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灵石吧 关注:44贴子:142
  • 4回复贴,共1

爱我灵石县,了解灵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距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东靠沁源,西连交口、孝义,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宽53.5公里,南北长39公里。总人口26.1万人(2011年),辖6镇6乡29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是山西南北交通运输之要冲。灵石也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中文名称: 灵石县
外文名称: Lingshi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 山西
下辖地区: 静升镇、翠峰镇
政府驻地: 翠峰镇
电话区号: 0354
邮政区码: 0313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
面积: 1206平方公里
人口: 26.1万人(2011年)
方言: 晋语并州片
著名景点: 王家大院、静升古镇、资寿寺、夏门古堡、石膏山、介林等
火车站: 灵石站
车牌代码: 晋K2
名人: 何泽慧、力群等
历史沿革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 灵石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1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1]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山西省晋中市辖县,灵石县辖6个镇、6个乡:[1]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南关镇、段纯镇、马和乡、英武乡、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2] 编辑本段经济 全县现有耕地 3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最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7亿元,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431元


1楼2013-04-05 13:05回复
    不错哦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4-06 09:5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4-06 09:54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04-06 09:58
        回复
          此贴必火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4-06 0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