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微子墓南1公里许的张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松抱槐”,为微山岛的两奇观。民间盛传,张良为防盗墓毁尸,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实上,张良墓确有多处。张良是否真葬于此,该谜至今未解。
登临凤凰台,驻足山巅,举目四顾,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时时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景色:晨晖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跃金,白帆点点;夕阳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静如练,唯见星星渔火闪动。初春,湖水澄澈,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盛夏,十万亩荷花映红天日,缕缕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时节,蒹葭苍苍,菰草金黄,水鸟啁啾,渔歌唱晚,千顷湖面采莲摘菱一片丰收景象;寒冬,辽阔的湖面恰如洁净的琉璃世界,偶见装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猎鸭或凿冰捕鱼。多变的湖面,扑朔迷离,令人留恋忘返。 在岛峰上观湖,确是迷人极了,但若划动小舟,荡入翠绿的清波中,更是美妙绝伦。且还可西行20公里,去水上觅古,水下寻幽,探那水中古城之胜。这水中沉城叫留城,是汉张良的封地。据史料载:留城曾是鲁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井俨然,楼舍栉比,富商大贾、名流显贵云集,人、车熙来攘往。至唐以前,这里一直保持着繁华景象。后因黄河泛滥而淤淹了留城。但民间对留城的失陷却有着神奇的传说:张良眷恋封地,怜爱百姓。在他弥留之际,曾嘱咐儿孙,把他葬在微山岛,平礼薄葬,只是要赶紧修造七只大船。等尸身下葬七天祭祀时,供在墓前备用。子孙们和当地百姓对此颇费猜想:地处广袤平原上的留城,四周皆无河汊水沟,造船何用?转而想,张良乃汉室谋臣,定有谋略。子孙们便请来能工巧匠星夜赶造大船。就在张良葬后的第六天,奇迹出现了:天突降暴雨,黄河决口,浊浪排空,洪峰咆哮,席卷留城。张良的子孙们和部分留城百姓乘七条大船幸免于难。后来,在淤陷留城六十年的那天,人们竟看到在那片水域上复现原城:依旧是古时的市井,古时的车马和身着古装的人。据传,有几只夜渔晚归的船,竟驶进灯火辉煌的古城区,与古人对酌言欢。从此,“六十年留城一现”便成为岛上妇孺皆知的奇闻。举世闻名的蓬莱仙境几乎每年都出现几次,而古留城却六十年一现奇景,由此说来,现留城远比蓬莱仙境更珍稀。若能躬逢其时,可谓眼福不浅。
千百年来,微山岛以庙宇群矗、香雾缭绕的古墓区和神奇的现留城,吸引了无数骚人迁客联袂提携聚于岛上,发思古之幽情,抒鸿鹄之赍志。可今日,微山岛更以铁道游击队的摇篮和崭新的风姿而闻名遐迩。
登临凤凰台,驻足山巅,举目四顾,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时时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景色:晨晖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跃金,白帆点点;夕阳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静如练,唯见星星渔火闪动。初春,湖水澄澈,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盛夏,十万亩荷花映红天日,缕缕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时节,蒹葭苍苍,菰草金黄,水鸟啁啾,渔歌唱晚,千顷湖面采莲摘菱一片丰收景象;寒冬,辽阔的湖面恰如洁净的琉璃世界,偶见装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猎鸭或凿冰捕鱼。多变的湖面,扑朔迷离,令人留恋忘返。 在岛峰上观湖,确是迷人极了,但若划动小舟,荡入翠绿的清波中,更是美妙绝伦。且还可西行20公里,去水上觅古,水下寻幽,探那水中古城之胜。这水中沉城叫留城,是汉张良的封地。据史料载:留城曾是鲁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井俨然,楼舍栉比,富商大贾、名流显贵云集,人、车熙来攘往。至唐以前,这里一直保持着繁华景象。后因黄河泛滥而淤淹了留城。但民间对留城的失陷却有着神奇的传说:张良眷恋封地,怜爱百姓。在他弥留之际,曾嘱咐儿孙,把他葬在微山岛,平礼薄葬,只是要赶紧修造七只大船。等尸身下葬七天祭祀时,供在墓前备用。子孙们和当地百姓对此颇费猜想:地处广袤平原上的留城,四周皆无河汊水沟,造船何用?转而想,张良乃汉室谋臣,定有谋略。子孙们便请来能工巧匠星夜赶造大船。就在张良葬后的第六天,奇迹出现了:天突降暴雨,黄河决口,浊浪排空,洪峰咆哮,席卷留城。张良的子孙们和部分留城百姓乘七条大船幸免于难。后来,在淤陷留城六十年的那天,人们竟看到在那片水域上复现原城:依旧是古时的市井,古时的车马和身着古装的人。据传,有几只夜渔晚归的船,竟驶进灯火辉煌的古城区,与古人对酌言欢。从此,“六十年留城一现”便成为岛上妇孺皆知的奇闻。举世闻名的蓬莱仙境几乎每年都出现几次,而古留城却六十年一现奇景,由此说来,现留城远比蓬莱仙境更珍稀。若能躬逢其时,可谓眼福不浅。
千百年来,微山岛以庙宇群矗、香雾缭绕的古墓区和神奇的现留城,吸引了无数骚人迁客联袂提携聚于岛上,发思古之幽情,抒鸿鹄之赍志。可今日,微山岛更以铁道游击队的摇篮和崭新的风姿而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