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吧 关注:717贴子:1,445
  • 4回复贴,共1

美学研究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义科学的研究方法”恰恰忽视了这个世界的可以感受的一面。这个世界的感受性既没有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广义的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视。考虑到历史原因,这种结果并不奇怪。自笛卡尔以来,理性被过分的太高到一个不可企及的地步,而感性则被认为是在认知过程中的破坏性因素,它会歪曲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并进而形成错误的知识,造成实践活动的失败。就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康德和黑格尔也持这样的观点,他们甚至更加强调逻辑的作用,就是说,在纯粹思辨的思维活动中,客观事物的一切具体可感的自然属性被全部去除,只剩下一个抽象的符号。虽然符号化趋势诞生的很早,远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就有运用,但大规模运用和成为人们运算的对象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抽象化和符号化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理性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抽象思维活动中,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抽象化和符号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人类来说,抽象化和符号化意味着概念与实体的彻底分离。当我们说“松树”的时候,我们脑子里还会有“松树”的表象,进而还会产生某种感受,但是当我们说“X”的时候,我们不知道“X”到底是什么,不会有表象,也不会有感受。但是基于特定的规则,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演”,而且只要这些规则是公开的,我们甚至可以对“运演”的后果进行预测。因为这些基于特定规则的“运演”结果是稳定的和有限的。在X+Y=Z的关系式中,X、Y、Z可以是满足关系式的任何事物。这样,抽象化和符号化的包容性和涵盖面就很大,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反映在我们的抽象思维中,就体现为概括性。这样,我们对实在世界的运演,就转换成对抽象符号的运演。意味着我们的理性与实在世界的彻底分裂。我们思维的是符号的世界,但是我们生活其间的是实在的世界。这就是理性造成的人与世界的分裂。正是这种分裂造成了黑格尔所说的“矛盾”。黑格尔天才般的预言“这种矛盾必须解决”。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抽象化和符号化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感受性”的彻底摈弃。在抽象化和符号化的世界中,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对实在世界的感受。一个学生面对复杂的函数,他可能感受到痛苦,但他绝对感受不到这个函数所描述的实在世界。我们对黑格尔的《美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感受,但是我们绝对感受不到他的《美学》所描述的那个实在世界。但是,我们阅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或者《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不但对他思想有感受,对他思想后面的世界,我们也有感受。
所以,在我们的面前,其实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智性的,另一个是感受性的。前者已经获得了充分的研究,而后者并不是没有被研究,只是没有被人意识到。前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后者应该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IP属地:四川来自贴吧神器1楼2013-03-29 09:53回复
    想了解更多,请到美学研究吧看看。


    IP属地:四川来自贴吧神器2楼2013-03-29 10:58
    回复
      2025-05-21 10:34:06
      广告
      太长了楼主。有时间来看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5-04 17: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