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4,284贴子:379,903

回复:重发已经改变标题的《病气论》全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 深呼气, 强化了病人的“病气”排放能力。
在大部分的针灸书籍中都要求被治疗的患者有酸、麻、胀、痛的得气感觉,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这在我看来就是患者有酸、麻、胀、痛感觉后的深呼气,强化了病人的“病气”排放能力。所以有些病人可以通过缓慢而深长的上腹式呼气,配合适当锻炼来排除“病气”治愈某些疾病。如高血压、风寒型关节炎就可以用练习打太极拳和选用适当的气功功法来去病强身。
下面仍然用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 》一书中的内容为证:


33楼2013-03-26 09:27
回复

    8.1.第七十四页肩周炎段中说:“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周炎随咳进针,有两个作用,一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减轻针刺时的疼痛,避免晕针;二是咳嗽可以宣散气血,提高疗效。针刺的同时让病人活动患部,更是取效的关键。”
    分析:在这一取效经验中,在咳嗽的一瞬间上腹肌跟着强力收缩通过隔肌挤压胸腔中的肺脏,挤出了一部分呼气后的剩余气体,这相当于瞬间强化了病人的“病气”排放能力,实际操作时进针应该略先于咳嗽,使针已入,咳声未了,咳嗽时的发声应该将尾音拉长效果才好;针刺同时让病人活动患部,由于针已刺入,病人因为怕体位变化引起针刺疼痛,会少量吸气,屏息,然后慢慢活动患部同时长呼气,有的人会发出低沉的嗯嗯啊啊的声音。这同样是上腹肌强力收缩通过隔肌挤压胸腔中的肺脏,挤出了一部分呼气后的剩余气体,强化了病人的“病气”排放能力。


    34楼2013-03-26 09:29
    回复

      8.2.第一零一页治疗癔病性失语段中告诉病人说:“我给你扎一针,如果你感觉很痛,你的病就好了;如果你感觉不到疼痛,你的病我也治不了。”便刺其涌泉穴,一边大幅度提插捻转,一边问:“痛不痛。”患者大叫一声:“痛死我了。”便立刻说:“你这不是会说话了吗?”。
      分析:这同样是因痛强呼气使上腹肌强力收缩通过隔肌挤压胸腔中的肺脏,挤出了一部分呼气后的剩余气体,强化了病人的“病气”排放能力。


      35楼2013-03-26 09:29
      收起回复

        8.3.第一百三十页 在治疗一例胃痉挛女患者时:让她俯卧于床上。将双手放在其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柔,用力已能耐受为度,同时令她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按了约有两三分钟,我问她:“怎么样?还痛吗?”我刚说完,只见她从床上一跃而起,高兴的说:“一点也不痛了。”
        分析:这就和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强化了病人排放“病气”能力有关。
        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36楼2013-03-26 09:29
        回复

          9.各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
          9.1.最近从网上得到一篇萧宏慈先生《医行天下》的好文章!文中介绍了香港注册中医师 朱增祥创造的拉筋疗法对绝大多数各类腰、背、腿痛症患者,可一次性当场见效,可谓立竿见影。其方法类似压腿运动,有具体的要求,是躺着做的比较安全的方法。在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身上的病痛越多越严重,拉起来也会越痛,但多拉几次其病痛就会好转。
          文中他说:“看拉筋有效与否,只看表情就知,凡表情痛苦者说明有效,否则无效。”“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拉筋等于对潜藏的病痛进行了一轮地毯式轰炸,有人说,拉完筋痛症没有变化,我知道是没好好拉,马上逼他们重拉,亲自监督压腿,并让大家看其痛苦表情。众人哄笑不止,但发现挨点痛,疗效明显提高。”
          分析:这就是一种强排“病气”的好方法。


          37楼2013-03-26 09:30
          回复

            9.2. 最近从网上得到一篇《手三针、足三针》的好文章,其中讲道:
            “手三针笔者研究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从众多的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症的治疗观察中,大多能在针刺1~2分钟之内收到显效或治愈。敏感度高的穴,得气快,疗效速,似乎无需争议的。常用手三针、足三针,往往有拔针而愈的效果。迅疾进针成“↑”形,行针得气。针体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后,医生右手拇、食、中三指摄住针柄迅疾提针到皮下,又快如飞箭一样完成另两次的行针路线,针感即至。”
            分析:这里使用了敏感度高的穴位,进行了快速进退的强刺激行针手法,肯定会引起患者强烈嘘气的深呼气,使剑突下的上腹肌强烈收缩,快速的打开了“病气”外排的通道。


            39楼2013-03-26 09:31
            回复

              9.3 . 在「刀疗神技」中介绍「刀 疗」的治疗过程比较疼苦,像是重症患者或是年久病灶,通常「反应点」都非常敏感,稍一刺激就会相当疼痛,甚至於有痛彻心肺之感,然而按「刀疗」的原理而言,越痛表示越有效果,只要治疗到不再疼痛时,病也已经痊愈,不需用药,也不会有后遗症,可以说是相当特异的治病方式。不过患者在刀疗后,大都会有轻微发烧、身体倦怠、或部份皮肤青紫等情况,这是病理学的「好转反应」.(见 “刀疗”一文,起源应该是古代处罚犯规兵卒的恐赫手段,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适用)。
              这里讲:越痛表示越有效果。治疗过程中越痛表示患者体内“病气”向体外排放的能力越强、量越大,「刀疗僧」接受的“病气”更多,对「刀疗僧」的身体健康损害更大。
              这实际上是因为患者恐惧而屏气接受“刀疗”,屏气后上腹肌强烈收缩产生了低速强呼气,就有了一个强排病气的内在环境。所以“刀疗” 是一种非常神妙的特异疗法


              40楼2013-03-26 09:32
              回复

                9.4.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研究出来的。我用此疗法治过一位七十多岁老年人走路时脚抬不起来,一寸高的门坎过不去,一寸大小的石子能把他绊倒。我用毫针在他的上眼皮内眼角睛明穴部位的双下焦穴区点刺7下,双脚立刻能抬高三寸,疗效神奇。为此我自己也在上眼皮试验了一下,立刻抬腿轻松,同时内眼角睛明穴部位就好像是涂抹了清凉油一样向外冒凉风(排“病气”?奇!)。


                41楼2013-03-26 09:33
                回复

                  9.5.耳穴疗法治病时,多数有剧痛感,因痛而呼,所以疗效明显。
                  9.6.用艾柱直接灸法治病时,都会因痛而长嘘,所以疗效好。


                  42楼2013-03-26 09:33
                  回复

                    10.病人在有效治疗过程中会向体外排放“病气”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虽然看不见,但能摸得到,能感觉到。由于人们头脑中没有“病气”的概念,在被病人的“病气”侵害时毫不在意,甚至英年早逝仍然不知所以(大多以体质差或操劳过度来做结论)。
                    “病气”排放路线虽然与经络行走路线不同,但是用手掌心在手指端或者脚趾端的前方30mm试探,可以感知是哪一条经络在排放“病气”。
                    练太极拳和站桩功可以提高手掌心的探感“病气”的敏感度。


                    43楼2013-03-26 09:34
                    回复

                      10.1.建议有心人研制能够观测“病气”的仪器,在药物研制过程的人体试验中,把“病气”排放现象量化观测,以确定药物的疗效,增加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10.2.建议对医院病房的病床实行并列摆放,以减少对脚底方向病人的影响。


                      44楼2013-03-26 09:34
                      回复

                        10.3.建议研制能够屏蔽“病气”的材料,以减少“病气”辐射的影响。
                        10.4.建议开展全民使用艾柱直接灸的方法保健强身,利国利民。


                        45楼2013-03-26 09:35
                        收起回复

                          10.5.建议写病例报告、个案分析、病例诊治经验时,也要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感觉也写出来。如:周尔晋的《火柴棒医生手记》一书中 序二 〉〉〉九页 讲一病例:
                          “合肥 77岁老郝,患有多种难治之症,腰椎间盘突出且第五腰椎已经变形,另有 5颗骨刺且各长 5毫米,几个医院包括医生朋友都建议他开刀住院,由于颈椎病和前列腺开刀的后遗症一直在折磨着他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的折磨,使他望医却步,丧失了对医生的信赖。怎么办呢?他便采用人体 ×形平衡法试治,到第 5天时奇迹发生了,腰部病变处感到“凉嗖嗖的,特别舒服”,到第 11天一切恢复到正常,走路、站立、坐和卧都不痛了,现在一切正常。


                          46楼2013-03-26 09:35
                          收起回复

                            参考文献:《一针疗法++《灵枢》诠用 》高树中著 济南出版社,2006.6.
                            《火柴棒医生手记》周尔晋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眼针疗法》彭静山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
                            致谢: 感谢我的亲朋好友对我的信任,在你们身上我得到了临床经验。


                            47楼2013-03-26 09:36
                            收起回复


                              51楼2013-03-26 09: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