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研究吧 关注:927贴子:5,640
  • 7回复贴,共1

王直与舟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 汪义正
[作者简介]
汪义正  1941年出生于台湾基隆,男,汉族。学历:1965年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1971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商学研究科修士课程修毕。职历:1972~1982年在香港驻东京的大昌贸易行工作。1983年以后自己经营三河物产株式会社。1988年在上海投资合资企业“上海大河针织有限公司”。2000年退休。学术研究历:2003年开始研究明代的倭寇历史。2004年在上海复大汤刚教授的介绍下加入明史国际学会会员,之后在各学会与网上发表了《此倭非彼倭》;《王直的自明疏是他的自传》;《倭寇史观的重新探讨》;《遣唐使船是日本船学说的臆断问题》;《古代日本是一个移民国家》;《新安沉船的历史意义与沈万三通番说》;《新安沉船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意义》;《古代东亚航路形成的探讨》;《元代跨海用兵为郑和下西洋铺路》等等论文。2012年5月笔者被百度百科评为“业余史家”。
E-Mail: ocean101@y8.dion.ne.jp


IP属地:上海1楼2013-04-16 01:11回复
    一、前言
    这个题目不是一开始就先定下来的,而是写到后来才领悟出来的。 在《明史•日本传》中,王直(也称汪直)是嘉靖年间的突出人物。《明史》是清朝张廷玉等撰编的官修史书,纂修过程断断续续,先后共费近百年时间,最后于乾隆四年(1739年)定稿刊行。因此《明史》不是第一手史料,而是官修的正史。因其体系周全,引用方便,史学界基本上把《明史》准同史料看待,这问题对研究明史的人是应该特别注意的。《明史•日本传》是叙述明代中日往来的关系史:全文总字数为8021字,其中洪武期有1383字,永乐721字,宣德73字、正统187字、景泰218字、天顺71字、成化239字、正德261字、嘉靖3639字,隆庆209字、万历833字、结语28字。《明史•日本传》内容偏重于倭寇问题上,所以就等于是一部《明代倭寇史》。在《明史•日本传》中仅嘉靖的记事就占45%(3639字)以上,而其中涉及王直关系的记事几达56%(2045字),提及“汪直”全名有4次,仅提“直”的次数有14次。官方正史费那么大劲记述一介海商平民的事迹,实在罕见。因为《明史》是一部官修正史,其中的《明史•日本传》除了代表官方立场外,也反映了撰编者的时代史观,在牵涉到王直的许多史料中,重点采用了颂扬胡宗宪功绩的《筹海图编•大捷考》中《擒获王直》的内容为主体,主要描述王直就擒的经纬。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古代史籍出于史料根据有限,经常有雷同的问题。《擒获王直》内容与《汪直传》雷同,从内容上看,与其说是史书不如说是小说更为得体,因其戏剧性很高。
    是否出于编幅限制关系,为节省编幅《明史•日本传》把王直勾画成诸倭的“主谋”,对“壬子之变”以后的各个关键性寇犯问题,未能作具体的记述,仅以概括性的“大奸若汪直、徐海、陈东、麻叶辈素窟其中。以内地不得逞,悉逸海岛为主谋。倭听指挥,诱之入寇。”或者“汪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或者“汪直之踞海岛也,与其党王激、叶宗满、谢和、王清溪等,各挟倭寇为雄。”等等笼统方式描述,以至造成许多与史实相出入的矛盾现象。这是导致后世把王直误解成倭寇“总指挥”的关键所在。王直就这样被《明史•日本传》塑成为“倭寇王”的形像。二次战后以东京大学田中健夫教授为代表的日本史学界,也是根据《明史•日本传》的记述才得出“大倭寇王直”或“倭寇王王直”的结论。相对的,笔者在反复阅读了王直的《自明疏》,并核查许多相关史料论文后,认为王直《自明疏》的真实性要高过于《明史•日本传》。因此笔者归纳出王直的《自明疏》才是王直的实像,是真正王直的“自传”。
    明代社会是个严格的管理社会,不合法的行为,都被称之为“寇”。对日“互市”(走私贸易)在严格的海禁政策下,都是违法的商业活动,因此从事走私贸易的中国海商也都被称为“倭寇”。因而明代东南沿海几乎遍地都是倭寇。凡是海上发生的问题都是倭寇问题,所有的沿海海防官员都称为“备倭指挥”。这也是明代史书上的“倭寇”与“海寇”是同义词的原因。这是笔者研究《明史•日本传》所总结出来的一个心得。
    要了解海商王直的形像,就得跟踪王直所蹈经的人生历程,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基于这观点,笔者试从跟王直发迹登上“倭寇历史”舞台有密切关系的“双屿港”的兴衰过程加以探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他的《自明疏》。


    IP属地:上海2楼2013-04-16 01:12
    回复
      2499796战争史研究


      12楼2013-04-16 19:04
      回复
        很好。拜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3-04-16 1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