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杰、梅艳芳与哥哥的合影。

“程蝶衣”上妆。

毫不夸张地说,是张国荣成就了今天的赵文卓。 对你我而言,张国荣是芳华绝代的巨星,拥有在镁光灯下360度无死角的美。对他们而言,张国荣是身边人,能哭能笑能聊心事。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连日来,记者多方追访张国荣生前的朋友们,他们回忆着与张国荣相处的点滴,或惊叹、或含笑、或感伤、或哽咽。 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全新的,张国荣。 壹·蝶衣 他很入戏,他是个艺术家 讲述人:宋小川(《霸王别姬》张国荣的京剧指导) (1993年有了《霸王别姬》和颠倒众生的“程蝶衣”。也就在那一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小川与张国荣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我们见得很早,八几年就见过,当时对香港明星了解程度也不高,张国荣给我看了他的电影和告别演唱会,我才真正了解到他到底有多红。但真正成为朋友还是在拍《霸王别姬》的时候,李碧华推荐我在剧组里给张国荣化妆。试装那一次,在化妆间,他第一个叫出的名字就是‘小川’,让我有点惊诧,毕竟上次相见已经时隔很多年。” 学京剧,他只用了两天时间 宋小川当时内心有紧张,有忐忑,每个人都不知道这个妆容在张国荣脸上会是什么样子:“现场有很多摄影师、制片人、媒体,化完了妆陈凯歌就跳起来了,因为太棒了,张国荣也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一样,这个成功的开始让我们大家不那么生分。” 拍摄之初,很多人质疑请一位香港演员来唱京剧是否合适,宋小川坦言,也曾有过如此疑虑。“张国荣提前一个月来北京学习京剧、身段、语言,我当时就觉得他简直太聪明了!短短两天他就掌握了基本的感觉,可能和他的天赋有关,我的感觉就是惊叹。” 不管是逛街还是吃饭,张国荣的一举一动都在戏中,他对“程蝶衣”太在意了。“他经常会问:‘小川,你看我这个身段对不对?小川,你看我这个讲话对不对?’他还说,‘我觉得我的嗓子不太适合唱京剧,但是我觉得我上辈子一定是唱京剧的’。” 京剧的扮相特别复杂,五六公斤重的凤冠压在脑门上。对于不专业从事京剧行业的人来讲,两三个小时就是极限了,“有一次他戴了七个小时。因为梳头的那个老师已经八十岁了,取下来重新装戴会很麻烦,他为了这个原因,就这么一直坚持着。” 重情义,他强忍泪水探友人 在张国荣46岁那年,他把《霸王别姬》几乎整个剧组的人,包括化妆师、京剧老师等等,全部接到香港去旅游。“不是人走茶凉,他永远记得大家。” 有一件事,宋小川至今回忆起仍会哽咽:“《霸王别姬》的副导演得了胆管癌,香港讲求黄历,张国荣那一年其实是不太适合去看望病人的,可他还是特意飞到北京。当时我陪他去的,那是一个老楼,没有电梯,我陪他走了六七楼。生病的老师是唱武生的,从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当时也忍不住哭了,在场所有人都哭了。他很想哭,但是他一直控制着。” 张国荣后来每一次演唱会都会邀请宋小川参加,“我们之间是有缘分。我一直跟随他,南京啊,上海啊,他时常问我,觉得他唱得怎么样。我说,不是奉承你,在我心目中你不是普通的个性,你在唱每一首歌的时候,你心中都有自己的语言,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其实从这点上来讲,他就是一个艺术家。” 宋小川并不认为张国荣是一个内心压抑的人,而是一个太完美的人。“他在那个时候选择离开,很多人不理解,有人猜测是因为拍摄《异度空间》,其实我觉得都是错误的。我跟小唐(唐唐)他们关系都很好,他们都没有这么觉得。我们都觉得国荣当时就是一种轻度的抑郁,产生了一种幻觉,所以……” 贰·大哥 他不是铁人,他经常落泪 讲述人:王杰、赵文卓(曾被张国荣提携的艺人) (当年张国荣和谭咏麟竞争如日中天的时候,王杰和赵文卓都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也就是在他们做新人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张国荣。) 帮王杰打开知名度 “那时我刚出道,上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很多的大牌艺人都会打压我,我只有躲在角落。忽然,有个声音对我喊,你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跟我走。然后我的手被拉着,走到了舞台中间,这个人就是张国荣。那时的他已经是巨星。” “在后来的交往中,哥哥也帮了我很多。比如我们分别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媒体偷拍,哥哥就会主动坐到我身边,这样媒体就会给我大的版面,帮助我打知名度。”王杰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有些哽咽。 张国荣教了王杰很多,有一句话影响最为深刻。“他说,杰仔啊,做艺人千万不要假,不要怕,你要以身作则给歌迷看,流言永远抵不过时间的蹉跎。” 在王杰看来,哥哥对复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哥哥曾经在和我私下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自己对演唱会的看法,他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演唱会,也有很多细节方面的设想,可是在他离开的时候,他的这个梦想都还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