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的小凤吧 关注:7贴子:480

回复:【格律】古诗押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IP属地:福建33楼2013-04-09 23:44
回复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IP属地:福建34楼2013-04-09 23:45
    回复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IP属地:福建35楼2013-04-09 23:45
      回复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IP属地:福建36楼2013-04-09 23:45
        回复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IP属地:福建37楼2013-04-09 23:46
          回复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


            IP属地:福建38楼2013-04-09 23:46
            回复
              平仄是指语速,平仄新论强调,建立自然的平仄,而不是书本上的平仄。顾炎武[1]最早提出相关的论点:「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见维基百科》」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顾炎武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IP属地:福建40楼2013-04-09 23:53
              回复

                在汉语里,平仄是指语速的快慢。韵母a大声读是a,小声读也是a,在分贝数大致相同情况下,a音比o音响亮。因为a的开口大。因此,平重仄轻不成立。
                  之所以,有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因为学术界对平仄没有实践性的认识引发的。从数学原理上,平仄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站在物理学角度,我们可以通过歌诀,更好的理解平仄。


                IP属地:福建41楼2013-04-09 23:53
                回复

                  调型口诀(一)
                    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中到高往上升,
                    先降后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底层。
                  调型口诀(二)
                    阴平高高莫低昂,阳平从中往上扬,
                    上声先降尾再起,去声从高向下降。


                  IP属地:福建42楼2013-04-09 23:54
                  回复

                     通过口诀,我们可以坚定:平仄是指语速,正确认识平仄才能应用平仄,然而书本上对平仄的解释,多数不正确。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尽管他的理论是建立在明朝汉语体系,但也揭示了平仄新论。
                      平仄新论是平仄应用的依据,特别提醒,区分上下联,要看语境和横额,不能只讲平仄。平仄新论的建立,让平仄这一古老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 平仄新论,平仄自然化。


                    IP属地:福建43楼2013-04-09 23:54
                    回复
                      平仄的目的
                      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于是有人想到何尚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谨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IP属地:福建44楼2013-04-09 23:55
                      回复
                        此贴是方便楼主及对诗词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IP属地:福建45楼2013-04-09 2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