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故事板制作中导演的职责
每部影片都是一次人才与个性的独特融合,而决定该影片样貌的责任,多是不同程度地分摊在美术设计师、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身上。最近几年的趋势是,导演直接与草图画家一同工作,卸下了一部分美术设计为剪辑所负的职责。但重要的是,就算在片厂制度的约束之下,一位具高度影像化能力的导演,总是能掌控电影的影像。今天已没有一个片厂会显现出特有的风格,这点也更是普遍的事实了。
具有一些平面艺术训练或热衷于绘画的导演——如希区柯克和莱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他们也许会提供自己粗略的故事板,给正规的故事板画家去修饰。舍曼·拉比(Sherman Labby)是一位供不应求的热门场景画师,他曾与莱德利·斯科特一同拍摄《银翼杀手》(Blader Runner)。他提起斯科特曾交给他许多具发展力的故事板,并充满感情地将之称为“莱德利图”(Ridleygrams)。兼美术家角色的导演也包括爱森斯坦(Eisenstein)、费里尼(Fellini)和黑泽明(Kurosawa)等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板,或者能给他们的影片提供详尽的概念图。即使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等不具特殊绘画技能的导演,偶尔也会以简笔画的方式来说明一个特殊的构图或场面调度。就算是导演心中已有明确的计划,他仍然会鼓励故事板画家提供想法。
保罗·鲍尔(Paul
Power)是较新一代的场景画师,他具备漫画和电影方面的经验。他喜欢花长时间与导演一起脑力激荡,设计出每一场的画面。有时候这还包括和导演一起将剧本对白一页一页地从头到尾念一遍,以及把场景演练一遍,只有到导演停下画草稿概念图时才停下来。之后,这些草图会被修饰成更细致的图以供讨论。导演对一部影片场面调度与戏剧观念的涉入,令鲍尔将他在画板上所作的故事板形容为“与铅笔共舞”。
鲍尔把场景画师的职责,界定为帮助导演找到表达他意象的方法。事实上,导演的重要性与所有和我谈过话的场景画师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恰恰是设计故事板的技术帮助画师能够更有弹性,因为他们习惯于不断修改对影片段落的设计,场景画师知道任何问题都会有许多的解决方案,合作的挑战就是要诠释导演对剧本的观点。
3.2 时间表
场景画师可能为一部影片工作两周,或者可能超过一年,这是根据影片的复杂程度以及导演的需要而定。虽然我们很难定出一个平均的工作时间,但与研拟动作段落所需的时间对照,一般而言,一部影片完整的故事板制作需要至少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有复杂的布景和效果的大制作也许需要好几位草图画家来完成,而且有时候,美术设计师本人也参与分镜头草图的绘制。即使有好几位画家一起工作,一部复杂的影片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绘制故事板。然而,必须一提的是,在这段较长的时间中,我们无法得知绘制所费时间的长短,就如在故事板工作开始进行以前,无法预估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完成每个影片元素(场地和布景)的设计一样。
3.3 故事板画家所需的技巧
一位场景画师必须了解场面调度、剪辑和构图,而且完全熟悉摄影中镜头的运作。他应是一位熟练的绘图人员,善于表达各样人物的姿态,而不需要借助于模特或照片。他也需要能在时间的压力下快速地工作,并且能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和异国场景的风貌和感觉,这并不代表不使用研究材料。一位草图画家不一定知道历代的服饰或潜水艇的内部样貌,或知道尼泊尔的地平线是什么样,但一个好的视觉记忆力是无价之宝,因为为数量巨大的草图寻找参考资料的时间极为有限。
3.4 参考与研究
在设计工作的后期,草图画家会采用导演、美术设计师和摄影师所选用的实景相片,或者他会亲自勘察实景拍摄自己所需的参考照片。以电影《歌手正传》(La Bamba)为例,这是一部关于摇滚音乐家里奇·瓦伦兹(Ritchie Vallens)的传记片,故事板画家保罗·鲍尔将自己沉浸于墨西哥文化中,他亲自探访了瓦伦兹生活的地方,也拜访他的家人。鲍尔在开拍以前就致力于故事板的绘制有好几个月之久,开拍之后也与制作团队待在一起,在影片拍摄过程中随时修正故事板的内容。请参考图3-1,那是保罗·鲍尔为《歌手正传》所画的开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