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主要来源于东山县地名办在1982年整理编辑的《东山地名含义汇编》,由@牧小亦录入发布。 )
西埔镇
西埔镇现为东山县县城(原东山县县城设于铜陵镇——旧称城关,于1953年才搬迁到西埔镇),位于东山县中部,东临大海,北和樟塘镇相连,南与陈城、前楼两镇接壤,西与杏陈镇毗邻。全境属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沿海有沙滩地貌。境内有亲营山、虎山、公望山(俗称200高地)、苏峰山等,其中东面临海的苏峰山是全县的最高峰,海拔$2。
西埔镇所在地西埔也是县政府所在地,但这不是最早的西埔,原来的西埔其实是现在的顶西村,因村建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据《东山县志》记载:“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西埔圩场。”因圩建于西埔村(现顶西村)附近,故称西埔圩,后来为了区分,原西埔村改为顶西村,西埔圩正式命名为西埔。
梧龙村
梧龙村建于明朝,村庄最早建在庵山下,古人称此处是“牛穴”。在初建村时,村子的周围有五处小树林,当时称“五林”,也叫“五笼”(我们东山方言的“林”和“笼”好象是相通共用的)。清末该村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秀才林乌鸡(乌鸡秀,就是著名的俗语“秀才没穿裤”故事中的主人公),认为用“五”做村名不雅,他想起全村姓林,木则林,所以就把村名改称“梧龙”。
顶西坑村
顶西坑村在顶西村的东北面,距顶西村约$2,于清朝建村。村名来源于建村时,村东面有一条山前坑,北面有一条樟塘坑,前面有一条溪,溪水往西流,故取名为“西坑”。在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时,为了和前楼镇的另一个西坑村区别,就以“顶西坑”和“下西坑”分别命名。因为本村方位较高,所以定名为“顶西坑村”。
坑北村
坑北村位于公望山(俗称二零零高地)的西南面,在明朝中期由石坛村姓王人氏分居所建,现全村主要姓王。建村之前,在村址的南端由于龙潭山周围群山之水直泻大海,冲成一条大坑。在这条大坑的南面原来有一个叫“坑南村”的村庄遗址。因为本村的村址建在大坑的北面,也在原来的坑南村北面,所以取名为“坑北村”。
另,在坑北村龙潭水库蚵仔底山考古发现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石镯等文物。
顶西村
顶西村位于东山县人民会堂南侧,旧名“西埔”。其来源是建村时村址选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现名为“顶西村”,其来源为: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了圩场,时称“西埔圩”;因当时的西埔村(现顶西村)与西埔圩场相距较近,为了易于区别,所以把西埔村改称为顶西村。
西埔村
西埔村又名内圩。清康熙年间,由山后村朱太府到此设圩,时因圩场靠近西埔村(即现在的顶西村),借村名为圩名,故称西埔圩。随着西埔圩场的繁荣,逐渐在周围建村,取名“西埔村”。解放前后,东山县政府原设铜陵,1953年搬迁到西埔。从此,西埔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开设西埔圩的由来:东山最早的圩场设于铜山(现铜陵)演武亭,因五都(即东山除铜陵外的大部分地区)群众到铜山演武亭赶圩,路途甚远,群众不便。清康熙三十七年才增设西埔圩,并定农历三、六、九为圩日(现在逢农历三、六、九在南市还有集市赶圩活动)。
东埔村:俗称口圩,为西埔村的自然村之一。在清朝末期由梧龙村等地的人搬来开基。因村子坐落于西埔圩的东面,所以取名为东埔。
坑内村
旧坑内村:旧坑内村又名旧乡,位于红旗水库西北侧,始建于明朝。因村庄四面环山,座落在山坑之内,故名“坑内村”。1958年建设红旗水库时,将坑内村一部分群众移居到东南方向约距$2处,开建新坑内村。
新坑内村:新坑内村是坑内村的一个自然村。1958年,因建设全县最大的红旗水库(可容水量300万立方米)的需要,县决定将原旧坑内村一部分群众迁移到这里建设新村,定村名为“新坑内村”,又名新乡。做为民生工程,坑内村现正在进行二次搬迁,在坑北村旁、公望山下由政府统一修建别墅式建筑,称为“坑内新村”。
西埔镇
西埔镇现为东山县县城(原东山县县城设于铜陵镇——旧称城关,于1953年才搬迁到西埔镇),位于东山县中部,东临大海,北和樟塘镇相连,南与陈城、前楼两镇接壤,西与杏陈镇毗邻。全境属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沿海有沙滩地貌。境内有亲营山、虎山、公望山(俗称200高地)、苏峰山等,其中东面临海的苏峰山是全县的最高峰,海拔$2。
西埔镇所在地西埔也是县政府所在地,但这不是最早的西埔,原来的西埔其实是现在的顶西村,因村建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据《东山县志》记载:“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西埔圩场。”因圩建于西埔村(现顶西村)附近,故称西埔圩,后来为了区分,原西埔村改为顶西村,西埔圩正式命名为西埔。
梧龙村
梧龙村建于明朝,村庄最早建在庵山下,古人称此处是“牛穴”。在初建村时,村子的周围有五处小树林,当时称“五林”,也叫“五笼”(我们东山方言的“林”和“笼”好象是相通共用的)。清末该村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秀才林乌鸡(乌鸡秀,就是著名的俗语“秀才没穿裤”故事中的主人公),认为用“五”做村名不雅,他想起全村姓林,木则林,所以就把村名改称“梧龙”。
顶西坑村
顶西坑村在顶西村的东北面,距顶西村约$2,于清朝建村。村名来源于建村时,村东面有一条山前坑,北面有一条樟塘坑,前面有一条溪,溪水往西流,故取名为“西坑”。在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时,为了和前楼镇的另一个西坑村区别,就以“顶西坑”和“下西坑”分别命名。因为本村方位较高,所以定名为“顶西坑村”。
坑北村
坑北村位于公望山(俗称二零零高地)的西南面,在明朝中期由石坛村姓王人氏分居所建,现全村主要姓王。建村之前,在村址的南端由于龙潭山周围群山之水直泻大海,冲成一条大坑。在这条大坑的南面原来有一个叫“坑南村”的村庄遗址。因为本村的村址建在大坑的北面,也在原来的坑南村北面,所以取名为“坑北村”。
另,在坑北村龙潭水库蚵仔底山考古发现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石镯等文物。
顶西村
顶西村位于东山县人民会堂南侧,旧名“西埔”。其来源是建村时村址选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现名为“顶西村”,其来源为: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了圩场,时称“西埔圩”;因当时的西埔村(现顶西村)与西埔圩场相距较近,为了易于区别,所以把西埔村改称为顶西村。
西埔村
西埔村又名内圩。清康熙年间,由山后村朱太府到此设圩,时因圩场靠近西埔村(即现在的顶西村),借村名为圩名,故称西埔圩。随着西埔圩场的繁荣,逐渐在周围建村,取名“西埔村”。解放前后,东山县政府原设铜陵,1953年搬迁到西埔。从此,西埔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开设西埔圩的由来:东山最早的圩场设于铜山(现铜陵)演武亭,因五都(即东山除铜陵外的大部分地区)群众到铜山演武亭赶圩,路途甚远,群众不便。清康熙三十七年才增设西埔圩,并定农历三、六、九为圩日(现在逢农历三、六、九在南市还有集市赶圩活动)。
东埔村:俗称口圩,为西埔村的自然村之一。在清朝末期由梧龙村等地的人搬来开基。因村子坐落于西埔圩的东面,所以取名为东埔。
坑内村
旧坑内村:旧坑内村又名旧乡,位于红旗水库西北侧,始建于明朝。因村庄四面环山,座落在山坑之内,故名“坑内村”。1958年建设红旗水库时,将坑内村一部分群众移居到东南方向约距$2处,开建新坑内村。
新坑内村:新坑内村是坑内村的一个自然村。1958年,因建设全县最大的红旗水库(可容水量300万立方米)的需要,县决定将原旧坑内村一部分群众迁移到这里建设新村,定村名为“新坑内村”,又名新乡。做为民生工程,坑内村现正在进行二次搬迁,在坑北村旁、公望山下由政府统一修建别墅式建筑,称为“坑内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