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吧 关注:1,066贴子:5,504
  • 0回复贴,共1
且食蛤蜊
  南朝齐的王融,字元长,琅玡临沂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祖都做过高官。母亲是临川太守谢惠宣的女儿,性情敦厚机敏,博览经史,很有才气。
  王融小时候就很聪明颖慧,他母亲亲自教他读书作文。几年时间,王融就广泛地涉猎了许多书籍,增长了见识,写出的文章不仅含义深刻,而且很有文采。
  王融的才学受到人们的称赞,他的叔父王俭时常对别人夸他,说:
  “王融是个奇才,到了四十岁,名声和地位一定会赶上他的祖父。”
  王融在别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开始飘飘然了,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认为自己有经邦治国的才能,应该很快地升任高官,起码在三十岁内做到公卿,并觉得自己是天下的名人,谁都知道他的大名。
  王融担任司徒法曹时,有一次去谒见堂叔王僧佑,在堂叔家遇到名士沈昭略,二人互不相识。
  王僧佑设宴款待他们,在席间,王融高谈阔论,显示自己学识渊博,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沈昭略几次看他,不知是哪里的狂生,就问王僧佑,说:
  “请问王大人,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是谁?”
  未等王僧佑回答,王融就表现出一副极其不高兴的样子,对沈昭略说:
  “你这个人太孤陋寡闻了。我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从扶桑升起,到汤谷落下,绚丽的光辉照耀着天下万物,给人们以恩泽,有谁不知道我就如同不知道太阳,你这样问真是太浅陋了!”
  听了王融的话,沈昭略觉得这少年太狂傲自大,于是,摇摇头,装作迷惑的样子,说:
  “从未听说过你的大名,我们还是吃蛤蜊吧!”
  后来,“且食蛤蜊”这一典故,用来指不予关注,姑置不问。(丁双双)
  《南史·王融传》


1楼2013-04-05 20: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