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汉语基础
绪 论
第一节 汉语与汉字
一、汉语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字是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通过视觉感知的形式来记录语言,因此,它又是语言的载体。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这些语言大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字。汉语是世界语言的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字是汉字。
世界语言大约有5000种左右,但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一般可以按照两种标准来进行分类[1]:
一个是以语言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分类,称作类型分类法。语言结构是多方面的,人们比较重视的是词的构造和句法结构。类型分类法就按照这两个方面行。
一根据词的构造特点分类
按词的构造特点,可以把世界语言分成四种:
⒈词根语,也叫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用在句子里时,词形上不具有表示语法关系的形式,词在句子里彼此不受形式的约束,所以称为孤立语。这类语言以汉语为代表,侗傣语、苗瑶语、缅语、越南语、马来语也属于这一类。
⒉粘着语。这种语言的特点是词根不发生变化,用很多附加成分来表达各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些附加成分粘附在词根上,各自表示自己的附加意义,彼此没有紧密的结合关系。朝鲜语、日本语属于这类语言。
⒊屈折语。这种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靠词的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来产生语法形式,表示各种语言关系。所谓“内部屈折”,是指词根中有些语音要素的替换。例如英语woman[wum n](妇女)是单数名词,复数是women[wimin],单复数之间发生u-i、 -i的元音交替。所谓“外部屈折”,一般是指词尾的变化。例如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变化就是用词尾-ing,-ed来表示的。印欧语系的语种,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⒋多式综合语,又称合体语。这类语言的特点是,句子的结构和词的结构一致。具体说,语言中的句子是以一个词根为中心、通过各种不独立的附加成分来添加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构成的。也就是说,句子其实就是词的扩展。以北美印地安人的契努语为例。这种语言中“我把它交给她”这个句子,就是词根-d-(给)为中心,附加各种成分而组成i-n-i-a-l-u-d-am。这些附加成分的词汇-语法意义分别是:
i- 表示最近过去时
-n- 表示代词主语“我”
-i- 表示代词宾语“她”
-l- 表示前面的代词附加成分是间接宾语
-u- 表示动作离开说话的人
-d- 词根“给”
-am 表示动作的位置意义
二根据句法果结构的表达方式分类
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可将人类语言划分为两大类型:
⒈综合语。这类语言是依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纯粹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并不多见。较多的综合语除了词本身的形态外,还兼用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拉丁语和古斯拉夫语即属此类。
⒉分析语。这类语言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缅语、越南语等均属分析语。汉语也属此类。
语言的结构类型分析法,主要看某种语言所具有的特点侧重于哪一类。其实,每种语言都很难仅仅只具一类的特点。拿汉语来说,现代汉语中已经产生了一些附加成分,也具有一些屈折变化,在句法结构上,个别的形态变化也是存在的。只是在特征上侧重于词根语和分析语,才如此归类。
对世界语言分类的另一种标准,是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来给语言分类。世界语言有这么多种,很多是由一种比之更古老的语言分化而具有差异的。把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按其分化的层次和亲疏远近归到一起,叫作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的最高层次的类别名称为“语系”。全世界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比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等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语系的下一个分类级层是语族。汉藏语系分四个语族:汉语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知道汉语与哪些语言源渊更近。
绪 论
第一节 汉语与汉字
一、汉语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字是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通过视觉感知的形式来记录语言,因此,它又是语言的载体。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这些语言大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字。汉语是世界语言的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字是汉字。
世界语言大约有5000种左右,但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一般可以按照两种标准来进行分类[1]:
一个是以语言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分类,称作类型分类法。语言结构是多方面的,人们比较重视的是词的构造和句法结构。类型分类法就按照这两个方面行。
一根据词的构造特点分类
按词的构造特点,可以把世界语言分成四种:
⒈词根语,也叫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用在句子里时,词形上不具有表示语法关系的形式,词在句子里彼此不受形式的约束,所以称为孤立语。这类语言以汉语为代表,侗傣语、苗瑶语、缅语、越南语、马来语也属于这一类。
⒉粘着语。这种语言的特点是词根不发生变化,用很多附加成分来表达各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些附加成分粘附在词根上,各自表示自己的附加意义,彼此没有紧密的结合关系。朝鲜语、日本语属于这类语言。
⒊屈折语。这种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靠词的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来产生语法形式,表示各种语言关系。所谓“内部屈折”,是指词根中有些语音要素的替换。例如英语woman[wum n](妇女)是单数名词,复数是women[wimin],单复数之间发生u-i、 -i的元音交替。所谓“外部屈折”,一般是指词尾的变化。例如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变化就是用词尾-ing,-ed来表示的。印欧语系的语种,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⒋多式综合语,又称合体语。这类语言的特点是,句子的结构和词的结构一致。具体说,语言中的句子是以一个词根为中心、通过各种不独立的附加成分来添加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构成的。也就是说,句子其实就是词的扩展。以北美印地安人的契努语为例。这种语言中“我把它交给她”这个句子,就是词根-d-(给)为中心,附加各种成分而组成i-n-i-a-l-u-d-am。这些附加成分的词汇-语法意义分别是:
i- 表示最近过去时
-n- 表示代词主语“我”
-i- 表示代词宾语“她”
-l- 表示前面的代词附加成分是间接宾语
-u- 表示动作离开说话的人
-d- 词根“给”
-am 表示动作的位置意义
二根据句法果结构的表达方式分类
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可将人类语言划分为两大类型:
⒈综合语。这类语言是依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纯粹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并不多见。较多的综合语除了词本身的形态外,还兼用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拉丁语和古斯拉夫语即属此类。
⒉分析语。这类语言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缅语、越南语等均属分析语。汉语也属此类。
语言的结构类型分析法,主要看某种语言所具有的特点侧重于哪一类。其实,每种语言都很难仅仅只具一类的特点。拿汉语来说,现代汉语中已经产生了一些附加成分,也具有一些屈折变化,在句法结构上,个别的形态变化也是存在的。只是在特征上侧重于词根语和分析语,才如此归类。
对世界语言分类的另一种标准,是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来给语言分类。世界语言有这么多种,很多是由一种比之更古老的语言分化而具有差异的。把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按其分化的层次和亲疏远近归到一起,叫作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的最高层次的类别名称为“语系”。全世界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比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等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语系的下一个分类级层是语族。汉藏语系分四个语族:汉语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知道汉语与哪些语言源渊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