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评剧吧 关注:867贴子:41,668

京东乐亭与评剧的渊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都是转载
作者:李丽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4 更新时间:2011/12/19 评剧是风靡全国的大剧种之一。老幼妇孺几乎没有不知道评剧的。当代的人们也都知道马泰、魏荣元、新凤霞、小白玉霜等这些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成兆才是评剧的创史人,而评剧的诞生却与乐亭县有着直接的、密切的渊源关系。其发展和演变确实受到过乐亭大地的滋润,其萌芽、改良和创新也是在乐亭这块土地上开始的。 评剧的前身是"蹦蹦戏",后来称"莲花落",也称"落子"。"莲花落"的"落"字与乐亭县的"乐"字发音是相同的。 莲花落盛行于清光绪年间,是从乐亭大鼓脱胎而来的。最初的莲花落表演很简单,大都是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手打竹板,且唱且舞,表现剧情,描绘人物,刻画场景也很简单。这就是评剧的雏形和萌芽。 评剧的产生,与乐亭崔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崔家是皇族,也是富豪。崔家的崔佑文酷爱民间艺术,他家先后组建了乐亭皮影班、乐亭大鼓班、河北梆子班等艺术班社,广招人才,常年供养,为他家服务并显示他家的财势。光绪十年(1885年),他家又着手组建了"莲花落班",招募了二十人作为莲花落班的演员。其中就有评剧的创史人成兆才。自此,莲花落班成了一个崔家的艺术新班社。 初期的莲花落班,仍然是一个独唱或二人对唱的形式,主要是为河北梆子唱帽戏,也就是垫场戏。由于莲花落的唱腔基于乐亭民歌,曲调优美,唱词通俗,很受乐亭县广大群众的欢迎。观众人数越来越多,最后观众人数超过了河北梆子。莲花落也由原来的垫场戏就成了压轴戏,显示了莲花落的艺术价值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崔家看到莲花落的发展前景,就又招募了十几名十岁左右的小孩学唱莲花落,成为乐亭评剧史上第一个科班。崔家又为这一科班明确了文戏教师和武戏教师,教授学徒,使莲花落很快兴盛起来,逐步向评剧演变。


1楼2013-03-29 07:24回复
    文章出处:www.http://www.ltshado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9 无题无忧有虑: 回复 无题无忧有虑 :如有访问 请去掉网址前面的WWW.因为发不成功所以 多了个前缀


    3楼2013-03-29 07:26
    回复
      2025-05-24 16:40:00
      广告
       月明珠还能编戏。1917年夏天,月明珠拿一绣像唱本《玉蜻蜓》去找成兆才,请他改编成一出戏。成兆才说:“这个我看过,眼下没功夫。”月明珠见成兆才不想编这个戏,就用秋天放假的时间自己在家里编,把构想中的剧情、人物讲给全家人听,在他父亲的帮助下,用十几天工夫完成了以《玉蜻蜓》改编的大型评剧《桃花庵》。月明珠请金开芳到家里研究剧本,从头到尾念给他听,金开芳听了十分满意。成兆才看后很是赞赏,导演了这出戏,并扮剧中的瞎子,月明珠饰演陈妙常。剧一上演,轰动了唐山,在永盛茶园连唱半月,座无虚席。
        月明珠戏德高尚,谦虚大度,名重一时,毫不骄傲,从来不争角,不争名位,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成兆才导演《杨三姐告状》,派月明珠饰杨三姐,月明珠说:“这个角得给金开芳,我没有杨三姐的气质。”主动演裴氏,成先生接受了他的意见,结果一演都对了路。
        1922年夏天,警世戏社二进奉天,掀起评剧热,观众奔走相告,月明珠日夜兼场,积劳成疾,8月9日病于悦来客栈。当日晚场久久不能开台,观众等得焦急。此时月明珠已经病危,大家守着他,劝他吸点鸦片抗病,无任何嗜好的月明珠摇摇头,当他听到大哥在外咳嗽时,急忙用臂肘捅大烟盘子,此时他还牢记父兄的教诲,决不肯沾染一点恶习。当日晚月明珠逝世,警世戏社人人悲痛。当在日华茶园舞台上向观众宣告这一不幸消息要给观众退票时,观众听了不胜伤感,竟有失声痛哭者,没有一人退票,都心情沉重地默然走了,表示对他的哀悼。
        梨园明星早陨,珠沉香消,是评剧界的一大损失。警世戏社因顶梁柱折断,只得暂时告散。月明珠终年仅24岁,人人惋惜不已。
      里面提到的也是乐亭的崔家班


      7楼2013-03-29 07:32
      回复
        燕灵君 燕灵君,女,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 评剧演员燕灵君生活照[1]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的一个梨园世家。从小耳孺目染,酷爱评剧。六岁开始与师姐花淑兰(当年14岁)、范金亭,小来福及她的姐姐燕灵芝等十几个人随父亲邱喜(唱“包头”)学戏。十四岁在唐山赵各庄一带搭班流动演出,15岁在天津唱戏,后又在迁安、沽冶等地演出;十六岁在唐山一剧院出任主演。18岁任锦西评剧团主演,几十年共演一百多出戏。《大登殿》、《宝龙山》、《珍珠衫》、《杜十娘》、《风还巢》、《刘巧儿》,常与唱小生的丈夫郑广涛同台演戏。她扮相优美,嗓音洪亮,表情细腻,动作潇洒。得意学生有贺青,善演悲剧《窦娥冤》;付阿金,善演武旦, 评剧演员燕灵君剧照1957年主演的《杨八姐游春》、《鸳鸯被》均获锦州地区专业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获辽宁省专业剧团文艺汇演二等奖,主演的《鸳鸯被》获得优秀奖。1959年,主演的《人往高处走》、《南海长城》、《社长女儿》参加锦州地区建国十周年庆典献礼演出。
        还有乐亭老艺人 ,吧里的张老先生说过,我忘却了。


        8楼2013-03-29 07:34
        回复
          知识贴子挺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3-29 08:06
          回复

            请朋友们欣赏靳文然的乐亭大鼓 :
            靳文然乐亭大鼓《闹天宫》
            http://you.video.sina.com.cn/hbwangfucheng
            靳文然乐亭大鼓《拷红》
            http://you.video.sina.com.cn/b/8376676-1280614084.html
            靳文然乐亭大鼓《长板坡》
            http://you.video.sina.com.cn/b/8376847-1280614084.html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3-29 08:09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3-29 08:09
              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3-29 08:10
                收起回复
                  2025-05-24 16:34:00
                  广告


                  IP属地:北京13楼2013-03-29 11:21
                  回复
                    知识性很强的帖子, 顶一下


                    14楼2013-03-29 17:31
                    回复
                      乐亭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与冀东三支花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好文章顶起来


                      15楼2013-03-29 21:43
                      回复
                        评剧公主也在贴吧里面说过与这个有关的内容, 可惜我不是河北人, 还是有些搞不清崔家班 还有孙家班等等这些, 就不像对东北的评剧这么了解, 哪天得好好捊一下


                        16楼2013-03-30 06:22
                        收起回复
                          文章有误
                          任连会(1851—1926),现属于滦南县程庄镇胡家坡村人,自幼聪颖,入私塾数年,能背诵《四书》,熟读《五经》,喜诗词歌赋,爱看评话、鼓词、唱本,对皮影戏、大鼓书、梆子、京剧及莲花落无不爱好。
                          任善庆(1899—1961),任连会长子,字福堂,艺名金不换。
                          月明珠(1898—1922),本名任善丰,字久恒,任连会次子,
                          任善庆、月明珠究竟谁是长子?谁是次子?


                          IP属地:辽宁17楼2013-04-06 17:44
                          回复
                            我只是转载,多谢吧主加精,文章有无错误还要大家指正


                            18楼2013-04-07 06:34
                            回复
                              2025-05-24 16:28:00
                              广告
                              虽然是转载, 可是文章确实有质量, 顶一个


                              19楼2013-04-08 0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