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佳议事厅吧 关注:47贴子:1,029

┎非瑜背诺∽天不假年┛凌薇、景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公瑾,存戏而已


1楼2013-04-06 20:57回复
    |之前一直盼着能有个女儿,就像洛宓一般纯真的小姑娘。可是没想到偏偏得了个儿子。若是在别人眼里,生了男孩自然好,可自己却不这么以为。男儿养大了出宫了,身边可没人陪伴。还是姑娘好,尤其是天家的姑娘,嫁了人夫婿也不可能亏待。|
    |虽是这么想的,但毕竟还是自己的骨肉,不得不去看望。至了杯酒轩前,遣宫人前去通报。|


    2楼2013-04-07 09:11
    回复
      2025-05-09 19:53:39
      广告
      【昨儿个先生布置的背书,自己虽说是背出来了,可就是贪玩儿,故意背错了好几句,引得众人发笑。看着先生吹胡子瞪眼命令自己回来重背,总觉得好玩儿,装了一副知错了的样子回来背书。不想才刚坐下,就听小余子说是额娘来看,这下可有借口。忙扔下书本跑出去抓着额娘的衣袖】额娘额娘,天气那么热,哪能叫您在外头等着呢。


      3楼2013-04-07 09:15
      回复
        |看这小子一脸谄媚样就知晓准没好事,见他拉着我的袖子也就顺势跟着他朝里头走,见案上书卷摊开,料想是背书又没过,被先生罚了回来重背。这小子又想要投机,而我来看他正好给了他这么个机会……好啊,这小子可真“聪明”。勉强扯了个笑容|
        嘻,阿桓可真是孝顺。


        4楼2013-04-07 09:27
        回复
          额娘真的说笑了,哪能不呢,不是有句话说什么……百善孝为先么。【看着额娘似笑而又非笑的表情有些摸不着了头脑,抓了抓头发还是没有任何头绪,便暂时将此事放到了一边。扶着额娘坐下后,让纹玥端了茶来。】


          5楼2013-04-07 09:42
          回复
            |看着这小子不知所措的模样,不由得喟叹。不过调皮管调皮,好在也有可取之处。但如果是姑娘的话,至少文静一些,也不会跟长辈唱反调。端了茶盏来拨开茶叶,水汽在眼前弥漫。抿上一口,又阖上推至一旁。缓缓启唇|
            你知晓我为何为你起小字阿桓么。


            6楼2013-04-07 09:46
            回复
              【待额娘坐下后,自己也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然而额娘问话着实让自己一惊,总觉得其中有话却又听不出其中意味,琢磨良久也只能回答】儿子不知。【总觉得像额娘这样的贤惠的闺秀应当博览群书才对,而且……额娘的心意,我从来是摸不透的。比如说,刚才的那个笑容。当然,现在的问话也是】


              7楼2013-04-07 09:50
              回复
                |听闻他的答话,抿了薄唇而笑。在闺中时受了阿玛的恩典,得以阅读些许书籍,尤爱史家典籍,亦时常与孟安惊鸿他们一同探讨。而阿桓出生之时,自是希望他能成一番功业,故而为他起了这么个小字,冀其能建齐桓晋文之业。|
                你可知晓春秋五霸。


                8楼2013-04-07 10:01
                回复
                  2025-05-09 19:47:39
                  广告
                  【自己怎能不知晓。虽说不喜欢成日成日地背诵,但是那些典籍自己还是阅读过的。虽难说是精通,然而略懂还是可以称得上。只是不知道额娘突然之间提起那五霸来做什么。】知晓。是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9楼2013-04-07 10:03
                  回复
                    |对他的回答较为满意。其实自己也不求他治经书成博士,但至少要涉猎以知往事。更何况古人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然而这可并不是说自己不希望他好好背书,毕竟先生的话……还是有听从的必要的。颔了颔首,又言|
                    诚然。额娘希望你能有那番成就。而且,桓,威武也。


                    10楼2013-04-07 10:06
                    回复
                      【古谥法有云: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又听得额娘道,桓意威武。原来额娘对我有如此希冀。只可惜……我能做得到么。又抓了抓头发,犹豫再三才开口】可是儿子并没有这种想法啊。虽说建功立业也是儿子盼望着的,可是国泰民安才是好事,哪能想着天天打仗呢。而且一旦打仗起来,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只有安抚民众、行外交,才是可取的办法。


                      11楼2013-04-07 10:15
                      回复
                        有道理。
                        |看来阿桓将来是打算治内了。这样也好。天家的儿子向来信奉马背上打天下的道义,又这么个理内政的也不错。更何况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额娘对于这方面也不懂,但是还是有一点想说。阿桓的想法固然好,可是实行起来就有问题了。你想,比如说有两个人打架了,其中一个拼命喊着别打了别打了,别人会听他的么。


                        12楼2013-04-07 10:23
                        回复
                          【老祖宗说什么后宫不得干政,所以额娘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不得不借助一个比喻来阐述意味。但是自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托着下颚想了想,道】额娘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下,就要看看我们这些“行内政”之人的能耐了。再说,如果不行的话,难道大清国男人都是吃素的?软的不行就上硬的呗。


                          13楼2013-04-07 10:28
                          回复
                            原来如此。看来是额娘浅薄了。
                            |恩威并施,软硬并用,这或许才是统领者的手段。只可惜……这又与纸上谈兵又何区别。他现在年轻气盛,以为什么都会如愿。但真正去做呢?我私以为,打仗什么是体力活,而治理则是靠脑子的。处理内务往往繁琐,远远不如临阵杀敌那般爽利。|


                            14楼2013-04-07 10:31
                            回复
                              2025-05-09 19:41:39
                              广告
                              【额娘依旧是那副令人看不懂的表情,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在称赞我还是又有什么话要说。如果说是称赞吧,她却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大悦。若是说,有什么话要说的话,那么又不是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真是令人看不懂。就像那什么……女人心海底针那样,怎么都摸不透。只得胡乱应了一句】额娘瞎说什么呢。儿子不过是略懂罢了,哪里配得上额娘的称赞。


                              15楼2013-04-07 1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