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diy吧 关注:612贴子:707
  • 11回复贴,共1

【技术首贴】看我“零花费”升华三诺N-35G!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于实际需求、性价比和性能提升空间等方面的考虑,就花418元网购了10新版的三诺N-35G对箱。

自提回来后一听,果然有大家所说的N-35的那些通病:高音太亮,中音发虚,中、低音稍显浑浊,有轻度的电流声,左右声道不平衡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没有刻意煲箱)音质虽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不大,根本不能令我满意。既然在决定买它的时候就有磨机的打算,那还等什么?动手!
拆开主箱一看,有失望也有欣慰:

音调板较以前版本的缩水了,只有很小的一块,上面的元件(包括运放IC)大都换成了贴片的了,主功放板也是如此;

不过看到不算小的环牛和中低音喇叭够大的磁钢,心里也平衡了,毕竟这才是重要的。


经过反复几次、历时一年地折腾,最终得到了个人认为最适合、最经济有效的改造方案,与大家分享一下成果。
首先解决高音太亮的问题,由于改用了贴片元件,使得加大高音反馈电阻的操作难度增加了,于是决定用在高音喇叭上串接电阻(我用的是一小段旧电热毯拆下来的电热丝,大概3-4欧)的方式来衰减高音。
再解决中音发虚的问题,我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去掉(没有彻底拆掉,只是游离了一脚)中低音分频电路中的高频滤除电容,使全频信号输入到中低音功放电路中(这样做虽然让高频电流也进入了中低音喇叭,但能量相对很小,整体造成的失真可以忽略),使得中音更饱满,整体频域没有缺失(个人认为:高音单元的作用无非是弥补中低音单元所缺失的那点高音,因为没有绝对理想的全频喇叭)。
中、低音稍显浑浊,有轻度的电流声,左右声道不平衡等问题,也通过以下几项改造措施得到了解决:
1、加大滤波电容:“水塘”对音质的作用和影响众所周知,本着“0花费”的原则,我没去花几十元买10000uF的高档电容(没钱,个人认为也没必要),只是找了两个从老牌黑白电视机上拆下的4700uF的滤波电容,与原来的两个并联到一起,这样总电容就增加到了9400uF,也差不多够用了。
2、去除音调电路:对追求“高保真”的烧友们来说音调电路有些多余,从优质音源输出的信号,经过再优质的电路处理,都不如让它保持原样(理想的功放电路就是可以对信号进行单纯地进行功率放大的电路),况且经过这样已经“缩水”了的电路处理,势必会失真,增加噪声、声道放大倍数不一致。至于信号预放大,这类音箱大都用电脑做音源,电脑的声卡一般都可以直接驱动耳机,信号强度不成问题,也就没必要进
行预放大。所以个人认为没必要保留音调电路。对音调版的改造如图:

这里保留音量电位器,其余两个电位器也不必拆下,用刀尖将板上的走线沿红线划断,将信号输入插座用双芯屏蔽线跳接到音量电位器输入端。
将连接主功放板排线两端都拔掉,将一端带插头的双芯屏蔽线焊接在音量电位器输出(中间)脚,插头插入主功放板的信号输入插座(左边三个针),两根线屏蔽层的两端要接“地”。3、去掉信号输入耦合电容:输入耦合电容的作用就是“隔直通交”,阻断可能有的直流电压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影响。这里经过以上的改造每一路输入到功放IC的信号都要经过一个电容,不会有直流电流进入功放IC,因此这个信号输入耦合电容也就没必要了,去掉它还可以减少失真,听到更多声音的细节,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短接了耦合电容的两脚。
经过这样一番改造后,我的N-35G得到了很大的升华:声音纯净,低音厚重有力、弹性十足,中音柔和饱满,高音靓丽耐听、不刺耳,静态听噪声也很小。而且是“0花费”,真正地体现了DIY“花小钱办大事”精神和价值!!
希望热爱DIY的烧友们可以从本文中得到一些启示!


1楼2013-03-25 22:54回复
    不错,很好!
    为什么厂家搞得这么复杂,还不好听呢?经楼主的简化后比原厂配置还好听,楼主人才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5-03 23:29
    收起回复
      2025-05-15 14:53:11
      广告
      求发电路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5-20 20:28
      回复
        有点不明:这个功放是用后级输入端无源分频的么?后级IC是什么没看到图,看管脚象TDA7294或者1514A,这是2片单路IC功放如何接4个喇叭?如果是后级输出端在喇叭处加装分频器,也没看到图,看你的描述是后级输入端无源分频。
        几点可供讨论:
        1、前级放大不可或缺。功放的放大分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后级主要负责电流放大,但是驱动是来自于前级的电压。电脑声卡可以驱动喇叭只是因为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但是电压输出未必理想,功放的前级是用运放(我看了半天的图才觉得是贴片双运放)做电压放大,这个比较重要。我不知道你的前级输入接地电阻是多少(一般都是100K),这种高输入阻抗对于电脑声卡的输出来说那点驱动能力可以忽略。前级主要是从声卡获取电压进行放大,你跳过了这个,会对音质有影响的。
        2、不跳过电压放大,但是跳过高低两段音调,我是赞成的。那就可以只跳过音调那片双运放,保留前级放大,也不麻烦,双运放的1,7脚是输出端,你把屏蔽线直接接在1,7脚然后从旁边的电源地取地线就行。这也无需破坏电路板,后面的音调电路依然工作,只是不取他的输出而已。
        3、高音串接电阻虽有点效但个人觉得不可取。你可以只是在音箱顶部各放两块厚布试试。
        4、每个整流二极管(我看了图很久才认为是用二极管而不是桥堆)的两端都并联一只103的瓷片可以帮助去除一些电流噪声。每个滤波电容也并联一只104的MKT或者MKP电容可以有效改善高音。
        5、输入耦合电容确实可以不用,但是声卡上的输出电容也记得给拆掉,一般都是用电解电容,音质杀手。
        先说这些吧,这年头玩DIY的真心不多了,希望吧主多发点帖子,让这一爱好不至于逐渐失传。我也是10几年前读书毕业前才有心玩,现在根本没工夫和心思了。


        IP属地:广东4楼2013-06-08 17:20
        收起回复
          后续升级改装:花113元(特价包邮)在X宝买了一对莞音的纸盆中低音喇叭,换上后又将中低音分频电路中的高频滤除电容换成了3300pF(原为4700pF),这样中音更清脆(且没有齿音,不刺耳),更丰富,层次感更强了,人声的表现更好了。
          虽然已不是“零花费”,但音质得到了大步的提升,基本让我满意了,我对此箱的升级改造也基本应该划上句号了。


          6楼2015-12-26 10:08
          回复
            顶一个 真玩不来 高深。。。。。。


            7楼2017-09-06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