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吟诵追溯历史约有三千余年,曾有“吟哦”、“吟咏”、“诵念”、“弦诵”、“吟唱”等多种不同含义的称谓,近世已用“吟诵”命名。通过腔调表达文字内涵的“诵念”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视唱练耳,这种吟诵方式也是古代蒙童学习音乐的早期教育。从屈原开始,中国人开始“作诗”,“作诗”的主要方式是“先吟后录”,鲁迅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说得非常清楚。这种方式与今日之上来就写、涂涂改改,或者敲键盘,删除回车,完全不同。创作方式不同,作品的意义呈现方式就不同。
《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中有: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这说明只有吟诵自己创作的辞赋才能有文艺合一的美感,故而在用字、饰词方面强调可歌性是最基本的创作概念,如果不会作朗朗上口、用典恰当、可歌可泣的辞赋,在彼时就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文人。
现南京华夏文化传承社诗词吟诵交流群招募人员,欢迎对传统吟诵,朗诵有兴趣的同袍,另外也欢迎在吟诵和诗词创作上有心得的同袍加入来交流。感兴趣的同袍请加诗词吟诵交流群 QQ群号:237180328 ,加群时请注明 “传统吟诵”
《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中有: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这说明只有吟诵自己创作的辞赋才能有文艺合一的美感,故而在用字、饰词方面强调可歌性是最基本的创作概念,如果不会作朗朗上口、用典恰当、可歌可泣的辞赋,在彼时就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文人。
现南京华夏文化传承社诗词吟诵交流群招募人员,欢迎对传统吟诵,朗诵有兴趣的同袍,另外也欢迎在吟诵和诗词创作上有心得的同袍加入来交流。感兴趣的同袍请加诗词吟诵交流群 QQ群号:237180328 ,加群时请注明 “传统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