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犰狳
贫齿目 犰狳科
这是贫齿目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科。包括8属20种。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温暖的平地和森林。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关节的甲。这种由骨质组成的鳞甲上还覆有角质表皮。体上鳞甲形成各种式样,但通常是一个头盾及一系列颈部和身体大部分的保护盾板。在腹部和四肢盾板之间柔软的皮肤上有稀疏的毛。有些种类能卷曲,以保护易受伤害的四肢和腹部。大犰狳是最大的种类,重达60公斤,最小的小犰狳不过120克。头骨长而背腹偏平。牙齿随年龄增长而部分地丢失。所有犰狳四肢都很结实,前后足大而有钝爪。除犰狳属外,前后足都是五趾,后足常为足行性。
与贫齿目其他种类相比,犰狳的食性和运动并无更引人注目的特化。大多数种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但也吃些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也吃点植物性食料。
犰狳身上的鳞片是由许多细小的骨片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的鳞甲,这就成为它抵御敌人的防护壳。有的犰狳凭借自己坚硬的骨甲,把身体紧紧地蜷缩起来,形成一个球形的铁甲团,连大食肉兽也别想伤害它一根毫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齿咬不破,用拳打不疼,用脚踢不伤的家伙。

蝾螈
蝾螈róng yuán(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

貘
奇蹄目、貘科哺乳动物,通称貘
貘科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貘科现存仅貘属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两地。马来貘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

蛇蜻蜓:
在美国俄克拉荷马显微镜使用社团举办的一场“丑陋的小虫比赛”上,这张图片揭示出一些人们从未见过的震撼场面。看到这张图片后,你是不是觉得有些真相还是不要被透露出来比较好?

Almiqui
这种动物曾被认为已经灭绝了很多年.直到2003年,人们又在古巴东部的山脉中发现了它.它被人们称为Almiqui,皮毛棕色,50CM长,嘴像猪一样

可蒙犬
原产地匈牙利,起源于9世纪。
可蒙犬是古老品种,在匈牙利繁殖发展了几个世纪。一般认为它是俄国某种犬的后裔,是在征服马扎尔(即现在的匈牙利一带)时带来的。 可蒙(komondor)这个词从16世纪开始在匈牙利文献中出现,意指大型牧羊犬。肌肉发达,覆盖着密集的如白绒绳似的毛皮,保护它不受肉食动物的侵害。尽管它体型巨大,但并不笨重,令人惊讶的快速、敏捷和轻巧。 活动的快速、体型的巨大、无与伦比的皮毛和庄严的外貌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