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经吧 关注:21,170贴子:430,742

回复:【奇闻异事】我所经历的30个奇闻异事<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爸下葬后不久,有一天,还是大白天,他路过红花岭,看见那几间老医院的破房子旁边,停着一口棺材。看那棺材的模样,很像他爸的那口。但旁边并没有送葬的队伍,房子里也没有人声。他不敢靠近,匆匆地就离开了。到了晚上,他睡觉就梦见他爸了。他爸跟他说,你到了我住的地方,咋不来看我?他问:爸您住在哪啊?他爸说:我就住在老医院的那个白房子里啊,这里住的人可多了,很热闹。他回头就把这梦跟他妈说了。他妈说,回头我们给你爸烧点纸吧。但当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烧纸是封建迷信,不允许的。于是他们只好晚上偷偷去烧。等他们走到那个医院老房子时,竟然发现房子里亮着灯,有人在里面说话。


290楼2013-04-12 09:43
回复
    那几个房子已经废弃好多年了,早已不通电,所以他们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不排除真有人在里面,用的电石(乙炔)灯或矿工的头灯,毕竟当时那里还没怎么传鬼故事。但随后他们看到了毛骨耸然的一幕: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抬着一口棺材从屋里走了出来,那两个白衣服的人,大概是医生吧。我这同学跟他妈一共四个人,在那个房子的后山上他爸的坟前烧纸,当时只有傍晚六七点钟,他们对房子那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四个人吓得拔腿就跑。打那以后,那个地方闹鬼的事就传开了。后来就有好几个人,晚上从那过时看到过棺材或白衣服人的。最猛的一次,是我们那有户人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号称五虎一花,五个儿子都长得高大威猛,在矿里没人敢惹他们。有一次,他们全家是去给别人帮忙做什么,晚上回来的时候,下了大雨,走到那几个老医院白房子的时候,实在淋得受不了,仗着人多,就想进房子里躲雨,顺便烧堆火烤烤身子和湿衣服。七八个人一拥而进,其他人都看不见,只有他们那个最小的儿子说,房子中间摆着一口棺材,吓得要跑。他父母和兄弟都取笑他,说你别用这里的传闻吓唬我们。这个小子急了,说谁吓唬你们啊,说着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对着棺材敲了起来,大伙什么也看不见,却听他敲得“当、当”地响,吓得冒雨全跑了出来。后来,据说这小子去河里炸鱼,结果把手给炸断了。大家都说,就是因为他敲了那个棺材。我对这家人不是很熟,是不是真有其事就不知道了。


    291楼2013-04-12 09:43
    回复
      再说一个我这个同学遇到的怪事。他爸死后,他顶替他爸在矿上当了矿工。当年国营企业有政策,父母退休或死亡,子女可顶替上班。他当矿工后,曾经遇到过一辆奇怪的电机车。电机车是矿窿里的主要运输工具,跟小火车差不多。可以拉人,也可以拉矿石。拉人的一般就是一个车头,拉一到两节车厢。车厢是那种敞开式的,跟旅游景点的电瓶车一样。那次,他跟另外一个矿工从矿窿里往外走,迎面来了一辆电机车,拉了大概有十来个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都不说话,不抽烟,甚至没人动,一个个坐得直挺挺的,整辆车极其安静。这辆电机车从他们俩身边过去后,带着一阵极其阴冷的风。他就跟他同伴说,这车真奇怪,整车人这么安静,都不说话。他同伴说,刚才哪有什么电机车啊?结果他们回头一看,那辆电机车果然不见了。他就知道,这是辆幽灵车,拉的都是事故而死的矿工。


      292楼2013-04-12 09:44
      回复
          顺便说一句,前年我又回矿里去转了转,发现原来闹鬼的红花岭已经建起了几座高楼。跟一个年轻人聊,说30年前这里闹鬼很厉害,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蛋在生前多白扯,肉于死后便红烧)
          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下面讲另一个。


        293楼2013-04-12 09:44
        回复
          二十一:关于工农矛盾的两件奇事
          企业跟地方的矛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前面讲过,我们矿设在一个很小的镇上,人口也好,房子也好,都是我们矿的多些。矿的周边则是农村。这样,就存在一个企业跟地方的关系,或者说工农关系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矿跟当地农村老表的关系还可以。他们的子女也在我们子弟学校上学。有时也搞搞合作和联欢什么的。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学习贫下中农的种地技术,要求是每个学生挑一担农家肥去。实际上就是给他们一担粪,让他们给我们上课外实践课。但工农之间,矛盾还是有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经常偷我们的矿石,或废铜烂钱,有时连有用的设备也偷或拆卸,甚至还有偷我们矿石的农民掉进天井摔死的事。而我们,也经常偷砍他们的竹木,偷他们的香菇,偷挖他们的春笋。不过,如果是附近的农民,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一般偷东西时就算抓到了,轻的也就说几句,重的就把工具没收了,很少有把人抓起来,打人或罚款的事。我就曾经偷挖他们的春笋被抓过,把我的锄头和箩筐没收了,呵呵。不过,如果是更远一点的农民,就另当别论了,一般抓到了,是要体罚的,有的要做好几天苦力,才放回去。相当于劳教几天。现在法律规定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拘禁人,那时候可没这么多讲究,呵呵。


          294楼2013-04-12 11:19
          回复
            我要讲的这两件事,就与工农之间互相抓人有关。先讲第一件。有一次,两个农民来偷我们的矿石,被我们的工人抓住了,就把他们绑在我们的篮球架了,我们小孩都去围观。一般来说,也就绑个几个小时就放了,然后找点苦力活让他们干,比如挖土方拌水泥什么的,这也是惯例,互相都已经默认了,他们也没什么怨言的,谁叫自己倒楣被抓到了呢。但那一次,不知是那个负责人忘了呢,还是心里不爽故意整他们,把他们绑了一个通宵。当时已经是深秋了,他们衣衫单薄,白天又全身汗湿了,到晚上冷得受不了。第二天身体就不舒服,因此就没再让他们干苦力,直接就放了。这就有点玩过了,他们当时也说,说你们矿太过份了,没这样做的。后来有一次,我们矿当时管这个的人,在一个墟市上就遇见了这两人中的一个,而且还跟着一大帮人。这人就把他拦住,说你还认识我吗?他有点迷糊,不怎么想得起了。那人就说,你某天晚上把我在篮球场上绑了一晚上。这回他想起来了,心想要倒楣,对方一大帮人,他是一个人,肯定会揍他一顿。但对方实际上没打他,只是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出来,在他的肩胛骨还是什么位置,用力捏了一下,就放他走了。他当时觉得一阵酥麻,稍微有点痛,也没太多不良的反应。不曾想,回来以后问题就大了。


            295楼2013-04-12 11:20
            回复
              话说这人回来后,没几天,就感到右肩开始发痛,而且越来越痛,最后连胳膊都抬不起了,去医院看了也治下好。这时他害怕了,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会瘫痪。好在当时有记录,知道这两农民的姓名、住址,找到他们自然也就能找到捏他肩膀的老农了,于是他就备了厚礼上门陪礼道歉。老农已给他肩膀捏了一下,他感觉跟上一次差不多,也是酥麻酥麻的。老农随后又给了他一颗药丸,他回来吃了,结果很快就没事了。后来听人说,这是一种点穴的功夫。点穴,在武侠小说里屡见不鲜,看来此功夫是真的有,据说功夫深的,真能把人点死。


              296楼2013-04-12 11:20
              回复
                  说完这个,再来说第二件事,是关于我们英语老师的。
                  我们的这位英语老师,是个放回来的劳改犯。不过大家都不岐视他,因为他的“犯罪”很特殊,没什么丢人的。也就是那个年代,如果是现在,可能根本就不是犯罪了。具体什么罪我就不说了,因为跟我要说的事无关。
                那时我还在矿子弟学校上中学。有一次,本来要上英语课的,结果班主任跑来,告诉我们说,L老师(英语老师)临时有点事,改为语文课。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之所以笑,是因为同学们都知道,L老师去偷农民的香菇,结果被老农抓了。考虑到老师的形象,这事一般是不告诉学生的,但为什么学生都知道呢。因为对方给我们校长打电话的时候,校长的儿子就在校长边上。他儿子也是我们同学,就跟大伙说了。校长和班主任还以为大伙不知道呢。不过,令大家惊奇的是,不大一会,L老师就出现在教室门口,他竟然回来了。因为老农是去他们村(那时叫公社)办公室给我们校长打电话的,那时没有手机,个人家里也没电话。老农讲完,还让L老师跟我们校长讲了几句。那个地方离我们学校有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就算马上把他放了,他也不可能半小时就赶回来。这是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


                297楼2013-04-12 11:20
                回复
                  据L老师自己说,他当天一早,跟邻居两兄弟,一共三人去农民的香菇场偷香菇。偷了个把小时,就被农民给抓到了。老农们考虑到他是第一次,又是“知识分子”,就准备把他放了,把那哥俩押着干活。于是带他到公社打电话,给校长打完电话,就把他放了,告诉他回去的路怎么走。他便往那条路走去,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大山里了。这时突然起了大雾,路都看不太清楚。他就看见路边有个小竹屋,一白胡子老头独自一人在屋门口喝茶,旁边还放了几把椅子。这时他觉得很累,再加上路也不太清楚,就上前向老头打听,诸如前面还有多远,沿哪个方向走,到岔路口走哪边之类的。老头挺热情,说现在雾太大,路不好走,不如坐我这里休息一会,喝口茶,待会我送你一程。我们那的人喜欢喝茶,喝茶是最常见的待客之道,即使是不熟的人,问个路歇个脚什么的,别人也往往会以茶相待。他听老头这么一说,求之不得,当下便坐老头旁边的椅子上,喝起茶来。不大一会,便觉得直打盹,刚开始还以为是早上起得太早的原因,便强撑着,后来心里就有些害怕,毕竟人生地不熟,万一睡着了老头要害他咋办。但上下眼皮直打架,他根本撑不住,便想快点站起来走,离开这里。奇怪的是,这时他已记不清是站起来走了,还是睡着了。反正他觉得他是在大雾迷漫的大山里走着,不知是做梦,还是真的在走。等他完全醒来时,发现自己是坐在学校操场边的水泥台阶上。他环顾周围,确信是他上课的熟悉的学校。他大惑不解,努力回想,难道我没去偷老农的香菇,只是做了个梦。但觉得不会啊,明明我一早就跟他们哥俩一块去的啊,这是咋回事呢。没容他细想,一看表,他上课的时间到了,就赶紧往教室跑。


                  298楼2013-04-12 11:20
                  回复
                      我们的英语老师,绝对是一个神智正常的人。所以这事就很离奇了。如果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想调课,随便找个借口给班主任打个招呼不就行了,似乎不必编出偷香菇这样一个理由,再找人给校长打电话。这个理由一是有损他的形象,二是也太费劲,还要串通邻居,因为他的邻居坚称,L老师确实是跟他们一起去的。鬼打墙的事,我们听得多了,好多人都自称经历过。但似乎鬼打墙总是迷路,越行越远的,而他这个,是越行越近,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半小时就到了,这算咋回事呢,就不清楚了,难道是土遁或缩地法之类的?抛开这些异术不论,只有一种解释是可行的。那就是,他是从某个废弃的矿窿里穿过来的。前面讲的土匪Z司令,在杀了剿匪负责人X之后,就是从矿窿逃跑的。还有那个失踪的女生的故事,也提到有人说那个窿子可以通到县城。这类窿子穿山而过,不用翻山越岭,自然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只是,这里的疑问是,1 有没有这样一个矿窿,正好通到那几个养香菇的农民的地盘。2 即便有,这样阴森森废弃已久的不明矿窿,L老师一个人敢走吗?就算敢走,又有何必要走呢?毕竟,他不是Z司令啊。3 就算他真是走的矿窿,又有必要编造一个喝茶老头的离奇故事吗?
                      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下面讲另一个。


                    299楼2013-04-12 11:21
                    回复
                         她的第一个怪异的行为是这样的。以前她老公过生日时,她曾经给他买过一套上好的衣服。这是一套黑色的衣服,具体是什么料子或款式的,她后来也没对人细说,也就不很清楚了。她老公平时不怎么舍得穿,因为是老婆大人郑重作为礼物送的,而且价格也较贵。她回来后的一天,老公的一个朋友生了儿子,请大家吃饭,庆祝庆祝。她老公就想穿这套衣服去。结果找啊找啊总也找不着,就问她,她说衣服已经被她一把火烧掉了。她老公听了当然很震惊,也很生气,说你疯了,这么好的一套衣服,当时还是你买了送给我的,为什么要烧掉?


                      301楼2013-04-12 11:23
                      回复
                           她解释说,她做了个梦,老公再穿这衣服会很不吉利,肯定要出事的。那时她老公的老爸已经死了,老公就问是不是他老爸托梦给她,要穿这套衣服。她说,要那样烧件纸的不就行了吗,何必烧真的。她说是梦见他坐车,而汽车翻下了悬崖,当时在车上,他穿的就是这套衣服。她老公听了就更生气了,说你住了几天医院,怎么变得神经过敏,过度迷信了,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就算做了个梦,也不致于把这样一套值钱的衣服烧掉吧。他猛然想起,会不会是那个自杀的人,当时也是穿着这样一套衣服,给了他老婆很大的刺激。他于是问了医院的护士,人家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于是,他责骂了老婆几句,自己郁闷了几天,这事也就过去了。


                        302楼2013-04-12 11:24
                        回复


                          303楼2013-04-12 13:03
                          回复
                            ,说原来那个房间怎么怎么好,现在换的这个如何如何不好,说下次来还要住原来的房间。矿长瞪着他看了半天,然后认真地说“老弟啊,你可千万别再住那里了。”“为啥?”矿长借着酒劲,凑近他小声说:“你可别对外面说,你看到的这两个人,三年前就


                            来自手机贴吧304楼2013-04-12 13:09
                            回复
                              ,说原来那个房间怎么怎么好,现在换的这个如何如何不好,说下次来还要住原来的房间。矿长瞪着他看了半天,然后认真地说“老弟啊,你可千万别再住那里了。”“为啥?”矿长借着酒劲,凑近他小声说:“你可别对外面说,你看到的这两个人,三年前就


                              来自手机贴吧305楼2013-04-12 1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