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Beyond是否故意标奇立异?
驹:我们不喜欢一首歌有太多重复。大部分流行曲唱两段vers正歌,一个bridge〔转折〕位,一段chorus〔副歌〕,好formula。我们喜欢多变化,甚至自己记自己的歌词都有困难,因为我不懂写谱,每次作曲都要用录音机录下来。
有人觉得Beyond的音乐不协调,硬将三首歌串连一齐。我觉得这样很dramatic,像说故事一样。我反而觉得别人的音乐玩得很局促,没变化。
壹:曾经有评论指Beyond的歌曲愈来愈商业化,是否向现实低头?
驹:有人说Beyond只会玩古灵精怪的音乐,玩正经悦耳的音乐就不行。所以我尝试写别人心目中的靓歌,证明别人做到的,自己一样做得到。这是挑战自己,不是向现实低头。不过,我承认Beyond试过商业化,这是吸纳乐迷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坚持要玩自己认为好的音乐,而乐迷不懂得、不接受,就会抗拒,觉得烦厌,不想再听Beyond的音乐,这样导致与乐迷有距离,我不甘心;所以暂时妥协,待乐迷接受我们后,再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
我认为Beyond并没有故意商业化,除非现在我们只玩《大地》、《真的爱你》、《喜欢你》这些歌曲,才是百分百pop band。不过,Beyond没有停留於《大地》、《喜欢你》那个阶段。
壹:现阶段在创作上有没有受限制?
驹:以前我们喜欢将简单的意念复杂化。现在知道香港人喜欢听简简单单、不用花心思的音乐。身为音乐人,整天想突破,但是又要控制自己不要走出这个框框
有时候为了首歌要流行,压制自不要注入自己喜欢而乐迷可能不接受的元素,觉得好闷,问自己,究竟玩什麼音乐?为何要苦练技巧?
在《大地》、《喜欢你》那段时间,我们玩简单的歌曲,feedback 最强,很用心玩些技巧难度高的歌曲反应很冷清清。身为音乐人,想玩境界高一些的音乐反而没人理、没人欣赏,觉得在香港玩音乐没意思。现在情况好一些,乐迷人数已稳定下来,唱片公司亦对我们有信心。只要在一张唱片内有两、三首会流行的歌,曲其余几首可以任由我们自由发挥。
Beyond已成立十年,我希望写自己喜欢的音乐,哪怕有部分乐迷不接受舍我而去,
Beyond仍会走回自己的路。
壹:在乐坛十年有何收获?
驹:最大收获是部分乐迷懂得拿起结他玩音乐,懂得鼓是什麼。结他是什麼。我们弹错时,他们会写信指正我们。这类乐迷不单止欣赏我们的歌,亦欣赏我背后的努力。他们感受到要弹结他出色,就一定要花很多时间练习。我觉得很开心,因为以前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好可能这班乐迷长大后会成为为另一队或数队,好像我们般骂人、骂社会。他们亦给予我们压力,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