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科教论坛
在一论坛上读到一文“物理大牛的八卦”,颇有些感想。我也很不喜欢美国人造神,吹捧费因曼(美国人曾把费因曼评为上世纪最聪明的物理学家)。其实,在整个物理学史上严格排名的话,费因曼也就是二流物理学家。记得在物理所读研时,中科院院士浦富恪的学生与我聊天,说浦院士把物理学家分为九等,他自己在第七等上,我认为是很恰当的。下面谈谈在我个人心目中物理学家的相对位置,欢迎拍砖头。
评定标准:
1. 研究成果的质量高
2. 研究成果的数量多
3. 研究成果影响深远。
排名中考虑的主要是物理成果本身,其突破的难度和对物理学进化的意义。如果其成果能对基础物理学、或更进一步基本哲学有深远影响,那该物理学家的名次就更靠前;排名对其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考虑的较少,如伦琴发现X射线,在对科学发展上和在应用上都非常非常重要,但根据上述评判标准,伦琴本人的位置并不十分靠前。还有,排名时还考虑了该物理学家在作出其伟大创造中的原创性,或说其跳跃性。如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没法靠演绎得出,只能靠海森伯的直觉飞跃。而从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到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的自然要求和思维的延伸,其跳跃性不如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因此无论是薛定锷,还是克莱因和戈登,还是狄拉克,都想到并找到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它们在物理学的真正发展(原理上的从无到有)上的重要性都不如原始的非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重要(不指其实用性,而指其突破的难度和对物理学的进化的重要性)。
在一论坛上读到一文“物理大牛的八卦”,颇有些感想。我也很不喜欢美国人造神,吹捧费因曼(美国人曾把费因曼评为上世纪最聪明的物理学家)。其实,在整个物理学史上严格排名的话,费因曼也就是二流物理学家。记得在物理所读研时,中科院院士浦富恪的学生与我聊天,说浦院士把物理学家分为九等,他自己在第七等上,我认为是很恰当的。下面谈谈在我个人心目中物理学家的相对位置,欢迎拍砖头。
评定标准:
1. 研究成果的质量高
2. 研究成果的数量多
3. 研究成果影响深远。
排名中考虑的主要是物理成果本身,其突破的难度和对物理学进化的意义。如果其成果能对基础物理学、或更进一步基本哲学有深远影响,那该物理学家的名次就更靠前;排名对其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考虑的较少,如伦琴发现X射线,在对科学发展上和在应用上都非常非常重要,但根据上述评判标准,伦琴本人的位置并不十分靠前。还有,排名时还考虑了该物理学家在作出其伟大创造中的原创性,或说其跳跃性。如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没法靠演绎得出,只能靠海森伯的直觉飞跃。而从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到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的自然要求和思维的延伸,其跳跃性不如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因此无论是薛定锷,还是克莱因和戈登,还是狄拉克,都想到并找到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它们在物理学的真正发展(原理上的从无到有)上的重要性都不如原始的非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重要(不指其实用性,而指其突破的难度和对物理学的进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