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全球后援会吧 关注:59贴子:3,928

【音乐花园】电影原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4-05 09:57回复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by Ennio Morricone
    1. 1900's Theme
    2.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 The Crisis
    4. The Crave
    5. A Goodbye to Friends
    6. Study for Three Hands
    7. Playing Love
    8. A Mozart Reincarnated
    9. Child
    10. 1900's Madness #1
    11. Danny's Blues
    12. Second Crisis
    13. Peacherine Rag
    14. Nocturne With No Moon
    15. Before the End
    16. Playing Love
    17. I Can and Then
    18. 1900's Madness #2
    19. Silent Goodbye
    20. Ships and Snow
    21. Lost Boys Calling


    2楼2013-04-05 10:01
    回复
      2025-05-19 05:14:13
      广告

      动人的爱情主题


      5楼2013-04-05 10:23
      收起回复

        风浪中的Magic waltz


        6楼2013-04-05 10:30
        收起回复

          1900和爵士乐的开山祖师斗琴的片段。


          7楼2013-04-05 11:50
          收起回复
            期待精致地更新。


            9楼2013-04-06 16:57
            回复
              以下介绍音乐的文字转自豆瓣。再次感谢作者。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781928/
              说起《Brave Heart》的原声音乐,就不得不说说曲作者James Horner这位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家。国人熟悉Horner可能是从《Titanic》开始,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和一支悠扬的苏格兰风笛不知迷倒过多少人。其实在这之前,Horner就为多部优秀电影写了出色的配乐,其中有《Apollo 13》、《Glory》、《Legends of the Fall》、《The Mask of Zorro》。值得一提的是,当年《Brave Heart》和《Apollo 13》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虽然显示了Horner非凡的实力,但是造成了评委会选票的分流,留下了遗憾。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11楼2013-06-03 17:39
              回复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12楼2013-06-03 17:40
                回复
                  2025-05-19 05:08:13
                  广告
                  1328年,仅过了一年,罗伯特 布鲁斯去世,其子大卫二世继位,年仅5岁。英格兰又以继承权纠纷为由,支持试图夺取王权的傀儡人物,于1332年再次进攻苏格兰,开始第二次独立战争。英格兰军队攻占领苏格兰许多城镇,并将其中的八个郡通过新拥立的傀儡国王的名义正式转让给英格兰。1334年,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与12岁的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女)到法国避难。苏格兰又一次处在被彻底征服的边缘。
                  然而,苏格兰当地贵族始终没有放弃抵抗。1337年,英格兰与法国长期的纷争终于升级为战争。爱德华三世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军队,对于苏格兰的控制逐渐减弱。1341年,17岁的大卫二世返回苏格兰,正式领导独立战争,国内士气大振,兼之与法国同盟,取得了不小成绩。
                  1346年,大卫二世率大军入侵英格兰北部,在英格兰后方声援法国的行动。不过苏格兰军队此次在内维尔十字之战中遭遇惨败,大卫二世被俘虏后押送到英格兰关押。但是英格兰也无力再大举入侵苏格兰,其拥立的傀儡王巴里奥不久宣布放弃继承王位的要求,回到英格兰隐居。
                  1357年,双方签订和约,大卫二世被释放回到苏格兰,但是苏格兰必须向英格兰支付高额赎金分期偿还。第二次独立战争结束。
                  为了独立和占领征战数百年,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最终合并却非常具有戏剧性。1603年,“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辞世。由于她没有子嗣,她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居然是她的表侄女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从此形成共主联邦(Union of Crown),虽然仍然是两个独立国家,但是元首和最高权力的掌控却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联合王国的形式或者名称。
                  1625年詹姆斯六世之子查理一世继位。不过英格兰要求政体改革的愿望已经很强烈,不久之后英格兰内战爆发,苏格兰各势力也积极参与其中。查理一世成为苏格兰各代君主中唯一一个被处决的国王。
                  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继承曾经出现再度分化的可能。为了从此确立两个地区的关系,君主立宪制下的英格兰议会和苏格兰议会达成协议,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两个国家去除独立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两国公民享有共同国籍,商贸自由流通。这次合并在苏格兰争议极大,所以能最终实现的主要推动力是英格兰当时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苏格兰王国从此消失,但已经是大不列颠群岛至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
                  在一起呆了近四百年,为什么现在又吵吵要闹分家了呢?很简单,经济利益。
                  其实,苏格兰闹独立不是第一次了,1977年,一直以苏格兰脱离联合王国为最高纲领的苏格兰民族党打出了“北海油田属于苏格兰”的竞选口号,当时高失业率和高通胀困扰着英国经济,苏格兰二百年来第一次召开地方议会,并举行了独立公投,但多数苏格兰人在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还是投下了否决票。
                  2011年5月,主张维持统一的工党在苏格兰地方选举中败给苏格兰民族党,这使得苏格兰民族党再次有机会就苏格兰独立问题发起公投,而苏格兰民族党这一次提出独立仍然与石油有关。据法新社报道,苏格兰境内的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目前每年缴税大约88亿英镑(约合144亿美元),这笔税收直接归属英国政府。苏格兰民族党认为苏格兰一旦获得独立财政权,可凭借北海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可观收益,实现苏格兰经济繁荣。而英国政府的态度是“依法办事”——我不能打破惯例,额外给你独立的财政,军事等权利,但你可以通过完全脱离英国获得这些权利。
                  有趣的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呵呵!


                  15楼2013-06-03 17:41
                  回复
                    没有时间听完原声大碟的看看这两段。
                    视频来自:优酷

                    这一段比较完整地讲解了华莱士被出色这段电影高潮部分的配乐。那一声“Freedom”真是震撼人心!

                    这一段是片中风笛演奏段落的集合。风笛这种乐器很有意思,仿佛就是为了表现苏格兰高原那苍凉、悲壮的气质而创造的。最早听到这种乐器是在一些集会游行场合中的表演,那时候对它那怪异甚至有些刺耳的音色很不感冒。《勇敢的心》让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就像一只雄鹰,如果把它圈在笼中,不会有任何美感可言。但是一旦让它展翅翱翔在蓝天,又会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和普罗大众的顶礼与羡艳呢?


                    16楼2013-06-03 17:43
                    收起回复



                      17楼2013-06-07 18:01
                      回复
                        《走出非洲》是根据作者凯伦(笔名艾萨克·丹森)的亲身经历拍摄的,她本人的经历要比电影里更曲折,那个被丈夫传染的屈辱难堪的病痛折磨了她一生,事隔多年,当凯伦终于拿起笔,描述那段过往时,要聚集多少勇气才可以提起笔呢?才可以一层一层一片一片地剥开那段日子,那段最快乐也是最哀伤,那段最激情也是最怅惘?


                        21楼2013-06-25 10:56
                        回复
                          丹尼斯之死令人猝不及防,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凄美之感——这也是命里注定吧。难以想象,丹尼斯如果真的跟着凯伦回了阿姆斯特丹或者伦敦,就真的能老老实实地厮守一辈子吗?对于一个酷爱自由的男人,很难想象凯伦的破产这件事就能够令他完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他早晚会重新回到他多年以来的生活方式中去,否则他就不是丹尼斯了。这种结果,对于他们的爱情来讲,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否则,再往下去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一地鸡毛,也就不会有这部感人至深电影了。
                          这,就是丹尼斯的宿命……


                          25楼2013-06-28 19:27
                          收起回复




                            《教会》(又译《战火浮生》)


                            26楼2013-06-28 21:29
                            回复
                              2025-05-19 05:02:13
                              广告
                              主演: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Rodrigo Mendoza
                              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Father Gabriel
                              艾丹·奎因 Aidan Quinn ....Felipe Mendoza
                              曾获1986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佳配乐提名,金球奖最佳配乐(埃尼奥·莫里康内 )


                              28楼2013-06-28 2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