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吧 关注:4,561贴子:10,854
  • 29回复贴,共1

词律、诗韵。。。这些,都不知道怎么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各位大神指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3-26 01:01回复
    上课,和听梦差不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3-26 01:02
    回复
      2025-07-24 07:1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格律诗的格律为:
      一、押韵
      1、照《诗韵》(平水韵)。韵书里能押韵的字都放在一起的。
      2、押平声字韵,不换韵。
      二、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首联可对可不对,尾联不要对。
      三、平仄:这个最难,其实照谱填好了。
      你哪里不懂?


      3楼2013-03-26 18:46
      收起回复
        对仗分析
        王睿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首句入韵,首联不可能对仗。
        千寻 铁锁 沉 江底,
        一片 降幡 出 石头。
        ——颔联:一二字是数量对数量,很工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人世 几回 伤 往事,
        山形 依旧 枕 寒流。
        ——颈联,对仗不如颔联工整。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尾联不对仗。


        5楼2013-03-27 11:08
        收起回复
          平仄分析:
          平仄就是声调的交叉,形成一种“高高-低低”或“长长-短短”的节奏。
          古代,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该诗实际平仄如下
          王睿楼船下益州,仄 平平 仄仄 平——第一字?“王”应该用仄字,但一三五字不论。
          金陵王气黯然收。平平 仄 仄 平平——第三字“王”字不论。
          ——下句(对句)要求与上句(出句)平仄相反,由于首句入韵,所以两个平声字收尾。
          千寻铁锁沉江底,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一片降幡出石头。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铁、一、石,三字在唐代是入声字,“铁”今天是上声,仍为仄,而“一、石”今天是平声的,但要按入声处理。
          人世几回伤往事,平 平 仄仄——“人”“几”,一三不论。
          山形依旧枕寒流。平平 仄 仄 平平——“依”字不论。
          从今四海为家日,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故垒萧萧芦荻秋。仄仄 平平 仄 平——“芦”字不论,“荻”字入声。
          对、粘,均有要求,慢慢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3-27 11:31
          收起回复
            为什么平仄相反,首句入韵,收尾就是两个平声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3-27 12:51
            收起回复
              近体诗的最后一个字一般都是压平声韵,入声韵的很少。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3-27 13:23
              收起回复
                前面解释的已经很详细了啊,律诗关于平仄的要求是
                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9楼2013-03-27 15:11
                收起回复
                  2025-07-24 07:05: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关于首句,入韵或不入韵都可以的


                  10楼2013-03-27 15:12
                  收起回复
                    仍以上面的为例子
                    王睿楼船下益州,平仄 平平 仄仄 平 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不可能是平平平平平平这样一路下来
                    金陵王气黯然收。平平 平仄 仄平平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一三五不论,所以只需要看第二四六个字,最后一个因为要押韵,所以只能是平
                    也就是楼上说的 下句(对句)要求与上句(出句)平仄相反,由于首句入韵,所以两个平声字收尾。
                    关于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也是主要看第二四六个字 上一句的“陵”“气”“然”与“寻”“锁”“江”的平仄必须一样
                    千寻铁锁沉江底,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一片降幡出石头。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第四句又是要用到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要求 铁、一、石,三字在唐代是入声字,“铁”今天是上声,仍为仄,而“一、石”今天是平声的,但要按入声处理。


                    11楼2013-03-27 16:07
                    收起回复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说的是,七律每句第一、三、五字该平可以仄,该仄也可以平。
                      ——也不是完全不论,如不能出现“三平调”和“孤平”。等等。


                      12楼2013-03-27 18:59
                      收起回复
                        先记标准平仄:共四种,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4个字,即相同。)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下重复上面4句。
                        “粘”的作用是每4句后才重复一次。ABCD-ABCD或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不粘,就成了AB-AB-AB-AB或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3-27 19: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