


                            417楼2013-04-27 13:46
                            回复

                              王琪,你还要沉默多久?


                              421楼2013-04-27 18: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