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吧 关注:29贴子:66
  • 0回复贴,共1

优质高产无公害水稻首选用药杀虫机理独特防病作用明显 苦参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产品功效:
【杀虫机理独特】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忌避、拒食、绝育、麻痹神经,糜烂消化系统,破坏生殖系统,阻止脱皮,害虫窒息死亡等多点位杀虫功能,使害虫无法产生抗药性,害虫一旦接触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死亡。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及卵具有强力杀灭作用。对二化螟、三化螟也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防病作用明显】能阻隔病菌基因复制,破环菌丝形成,对真菌(纹枯病、稻瘟病)、细菌(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病毒病(矮缩病)均有抑菌灭菌功效。
【增产效果突出】能刺激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均衡吸收,提高植物免疫力,延缓植株衰老,显著提高产量。可使水稻子粒饱满,千粒重提高,增产效果明显。
【安全环保高效】本品对生态和谐,与环境友好,在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均可使用,不会产生药害,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检测标准要求。连续使用无抗药性,多次使用,虫害少,病害轻,长势好,并对危害水稻生长的病虫害产生长期的影响,控制种群爆发危害,有利于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优质高产水稻首选用药。
适用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稻蓟马、稻瘿蚊等虫害,对水稻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有显著预防效果。
【危害症状】稻纵卷叶螟主要危害水稻。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会造成严重减产。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至1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叶尖的叶缘,即“束叶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幼虫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5龄,幼虫频繁转苞危害,被害叶片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
【发生特点】稻纵卷叶螟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一年发生1-11代。如河北、山东北部为2-3代;河南信阳、长江中下游,如湖北、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北部为4-5代;湖南、江西、浙江南部为5-6代;福建、广东、广西为6-7代;海南的陵水县为10-11代。适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主要危害水稻及潮湿地区的禾本科杂草。
防治方法:稻纵卷叶螟控制在卵孵化盛期。如轻发生,每亩用1.3%苦参碱水剂(苦豆豆)水稻专用型40-50毫升,兑水15-30公斤(视水稻生长情况和虫情酌情增加用水量)喷施,间隔15天再喷一次即可;如虫害爆发或严重时,每亩用苦逗逗75-100毫升,间隔10天再喷一次即可。
注意事项:
1、本品为水稻专用型,不宜在叶菜类作物上使用。
2、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配药时应把药液摇匀。
3、喷施宜选择在晴天早晚进行,6小时之内遇雨应补喷。
4、防治区周围有蜜蜂、鱼虾蟹、家禽及桑园等养殖的禁用。
5、该药虽为安全性农药,但喷洒时仍需注意人身安全。
6、置于避光通风干燥处储存,远离火源和热源。


1楼2013-04-08 14: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