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下:本人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大邮商,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散集邮者,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愚见,仅供各位参考
本人80后,可能这个年代集邮的人并不多,就像上周我去邮市,和几个邮商闲谈说起,像你这样的年青人集邮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年青人只知道上网、泡妞、打游戏。。。。(后面省略五千字
)
我集邮的爱好是小时候养成的,只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本集邮杂志,不经意间爱上了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后来每年用点零花钱集一些几块钱的JT、编年和去邮政局订购每年的年册。
后来,因上大学和工作的原因,中间足足断开了12年,这12年间没买过任何邮票,但偶尔还是会抽点暇余时间看看论坛,逛逛邮市。前阵子一种莫名的冲动决定重新开始集邮,终于我翻开了尘封已久的邮册,看着小时候收集的点点滴滴,再想到当前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的我和80后们,想起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心中不免惆怅,但看着这些心爱的邮票,顿时心中得到释放,于是决定重拾这项爱好!
时隔12年,由于本人地处南方,没采取任何干燥措施,所以有些票发黄。但不多,上了护邮袋的票基本没事,我所有的年册票是裸奔的。册子已经黄得不行了,但票都没事,只有一套郑板桥和傅抱石发霉,因为这两套票是从一个小邮商买的,我估计着当时就受潮,傅抱石由于是带厂铭,虽然目前也不值什么钱(但本人确非常喜欢),看到心爱的邮票被毁,毅然决定要买本好的邮册和提高防潮装备。
于是,经过近一个月的资料翻阅,拜读各位前辈所写心得,首先决定买本灯塔邮册,于是在淘宝上认识了李光兄
,后来介绍我来了这老邮吧。。还后来有了上面这一段废话。。再后来想想,初来乍道还是得写点什么吧,就当混个经验,混个脸熟吧。。嘿嘿。。各位不要见笑。
好了,闲话不多说了,入正题,网上所有关于邮票保存的文章我几乎都看过,再结合自已的一些专业知识、想法和我放了12年没动过的邮册发霉情况总结了以下内容:
(以下内容是经过我总结网上所写和自身体会分析,觉得有用的保留,没用的或者不科学的没有摘,当然在这也仅供参考)
首先:
大环境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和邮票直接接触的材料(护邮袋之类),再者才是邮册
之前提到过,我在南方,南方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在我不做任何防潮措施的情况下,12年,大部份票是裸奔,而仅有的几套发霉变黄,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去翻动的缘故,潮气很难进去。另外一些上了护邮袋的一轮生肖方连和80年代的JT也相安无事(当然没猴,小时候买不起,那时好像就要1500块),所以干燥的环境是保存邮票之根本,再好的护邮袋和册子之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否者一切都是白费。
接下来说说几个主要的防潮护邮用品:
恒湿防潮箱:这种防潮箱的优点是可以一直恒湿,让邮票一直处于最佳的湿度环境。缺点是,价格昂贵,还需一直插电,并且家里还得有摆放的位置。这东西最多只能放书房,放卧室之类的肯定不妥,在当前房价节节高升的年代,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书房,更多的是二、三居的小卧室,而且这东西占地方,还不能让小朋友碰到,所以我认为防潮箱这类产品,只适合邮商和有价值不菲的集邮人使用,像我这种小散,纯爱好的集邮者完全没必要,当然有条件又有钱的另说。
本人80后,可能这个年代集邮的人并不多,就像上周我去邮市,和几个邮商闲谈说起,像你这样的年青人集邮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年青人只知道上网、泡妞、打游戏。。。。(后面省略五千字

我集邮的爱好是小时候养成的,只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本集邮杂志,不经意间爱上了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后来每年用点零花钱集一些几块钱的JT、编年和去邮政局订购每年的年册。
后来,因上大学和工作的原因,中间足足断开了12年,这12年间没买过任何邮票,但偶尔还是会抽点暇余时间看看论坛,逛逛邮市。前阵子一种莫名的冲动决定重新开始集邮,终于我翻开了尘封已久的邮册,看着小时候收集的点点滴滴,再想到当前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的我和80后们,想起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心中不免惆怅,但看着这些心爱的邮票,顿时心中得到释放,于是决定重拾这项爱好!

时隔12年,由于本人地处南方,没采取任何干燥措施,所以有些票发黄。但不多,上了护邮袋的票基本没事,我所有的年册票是裸奔的。册子已经黄得不行了,但票都没事,只有一套郑板桥和傅抱石发霉,因为这两套票是从一个小邮商买的,我估计着当时就受潮,傅抱石由于是带厂铭,虽然目前也不值什么钱(但本人确非常喜欢),看到心爱的邮票被毁,毅然决定要买本好的邮册和提高防潮装备。

于是,经过近一个月的资料翻阅,拜读各位前辈所写心得,首先决定买本灯塔邮册,于是在淘宝上认识了李光兄

好了,闲话不多说了,入正题,网上所有关于邮票保存的文章我几乎都看过,再结合自已的一些专业知识、想法和我放了12年没动过的邮册发霉情况总结了以下内容:
(以下内容是经过我总结网上所写和自身体会分析,觉得有用的保留,没用的或者不科学的没有摘,当然在这也仅供参考)
首先:
大环境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和邮票直接接触的材料(护邮袋之类),再者才是邮册
之前提到过,我在南方,南方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在我不做任何防潮措施的情况下,12年,大部份票是裸奔,而仅有的几套发霉变黄,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去翻动的缘故,潮气很难进去。另外一些上了护邮袋的一轮生肖方连和80年代的JT也相安无事(当然没猴,小时候买不起,那时好像就要1500块),所以干燥的环境是保存邮票之根本,再好的护邮袋和册子之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否者一切都是白费。
接下来说说几个主要的防潮护邮用品:
恒湿防潮箱:这种防潮箱的优点是可以一直恒湿,让邮票一直处于最佳的湿度环境。缺点是,价格昂贵,还需一直插电,并且家里还得有摆放的位置。这东西最多只能放书房,放卧室之类的肯定不妥,在当前房价节节高升的年代,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书房,更多的是二、三居的小卧室,而且这东西占地方,还不能让小朋友碰到,所以我认为防潮箱这类产品,只适合邮商和有价值不菲的集邮人使用,像我这种小散,纯爱好的集邮者完全没必要,当然有条件又有钱的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