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周二讲的是《大话西游》。然后就想到了“舍得”的问题。有人说,舍得,有舍而有得,悟空(还有《降魔篇》的唐僧)舍了自己的爱情而得了佛法,正是这个道理。
——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们都是彻底明白了爱情无望而后意识到唯有佛法可普度众生,他们绝非为“得”而“舍”,而是“得而未得,然后舍”。因为似乎拥有了而又没有拥有,最后又终于明白其实是拥有了的,所以更放的下。
比如说,多年的旧友,日久天长,因为不在同一个交际圈,慢慢不似从前,彼此交流早已失了默契,甚至见面觉得尴尬起来。于是有点怅惘,仿佛友谊早已逝去,只留下回忆 ——一件大脑皮层的活动罢了。可有想到,那曾拥有的默契,又何尝不是大脑的一种活动呢?得,得了一份称之为友情的回忆;失,失了一份称之为友情的感觉。本质上讲,又失了什么,得了什么呢?于是也就释然。余秋雨在《关于友情》中讨论了友情如何消逝而友情如何难维持,字里行间有纠结有叹惋。我倒觉得大可不必。许多情愫在产生中能给予人愉悦,回忆起也会有所感受。倘若友情(其实也不单是友情)确实已失去了让你有幸福感的作用,那么不妨暂且放下,因为回忆时的那份快乐永远胜过强颜欢笑的勉强。当然,如果彼此还分明心有灵犀,那就该珍惜,我想,“ 君子之交淡如水”,并非指交“时”淡,而是交“罢”的淡吧。
得而未得,然后舍。
——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们都是彻底明白了爱情无望而后意识到唯有佛法可普度众生,他们绝非为“得”而“舍”,而是“得而未得,然后舍”。因为似乎拥有了而又没有拥有,最后又终于明白其实是拥有了的,所以更放的下。
比如说,多年的旧友,日久天长,因为不在同一个交际圈,慢慢不似从前,彼此交流早已失了默契,甚至见面觉得尴尬起来。于是有点怅惘,仿佛友谊早已逝去,只留下回忆 ——一件大脑皮层的活动罢了。可有想到,那曾拥有的默契,又何尝不是大脑的一种活动呢?得,得了一份称之为友情的回忆;失,失了一份称之为友情的感觉。本质上讲,又失了什么,得了什么呢?于是也就释然。余秋雨在《关于友情》中讨论了友情如何消逝而友情如何难维持,字里行间有纠结有叹惋。我倒觉得大可不必。许多情愫在产生中能给予人愉悦,回忆起也会有所感受。倘若友情(其实也不单是友情)确实已失去了让你有幸福感的作用,那么不妨暂且放下,因为回忆时的那份快乐永远胜过强颜欢笑的勉强。当然,如果彼此还分明心有灵犀,那就该珍惜,我想,“ 君子之交淡如水”,并非指交“时”淡,而是交“罢”的淡吧。
得而未得,然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