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夏凛希
推荐文名称:【原创】笼中鸟(架空、完结、伪新人拜吧)
推荐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189920452理由(文评):
一篇小说,他的开头绝对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不是说光开头(楔子)就能定江山论好坏,但是好的开头绝对有加分的效果。既然如此,我就从《笼中鸟》的开头来先做评论。
首先,作者运用樱姬的故事作为开头,故事是带有凄美的感觉,也透露出文章中部份价值观,比如说为了利益而互相争夺的人类贪婪心理,不过,因为这段故事是放在开头,在读者都还不清楚这篇故事和赤黑有什麼关联的情况下,故事的结局是不会激起太大兴趣的,悲剧美感也会因为情绪带入不完全而大打折扣。我认为,悲剧是需要情绪酝酿的,突然的悲剧可以作为转折点,藉以开启后文,但是樱姬的故事该是一场还算完整的极短篇悲剧,在心情还没沉淀好的情形下阅读,内心波动反而不大,还给了读者一种悲剧的基调,降低了结局给读者的震撼感。
再者,如果说这是楔子,那麼篇幅又略长了。写文的重点“凤头猪肚豹尾”,楔子应该用最少的文字起到最大的作用和吸引力。我认为,开头的作用主要为三点:
1.概括剧情或简介时代背景
2.点明文章主旨
3.引起悬念
而更好的开头,可以在完成以上其中一点后更带入气氛,与后文互相配合后会塑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情境。但是,只有短而精炼,有准确表达、没有言不及义的开头,才能算是好的开头。
开头就先到这里结束,否则我怕爆字数。
我觉得《笼中鸟》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每段文前视角的选用,比如第二段,赤司漫步到古樱之下,相遇并将黑子带回木屋,整段以赤司的视角描述。而在下一段,又用黑子的视角详细描述心情,让读者的情绪随著剧情而产生起伏波动。最后倒数三段,先是黑子,再是赤司,最后结局的地方两人情绪契合,人物的情绪更鲜明而且完整。在叙述上用第三人称,解释的范围更广,人物性格走样的可能性也较低,而在视角转换的过程,剧情也在推展当中,文字剧情并没有重复到。就像是赤司黑子两个人的交换日记,彼此间的空白都能藉视角转换补足,人物当然会更生动。这是整篇文的特色,也是优点。
只是这麼做也是有风险在的,如果前一段的主要人物,他的感情还未到达最高点,读者还没酝酿完整时,就立刻跳转到另外一个角色,文章前段延续下来的情绪就断了。如果前一段收尾不完整,剧情就不够连贯,会出现“后文情节来的过於突然”的情形,甚至是阅读盲点,给读者的感觉就不够完整,记忆和印象就会出现一部份的空白。比如宫沢樱姬的章节,结束的过於仓促,导致赤司结婚的讯息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形,楼主除了尽力修改两段间的连接点,确保剧情的连贯性,也可以试著正文用赤司的视角描写,番外则用黑子的视角,并在番外自创出正文没有的剧情,避免内容重复,重要桥段可以保留,但尽量避免情节雷同。这样子人物性格与画面会更清晰,阅读时的情绪也不会断掉,读者阅读的兴致更高,整个故事的质量也会有大大的提升。
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本文的转折点偏弱。宫沢在文献里读到樱姬的故事,并直觉这与赤司在樱林自言自语有关系,由这一部份,我们可以知道,全文的转折到了,而转折点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1.改变剧情走向甚至前后文风格,以便带出后文刺激桥段
2.成功吊住读者的胃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打下伏笔,加强结局震撼感
第一点等之后谈到人物性格和文风特色我们再深入评论,先来从二、三点讨论转折处。
宫沢从文献里得知樱姬的传说,作者将楔子的内容化用到这里,并以此作为转折点,这是不错的手法,不过故事用“文言文”的方式呈现,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有隔阂感,不易带入情绪,阅读的兴致自然会降低。如果能将樱姬的故事融入在黑子与赤司的相处或对话中,我想两个人的故事会更具悬疑。剧情会更丰富,推展方向更广,而楼主可以在思考后,选择能与“笼中鸟”这个题材最有关联的剧情线,契合神幻主题和古典民谣素材,更能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在伏笔方面,“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一切又会带来什么……”这伏笔可以说非常明显,用赤司的名言来说:“布局——在不被对手察觉到的情况下看清未来的走势而设下的才叫布局。”我想这用在伏笔上也非常合适,在读者不知道后文走向,甚至不确定“这里为什麼要打下这种伏笔”的情况下,转折后的剧情是让人震撼而且很有新鲜感的。伏笔要隐晦,但是不要太过模糊,以免后文转折出现得莫名其妙。而本文的伏笔与楔子内容相似,可是楔子正如前面所讲的,已经给了整篇文悲剧的基调,剧情的走向就容易猜透,自然最后结局的震撼感就不够强烈了。
在情节布置的部分,最后的结局带给读者凄美而遗憾的感受,我直接挑几段来做评论。
“他一直一直唱着,那首童谣,一遍一遍又一遍,不知厌烦,像是在祭奠那些已经不在了的生命。”这段黑子的情形,带些苍凉的感觉,而“一直一直”、“一遍又一遍”的使用,就像是在隐隐形容樱姬的命运一般,默默等待消亡,不断轮回,如同“笼中之鸟”。
“他犹记得最后,在临行前的那一刻,黑子对他说了什么,那句对不起,分明,分明……”赤司的这段心理动态,透露出对於这段感情的遗憾、纠结与失落。
不过本文最后的收尾——还好,你还与我住在同一片青空之下,我们,来生再见——就显得不够俱有新意,有悲剧的美感,却不够特殊,印象不够深刻。
而“笼中鸟”这个主题,作者用了最表层的涵义,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笼中之鸟。可是“笼中鸟”这首民谣,是有很多种解释的,如果不知道,可以上百科查询。镜音铃有首歌曲“笼ノ鸟”,部分影片评论有叙述最常见的三种解释。笼中鸟的故事,有悲怆有悬疑,有无奈有隐情,而作者采用了一般字典的解释——儿童游戏说,虽然赤司以去留为赌注,向黑子提出游戏,这个桥段是不错的,可是笼中鸟的歌词和故事与本文关联不大,契合度有些不足。
剧情安排就到此结束。最后是人物性格与文风特色。
虽然作者使用了视角转换的技术,不过对话不多,心理描写占多数,也许是因为要避免性格崩坏的可能,所以少用对话,不过这样也降低剧情的趣味性和文字的可看性。
通篇的心理描写很难激起对剧情的兴趣,可以用对话拓展剧情,这样也比较有趣。
也因为对话不足的关系,人物的性格没有凸显出来。短篇的重点是要在简短的篇幅里浓缩剧情和人物特色。《笼中鸟》的描写是有带古典气息,不过人物性格过於模糊,风景与心理描写又占大半篇幅,有词溢於情的现象,用字虽然不会太浅白,甚至有古典柔美的倾向,不过字词压过了剧情,所以看完虽然安静平淡,但感觉情绪波动没有很大。
在风景描写的方面,景是有,但没有融情於景,反而像是为了刻意营造古代气氛而大量描写,尤其是在感情渲染的部分,内心动态和风景描写都占很多内容,可是两者没有衬托与融合。
“红艳的粉更像是红色,在天空中肆意飘动着,将雪的纯白悉数压了下去,放眼望去令人心惊又悸动。心惊只因那片樱更像是一摊摊血迹,散着恍若阴间的刺骨凉意。而那悸动却又是因那樱实在是美的令人窒息,一瞬间彷佛忘却了全部烦恼,置身在完美的乌托邦之中。”
说真的我不觉得这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给了读者一个画面,跟前后文却没有多大关系。这段话我能理解成在美好的世界里也有著苍凉的无奈,可是前文,赤司给了黑子一个名字;后文,两人相依偎著一起看书休憩,两段情节都是温馨而且让读者感觉温暖的,我认为这时的景物描写该从治愈的方向出发,将转折前的美好情境塑造出来,这样后文的悲剧也会有更大的震撼。
最后性格把握的部分,我只挑出有问题的段落来短评。
“他静默的转过头,名为“黑子哲也”的孩子又一次在他眼前游移着。他定了定神,入目的是一双氤氲着的淡蓝眸子,豆大的泪水随着眨眼的动作沿着面庞一路滑下,最后,伴着重力在赤司的手边展开无色的花。”
就我的印象,黑子在正剧中掉泪的画面只有被社团老师建议退部,和看到荻原君绝望的时候,黑子是坚强的人,他在本文里,被赤司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意义,他的表现也应该会像初见赤司的情况一样,而非情绪起伏大到喜极而泣。
得知赤司结婚的消息,而独自离去时的心理描写也有少女化的倾向,细腻是好的,但是过於细腻就可能OOC了。
总的来说,文章读起来是平淡而带淡淡哀伤,对於主题的把握、剧情和环境的文字驾驭、伏笔和创意等等都还有待加强,笔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架空背景上是还不错的,可以试著写别的类型的文来提升笔力,文章流畅度和部分段落的细节还需要修改,这篇文章的质量还有进步空间。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评价:【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