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3/0415/135511.html

湖北新闻网宣恩4月15日 (田代超、郭世德、罗军)因吃尽不通公路苦头,他积极动员群众捐款,其中自己竟拿出16万支持公路建设。宣恩县沙道沟镇红旗坪村七组村民刘植生慷慨解囊助公路修建的善举被邻里广为传颂。 今年57岁的刘植生,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家住在极为偏远、信息闭塞的“百合专业村”——红旗坪村一个小地名叫后槽的地方。后槽辖7组和9组两个组,仅3户人家16人居住。一直以来,这里因为交通不便,不仅让他吃尽了苦头,也让他看到居住在山下的116户村民因为公路不通,农资难以运上来,将分到后槽的土地荒芜而深感惋惜,守着土地买饭吃。 刘植生告诉笔者,2012年3月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下定决心要把公路修通。3月正是春耕备耕大忙时节,一天,他把从集镇上买来的50公斤复合肥挑往回家的山路上,突然遇到一阵大雨,大雨把复合肥淋成了泥团,造成160多元的复合肥全部失效无法使用,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这也坚定了他修通从村里到后槽断头路的决心。 为筹措修路资金,红旗坪村支两委曾想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来获得资金支持,可惜因居住在后槽的农户仅有3户16人,无法筹集应到位的22万元资金。怎么办?路一定要修!刘植生带头捐资16万元,在他的影响与带动下,9组村民邓光华、向大付各捐款4万元、1.5万元,目前还有部分村民纷纷表示,等公路竣工、验收结账时,再捐助一点。 4月12日,笔者在刘植生的家中看到,他家的木质房已破烂不堪,生活并不宽裕。他告诉笔者,他家每年种了4亩白术,5亩多苞谷地,收入2万多元。由于后槽一带没有稻田,他家吃的大米都是拿苞谷换的,路没通前都全靠肩挑背驮,经常压得喘不过气来。 目前,经过半年时间的奋战,红旗坪村委会至后槽的3.7公里公路已通毛坯,正在安装涵管,填平路基。“当看到路通了,一湖南龙山籍的百合客商有意向要把后槽那一方已荒废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500亩百合。”当笔者沿着新修的公路边走边看时,刘植生透露了这一好消息。看来,他捐款修路的义善是值得的!

湖北新闻网宣恩4月15日 (田代超、郭世德、罗军)因吃尽不通公路苦头,他积极动员群众捐款,其中自己竟拿出16万支持公路建设。宣恩县沙道沟镇红旗坪村七组村民刘植生慷慨解囊助公路修建的善举被邻里广为传颂。 今年57岁的刘植生,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家住在极为偏远、信息闭塞的“百合专业村”——红旗坪村一个小地名叫后槽的地方。后槽辖7组和9组两个组,仅3户人家16人居住。一直以来,这里因为交通不便,不仅让他吃尽了苦头,也让他看到居住在山下的116户村民因为公路不通,农资难以运上来,将分到后槽的土地荒芜而深感惋惜,守着土地买饭吃。 刘植生告诉笔者,2012年3月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下定决心要把公路修通。3月正是春耕备耕大忙时节,一天,他把从集镇上买来的50公斤复合肥挑往回家的山路上,突然遇到一阵大雨,大雨把复合肥淋成了泥团,造成160多元的复合肥全部失效无法使用,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这也坚定了他修通从村里到后槽断头路的决心。 为筹措修路资金,红旗坪村支两委曾想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来获得资金支持,可惜因居住在后槽的农户仅有3户16人,无法筹集应到位的22万元资金。怎么办?路一定要修!刘植生带头捐资16万元,在他的影响与带动下,9组村民邓光华、向大付各捐款4万元、1.5万元,目前还有部分村民纷纷表示,等公路竣工、验收结账时,再捐助一点。 4月12日,笔者在刘植生的家中看到,他家的木质房已破烂不堪,生活并不宽裕。他告诉笔者,他家每年种了4亩白术,5亩多苞谷地,收入2万多元。由于后槽一带没有稻田,他家吃的大米都是拿苞谷换的,路没通前都全靠肩挑背驮,经常压得喘不过气来。 目前,经过半年时间的奋战,红旗坪村委会至后槽的3.7公里公路已通毛坯,正在安装涵管,填平路基。“当看到路通了,一湖南龙山籍的百合客商有意向要把后槽那一方已荒废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500亩百合。”当笔者沿着新修的公路边走边看时,刘植生透露了这一好消息。看来,他捐款修路的义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