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婢吧 关注:153贴子:483
  • 5回复贴,共1

【第四十五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3-28 09:21回复

    雪雁点点头,等她进了园子,方走到赵姨娘跟前,含笑道:“姨奶奶叫我何事?”
    她素来宁可得罪君子,不愿得罪小人,赵姨娘正是小人,故她言语和气,脸上不见厌烦,赵姨娘见了,先就有了三分欢喜,笑道:“好姑娘,我跟太太请了假,去给我兄弟伴宿坐夜,明儿送殡,可巧我的丫头小吉祥儿没衣裳穿,借姑娘的月白缎子袄儿,回来就还姑娘。”
    雪雁听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一会子打发人给姨奶奶送去。”
    赵姨娘欢天喜地地去了。
    雪雁回到房里,却见史湘云正同黛玉说话,她微微一怔,先去自己房里取了一件半新不旧的月白缎子袄儿出来叫小酒儿送去,道:“跟赵姨奶奶说,我如今身量长了,衣裳也穿不上了,就送小吉祥儿罢。”
    小酒儿撇嘴道:“就姐姐善心,她们一般有缎子袄绫子裙,只是怕弄脏了才来借姐姐的。”
    黛玉闻声抬头道:“不过是一件雪雁不穿的袄儿,给就给了,你们也不缺这么一件,快送去罢,赵姨娘既要出去,少不得赶时候呢!”
    小酒儿方抱着袄儿送去。
    湘云笑道:“姐姐如今倒大方。”
    贾母不断往黛玉房里送东西的举动瞒不过人,如今府里人尽皆知,光绸缎就有一百多匹,堆积如山,当他们听说这是贾母给黛玉的嫁妆时,都不禁又羡又妒。
    想到自己虽已定亲,嫁妆却不知几何,湘云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暗暗伤感。
    黛玉尚有贾母疼爱怜惜,可却无人给自己做主。
    她虽然是侯爷嫡女,叔叔婶婶毕竟和她隔着一层肚皮,父母留下来的东西叔叔婶婶都留给了她,却不过寥寥,尤其母亲嫁妆里的衣裳绸缎过了十几年,早已不能用了,哪里比得黛玉所得,皆是光鲜亮丽,令人艳羡非常。
    黛玉心性剔透,一眼即知,不觉一叹。
    自从她定亲放定之后,她就料到自己会引得诸姐妹如此,无他,只嫁妆一事,就足以令她们在意了,但是自己尚且无力做主,又能为她们做什么?千言万语,只怕适得其反。说到底,这些都是她倚仗先父遗荫,论起父母依靠,自己倒羡慕他们呢!
    雪雁皱了皱眉,这几日她隐约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直到黛玉的嫁妆很惹人眼,但是她们怎么不想想,黛玉得到的嫁妆东西才是林家中的多少?又不是黛玉故意炫耀。非得看着黛玉一无所有比他们可怜,他们才不会生出此心?
    因此,雪雁忙岔开道:“明儿是薛家姨太太的生日,史大姑娘送什么做寿礼呢?史大姑娘现今住在宝姑娘的蘅芜苑里,想来该比我们姑娘送的略厚些。”
    提起薛姨妈的生日,湘云想起宝钗为人厚道,和她情分最好,便笑道:“我才病了一场,也没什么东西可送,就把家常做的针线送给姨妈。”
    黛玉听了,道:“我如今不出门,明儿打发人也送两色针线过去便完了。”
    不想薛姨妈过完生日,却又定了邢岫烟为薛蝌之妻,阖府称奇。
    紫鹃近来常带着汀兰等人做荷包手帕衣裳鞋袜,好给黛玉做陪嫁之物,得知这一消息后不觉纳罕道:“都说门当户对,邢大姑娘家那样穷,衣食不周,依附着府里过活,家里既没家业,更别提嫁妆了,薛姨太太如何看中了邢大姑娘?”
    雪雁抱着料子过来分给众人做,嗤笑道:“谁叫邢大姑娘是大太太的侄女呢!”
    薛蝌娶了邢岫烟,邢家和薛家便是亲戚,邢夫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金玉良缘?不过是薛姨妈为女儿谋划打算罢了,如今府中上下只有贾母一直不肯松口了。不过邢岫烟生性淡泊名利,耐得住贫寒,守得住本心,的确是个极难得的人,有此终身倒也是一段好事。
    紫鹃摇头叹道:“连这样的事情都算计着能得到什么好处,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既然薛家和邢家两家合意,她们便不再说什么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二月二十八日,较之小定时更见春意融融,芳菲盛开。


    6楼2013-03-28 09:26
    回复

      这一日荣国府的热闹远胜小定之时,薛蝌和邢岫烟定亲远远比不上,周家将礼单和聘金聘礼一并放在红漆木盘匣箱等物中,请人手捧担挑,列成长长的队伍,鼓乐相伴,送到荣国府,放在荣禧堂中一一排开,供荣国府来往的世交故旧亲友等人过目。
      沿途之中,红妆耀眼,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此指指点点,称赞不已。
      周家请了五十名针线上人几日内做好黛玉的一百二十套衣裳,绣工别致,缝制精巧,周家做事妥帖,早在商议聘礼聘金时,请媒人亲自拿了黛玉的尺寸回去,因此有的衣裳按照黛玉现今的身量,有的则稍稍放大了一些,今年乃至于几年内黛玉都可以上身。
      聘金聘礼等男客看过后避开,女眷们方同贾母过去看。
      她们对此本不甚在意,不想一见聘礼聘金之丰厚,只怕在京城里都少有人比,脸上不觉闪过诧异之色,虽说林黛玉嫁妆丰厚,可是周家给的聘金和聘礼也太多了些。
      桑母和周家略有来往,早知道了周家送的聘礼聘金数目,今儿一见,拿着礼单一看,仍不免一笑,对贾母道:“这么些东西有几家拿得出来?倒是玉儿有福,周家这样看重她,我见了心里也欢喜,想必老太君和我一样。”
      贾母点头笑道:“正是,是我玉儿有福。”
      然后对着众人道:“周家送来的这么些聘金聘礼,我们府上不拿一个,都留给玉儿出阁时添在嫁妆里带过去,也算是我疼她一场。”
      众人又是一惊,都啧啧道:“老太君真真是疼外孙女。”
      话虽如此,却有些人不以为然,与林家被侵吞的财物相比,这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桑母不免有些意外,但是随即明白了贾母的想法,对她的无奈自己也感同身受,她也是尽量给黛玉多多加重嫁妆的分量,感慨道:“的确是玉儿有福,有这么为她打算的外祖母,不枉她时时刻刻心里只记挂着自己的外祖母。”
      张夫人笑道:“所以说这才是祖孙情深!”
      别人犹可,唯有邢夫人看着一对对金锭,一套套华裳,一匹匹绫罗,一件件首饰,列于堂上,真是光彩夺目,件件精致,更有无数茶酒果物,府里竟然一分不得,顿时心疼不已。
      邢夫人原是贾赦填房,嫁进来后,既不曾见过贾敏十里红妆的场景,府里又没有嫁过女儿出去,平常应酬交际都是王夫人出面,与她不相干,故不曾见过如此丰厚的聘礼和聘金,可是贾母当面言明,将来黛玉出嫁时若是这些东西不见,荣国府必定贻笑大方,邢夫人再恼怒亦无计可施,只得神色木然地在旁边服侍着贾母。
      自从去年替贾赦讨要鸳鸯不得,被贾母斥责一顿后,邢夫人在贾母跟前越发不得脸面了,心中纵有不满,也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
      对于贾母,贾赦夫妇也是深恨其偏心,若不是贾赦眼瞅着贾母将东西都要留给了宝玉,他们房里一个不得,怎会想起要鸳鸯,鸳鸯长得也不是格外标致,不过是看中了她是贾母的总钥匙罢了,谁承想她兄嫂应了,她倒倔强得不行,弄得贾赦好生没脸。
      如今贾母将周家的聘礼留给黛玉,贾赦得不到好处,心里更添了三分怨意。
      雪雁知道除了贾母外,其他人都有所不满,不觉暗暗冷笑,侵吞了林家那么多东西,如今不花费他们一分一毫,皆是贾母梯己所出,不过是聘金没有交给府上,他们倒先埋怨了。
      客人走后,贾母立即命人将聘礼和聘金都抬到自己院中厢房,经黛玉过目后交给她。
      姐妹们见了,都不好过来打搅。
      雪雁快手快脚地在大定当天就把聘礼聘金收拾妥当了,尤其是衣裳被褥绸缎等物,果然如容嬷嬷所言,都是上等之物,颜色花样质地十几年内都不必担心陈旧过时,连同贾母给的那些一起,用樟木箱子一一装置,小心保存防霉防蛀,以后还得时不时地拿出来晾一晾。
      到这时候,贾母的东西厢房都放满了黛玉的嫁妆,雪雁见一回笑一回,虽然没有百万之财来得震撼人心,但是这些东西足够黛玉出嫁时让人羡慕不已了。
      堪堪忙完,次日一早宫里却有消息传来,说年初病的那位老太妃薨了。
      因当今以仁孝治天下,其丧礼办得格外隆重热闹,又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而贾家凡是有诰命在身的皆入朝遂班按爵守制,贾母、邢王夫人、尤氏等忙碌不堪,每日入朝随祭,直到未正时刻方回。
      雪雁禁不住说道:“亏得是昨儿个的日子,不然得等一年呢!”
      说完,暗暗庆幸周家选的日子好,若不是现今得了消息,她都忘记有一位老太妃薨了。


      7楼2013-03-28 09:26
      回复

        于连生笑道:“我从宫里出来,听说了,好些人都说你们姑娘有福,周家这样看重她。”
        雪雁微微撇嘴,可是周家若是不好,对于黛玉而言是祸非福。
        只盼着周家能挺过去,黛玉一辈子平平安安。
        于连生不敢久留,见雪雁平安如初,便放心地回宫,回房收拾好衣着,去戴权跟前回话销假,戴权道:“你来得正好,拿着东西随我来。”指着桌子上的两个掐丝锦盒,让他捧着跟他出去。
        于连生忙应了,然后捧着锦盒跟他出了大明宫,径往后宫行去,不知走了多久,竟到了一处极偏僻的院落,不似宫殿,却颇精致,鼻端隐隐嗅得一阵檀香之气,三四个小宫女从里头笑着迎了出来,一面行礼,一面道:“戴爷爷来看姑姑?”
        戴权笑道:“咱家奉旨送几样点心鲜果给南华姑姑。”
        带着于连生踏进院落里,只见花阴下设有一张软榻,榻上躺着一名女子,见戴权进来,并不起身,只抬眼含笑道:“公公怎么有空来?”
        走近那女子一看,于连生顿时大吃一惊,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
        原来这女子身上盖着一幅纱衾,一动不动,倒也罢了,但是形貌举止竟和雪雁至少有五分相似,尤其是一双眉眼简直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只是她年纪看起来比雪雁大了十多岁,约莫二十六七岁左右,面色苍白,骨瘦如柴,像是病入膏肓似的。
        也是今天刚见过雪雁,于连生一见这女子就想起了她。
        只听戴权笑道:“老爷打发我给姑姑送两样点心瓜果,尝个味儿。”
        南华姑姑仍是不动,笑道:“回去替我谢圣人之恩,竟是容我造次,无法起身磕头了。”
        戴权忙道:“姑姑还是躺着好,若因我来一趟,弄得姑姑不好,岂不是我的罪过?连生,快将东西递给服侍姑姑的小宫女儿。”这句话却是对于连生说的。
        于连生闻言,顾不得心中疑惑,连忙将锦盒递给上来接东西的两个小宫女。
        南华姑姑看了于连生一眼,笑道:“这孩子倒有几分面生,才跟了你的?”
        戴权坐在榻前的一张精雕山水鼓凳上,拿了一块瓜果递到南华姑姑嘴边,方笑答道:“正是,我见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性子又机灵,就叫到了跟前,已跟了我几个月,今儿头一回带过来让姑姑瞧瞧,也是他的一场造化。”
        南华姑姑顺势咬了一口,吃完,道:“见了我有什么造化?不过认认人,下次你打发他来送东西,我知道是你打发来的。”
        说着,命小宫女道:“还不过来,难道叫戴公公动手不成?”
        旁边的小宫女忙上来接手。
        戴权收回了手,道:“听姑姑说的,我有什么金贵的?能服侍姑姑一场,也是我的好处。”
        于连生在旁边既看且听,心中暗暗纳罕,戴权是何等样人,服侍长乾帝的老太监,老人儿,在南华姑姑跟前居然如此行事,不知这南华姑姑是谁,竟和雪雁生得如此相似。
        南华姑姑笑道:“说得我好像十分金贵似的,却不知我不过是个奴才丫头,蒙圣人隆恩,才住在这宫里,有宫女太监服侍,有锦衣玉食享受。只是我不为别的,我那妹妹可有消息了?这么多年了,我不知能活到哪一日,只盼着能姐妹团圆,我死也瞑目了。”
        提到此事,戴权脸上掠过一丝惭愧,道:“一直都派人打听,但是人海茫茫,原先的人牙子早已死了,只知道卖到了大户人家,却一直没有消息。”
        南华姑姑脸上微现失望之色,随即强笑道:“公公快别自责了,原是我强求了。”
        戴权忙道:“姑姑没求过什么事儿,这一件我必定给姑姑一个交代。”
        南华姑姑听了,长叹出声。
        戴权安慰道:“姑姑别担忧,已经有些眉目了,想来很快就有消息了。”
        南华姑姑眼睛一亮,忙道:“果然?你不是哄我?”
        戴权笑道:“哪里敢哄姑姑?听说姑姑的妹子是卖到了金陵,正循着这条消息打探呢。”


        9楼2013-03-28 10:04
        回复

          南华姑姑想了想,点头道:“金陵距离姑苏不远,姑苏的女孩儿自来生得好,素来都是卖往金陵、扬州和姑苏府城这三个地方,当初我就是被卖到了扬州。金陵乡绅极多,也不知道她被卖到了哪一家,好在不是扬州那样的地方,许能安然无恙也未可知。”
          戴权笑道:“正是这么说,金陵虽然有几大家子盘根错节地独霸一方,到底比扬州干净些,姑姑这样聪明的人,妹子定然也一样伶俐。”
          南华姑姑叹道:“但愿如此罢。”
          戴权又劝慰了许多话儿,看着天色不早了,方带着于连生出来。
          于连生虽未在南华姑姑跟前说过只言片语,心中却满是疑团,但又不敢问戴权,戴权如今看重他是真,却也没到任由他询问的地步。
          因此,于连生百思不得其解后,晚间回房向和他一房的李太监打听。
          李太监今年三十岁,进宫多年,知道的消息多,因于连生虽是个后起之秀,待他倒一向尊重,故同于连生情分颇好,于连生送给雪雁的那只紫玉镯子就是用自己所得的所有赏赐同他换的,闻得他问,便道:“你见到南华姑姑了?”
          于连生点头道:“今儿戴公公去瞧南华姑姑,我捧着东西过去的,只是从来没听说过南华姑姑其人,又不敢问戴公公,只好来问你,免得一无所知,冲撞了什么。”他心里最记挂着的却是南华姑姑长得和雪雁过于相似,别的,倒不在意。
          李太监喝了一口茶,慢慢地道:“说起来,南华姑姑救过圣人的命,所以才有如今体面。”
          如于连生所料,他毫不意外,今日见到南华姑姑时,他心里就想过,南华姑姑说自己是个奴才丫头,可是偏有现今的体面,连戴权都对她和颜悦色,那么绝非是普通丫头,若不是极得上头倚重,便是曾经做过什么忠义之事。
          李太监道:“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也只跟圣人从潜邸中出来的人才知道。”
          于连生忙起身给他倒茶,道:“请公公说说,我也好心里明白。”
          李太监喜他这份眼色本事,便道:“南华姑姑原是皇后娘娘的陪嫁丫头,打小就生得伶俐标致,针线又好,听说皇后娘娘那时还是皇妃,本打算给她开了脸儿呢,若是那时候开了脸儿,现在就是一个娘娘了,真真可惜了。”
          于连生道:“我瞧着南华姑姑倒不像有什么可惜。”
          李太监笑道:“那是当然,她是圣人的救命恩人,若不是为了救圣人,如何落得动弹不得的下场?不光圣人心里记着她,皇后娘娘也十分感激她,她在宫里虽然没有什么身份,可是地位是实打实的,就是贵妃见了,还得问一声好呢!”
          于连生听到这里,疑惑略解,道:“怪不得戴公公去了,南华姑姑躺在榻上一动不动。”
          李太监叹了一口气,道:“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总有七八年了罢?圣人刚刚大婚没多久,有了自己的府邸,不想一日书房忽然走水了,门口缸里的水不够灭火,偏生那日前头设宴待客,忙碌得不得了,后院就那么几个丫头,个个胆小怕事只知道哭,人心惶惶之际,可巧南华姑姑路过,闻得圣人进去后着火的,如今还没出来,就把缸里最后一点水倒在自己身上,冲了进去。原来圣人在里面已被浓烟呛昏了,火势差一点点就烧到了圣人身上,南华姑姑脱□上湿透的衣衫掩住圣人的口鼻,硬生生将圣人从火海里背了出来。”


          10楼2013-03-28 10:04
          回复

            雪雁听了,深以为然。以往掐个花儿朵儿什么的没人管着,现今个个都当做宝贝似的,除了供奉各房的东西外,余者皆不许人碰,那些糟蹋惯了的大小丫头们如何肯甘心?
            赖嬷嬷道:“三姑娘是个精明有志气的,只是可惜了,不是托生在太太肚子里。”
            雪雁一哂。
            又说了一回闲话,告辞而去。
            至次日一早,雪雁正在对镜理妆,因见她穿着白绫子薄棉袄,外面罩着丁香紫的绣花背心,底下系着一条同色裙子,配着腕上的紫玉镯,风致嫣然,淡雅宜人,黛玉不禁啧啧称叹,站在她身后上下看了一回,道:“你穿红好看,穿浅也好看,真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雪雁将白玉簪子插在发间,头也不回地道:“这话只配用在姑娘身上。”
            话音一落,听到外面热热闹闹,黛玉便问出了何事。
            小荷进来道:“因朝廷有命,凡是有爵之家不许筵宴音乐,但凡家中养了男□伶的,都一概蠲免遣发,东府里大奶奶来问太太的意思,不想只有四五个人肯走,剩下都不愿意回家,说回去了也会被卖,所以老太太正在分给各房,叫姐姐去一个领来呢。”
            雪雁不想要藕官,倒不是看不起她,只是黛玉已经定亲,身边无论如何都不能留她。
            容嬷嬷见状即明,和她深有同感,道:“你不好开口,让我去。”
            黛玉忙嘱咐道:“嬷嬷告诉老太太就说是我不要的。”
            一时到了贾母房中,果然见到贾母正在把几个小戏子指给各房,只留下了文官自使,正旦芳官给了宝玉,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小生藕官指给黛玉,大花面葵官和小花面豆官送了湘云和宝琴,老外艾官给了探春,尤氏则将老旦茄官要走了。
            几个小戏子纷纷扰扰地过来给贾母磕头,满满当当一屋子人,个个喜笑颜开,她们早就想进园子了,别人还罢了,独宝玉喜得上蹿下跳,拉着芳官不放,又说这个好,那个伶俐。
            见到容嬷嬷过来,贾母笑道:“怎么劳烦嬷嬷亲自来了?不拘打发人领了藕官去便是。”
            容嬷嬷行了礼,含笑道:“屋里都忙着,也就我一把骨头清闲,闻得老太太分丫头,姑娘叫我过来告诉老太太一声,我们屋里人多,丫头尽够使了,再添一个人倒不好,又恐别的大小丫头欺负她新来的,因此竟是老太太留着使唤罢!”
            贾母见容嬷嬷出面,便知她们必有思量,想了想,便依了。
            藕官身量苗条,容色清秀,举手投足间更一种风流味道,宝玉心中十分喜欢,闻得容嬷嬷此语,也恐当差日久的大小丫鬟欺负藕官年纪小,忙扭股儿糖似的猴在贾母身上,百般央求道:“老祖宗,不如给我了,横竖怡红院阔朗,藕官去了,还能和芳官作伴,先前凤姐姐从我那里要了小红去,现今还缺一个人呢!”
            贾母笑着搂他在怀里,道:“好,好,好,你既要,就带了芳官和藕官去。”
            宝玉登时喜笑颜开,果然亲自带了芳官和藕官回去,命人不可欺负了她们两个,惹得怡红院中一干人十分不悦,又见她们两个年纪小,性情高傲,自打进了怡红院,万事不管,万事不做,只顾着和园子里的丫头婆子口角吵闹,故此极厌恶她们,又有一干人知道她们唱惯了戏,不惯针黹女工,宝玉怜她们天真无邪,倒也不加以责备。
            只是园子里却就此热闹了起来,没有一天不生出十几件事来,清明那日藕官偏又惹出一件烧纸的风波,因宝玉护着,婆子方不得已讨饶,只是到底记恨上了。
            紫鹃道:“亏得咱们房里没有要藕官,倘或留下了,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岂不是姑娘之过?”黛玉住在这里都不敢为父母烧纸祭祀,藕官胆子却大得很,哪里知道厉害。
            雪雁同样庆幸不已。
            转眼到了送灵之日,贾母邢王夫人等俱要出门,只带了大小六个丫头并管事媳妇,剩下鸳鸯和玉钏儿在家,将上房锁了,只带着丫头婆子在下房歇息,赖大添了许多人上夜,关门闭户,只走西边小角门,唯有王夫人大房后面有姐妹们进出,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又都在内院之中,没有关门落锁,余者处处安插妥当。
            雪雁顿觉府里清净了许多,剩下的只有园子里热闹非常,黛玉也不能和闺阁密友们筵宴来往,她们这一房平素在家绣活,除了去李纨处坐坐,或往栊翠庵一游,别处都不肯去了。
            这日清晨,外面下了一点微雨,映衬着玉堂富贵,十分好看。
            雪雁捧着两盆鲜花放在纱窗外面的窗台上,黛玉亲自动手,将帘子放下,拿狮子倚住,隔着纱窗问道:“你看看大燕子回来了没有。”
            雪雁笑道:“天还有些寒气,想是再过几日就该回来了。”
            黛玉点点头,只盼着燕子早些儿带来江南的春意。
            雪雁转身上了台阶,忽见赖嬷嬷打发人来叫她,慌慌张张的,不似平常,道:“姑娘,老太太叫你去呢,快些过去,车子已在外面等着了。”
            雪雁笑道:“出了什么事?这么心急火燎的?等我换件衣裳。”
            来人扯着她道:“快别换衣裳了,先过去罢。”
            雪雁只得扬声告诉黛玉一声,然后随着来人坐车到赖家,刚一进门,就见欣荣拉着她道:“你们姑娘的公公被弹劾了。”
            雪雁大吃一惊,忙问道:“几时的事儿?”
            赖嬷嬷坐在上头,皱眉看着欣荣无措的样子,低声斥责了两句,方对雪雁道:“就是今儿一早的事情,不少官员纷纷弹劾,还说到了旧年老圣人在位外放时的事儿,总之,也不大清楚,老圣人大怒,已经将周大学士下了大狱了,又派心腹审讯。”
            作者有话要说:雪雁的身世终于呼之欲出了,木有高贵身世,木有狗血来历,虽然有个姐姐,却也不会有依靠她做什么。
            本来今天想更二万的,可惜速度有点慢,没写到,所以就更这些吧\\(^o^)/~


            12楼2013-03-28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