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乾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讼卦象征争讼:内心诚实,克制、瞀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窒:堵塞。见:现。)
〔提示〕提出处理争讼的指导思想。
在屯、蒙、需卦之后,出现了讼卦,讼卦是需卦卦象的颠倒,这两卦是一对。从事物进行发展的最初阶段开始, 就难免产生争执。讼卦就专门谈论争讼。讨论《易经》的讼卦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饶有兴趣的。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纷争,恐怕要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部进程吧,这真令人慨叹!人类难道就不能其乐融融地和睦共处吗?《易经》是怎样看待争讼的呢?
总的指导思想是,争讼是坏事,不争讼最好。讼卦不是教人如何争讼,而是告诫人如何止讼息争。正如孔子所说:“听讼吾忧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中国古人理想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西方神话中也说人类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宁静的“黄金时代”。不过这只怕仅仅是美好的理想。息讼确实是美好理想,但讼卦中电确实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本卦作者的善良和智慧。那么卦辞是如何表述的呢?
首先,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我首先要保持内心诚实,尊重事实而不感情用事,这是基本点,这就是立足于“孚”。其次,要堵塞忿争之心,克制这种有害的欲望,警惕因一时之忿而失去理智,努力从自己这一方平息争讼。第三,确实非争不可时,也要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最好中途退出争讼,这是最吉祥的结局。如果一意孤行,争讼到底,难免劳神伤财,后果很凶险。旧社会因为打官司而倾家荡产的屡见不鲜。争讼本来就是凶事,无所谓胜败,即使在形式上把官司打赢了,也只能是相争结怨,仍然是凶,这就叫“终凶”。“利见大人”是可以理解的,争讼之时,能有公平正直的权威人士来调停裁决,当然是最为有利。但是为什么又告诫说“不利涉大川”呢?因为“大人”在本卦中指九五而言,九五刚中居正,能够断 明是非曲直。“涉大川”指渡过大险大难。涉越大河一定要齐心协心,同舟共济。如以争讼手段而涉大川,人心乖离,纷争不已,不但川不可涉,还会弄翻船的。从卦象上看,讼卦上为乾,下为坎,是乾刚乘坎险之象。以刚乘险,恃刚犯难,使气好胜,极为不利。在危难之中的争吵,更是最不祥的征兆。需卦卦辞说“利涉大川”,讼卦卦辞则说“不利涉大川”,刚好成为对比。这恰恰说明,争讼不可为,争讼也是不能成大事的。《彖传》对此又作了解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讼卦象征争讼:内心诚实,克制、瞀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窒:堵塞。见:现。)
〔提示〕提出处理争讼的指导思想。
在屯、蒙、需卦之后,出现了讼卦,讼卦是需卦卦象的颠倒,这两卦是一对。从事物进行发展的最初阶段开始, 就难免产生争执。讼卦就专门谈论争讼。讨论《易经》的讼卦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饶有兴趣的。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纷争,恐怕要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部进程吧,这真令人慨叹!人类难道就不能其乐融融地和睦共处吗?《易经》是怎样看待争讼的呢?
总的指导思想是,争讼是坏事,不争讼最好。讼卦不是教人如何争讼,而是告诫人如何止讼息争。正如孔子所说:“听讼吾忧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中国古人理想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西方神话中也说人类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宁静的“黄金时代”。不过这只怕仅仅是美好的理想。息讼确实是美好理想,但讼卦中电确实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本卦作者的善良和智慧。那么卦辞是如何表述的呢?
首先,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我首先要保持内心诚实,尊重事实而不感情用事,这是基本点,这就是立足于“孚”。其次,要堵塞忿争之心,克制这种有害的欲望,警惕因一时之忿而失去理智,努力从自己这一方平息争讼。第三,确实非争不可时,也要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最好中途退出争讼,这是最吉祥的结局。如果一意孤行,争讼到底,难免劳神伤财,后果很凶险。旧社会因为打官司而倾家荡产的屡见不鲜。争讼本来就是凶事,无所谓胜败,即使在形式上把官司打赢了,也只能是相争结怨,仍然是凶,这就叫“终凶”。“利见大人”是可以理解的,争讼之时,能有公平正直的权威人士来调停裁决,当然是最为有利。但是为什么又告诫说“不利涉大川”呢?因为“大人”在本卦中指九五而言,九五刚中居正,能够断 明是非曲直。“涉大川”指渡过大险大难。涉越大河一定要齐心协心,同舟共济。如以争讼手段而涉大川,人心乖离,纷争不已,不但川不可涉,还会弄翻船的。从卦象上看,讼卦上为乾,下为坎,是乾刚乘坎险之象。以刚乘险,恃刚犯难,使气好胜,极为不利。在危难之中的争吵,更是最不祥的征兆。需卦卦辞说“利涉大川”,讼卦卦辞则说“不利涉大川”,刚好成为对比。这恰恰说明,争讼不可为,争讼也是不能成大事的。《彖传》对此又作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