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紫草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生肌,抗炎,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紫草英文名称:
(1)Radix Arnebiae;(2)Radix Lithospermi(拉);(2)gromwell root;(1)arnebia root 定义:
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紫草(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紫草的根和花均含色素,乙酰紫草醌、紫草烷、异丁酰紫草醌等。
别名
紫草-原植物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唇形目
药材概述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紫草-中药材性味:性寒,味甘、咸。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分类:
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
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用药禁忌: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本草经疏》: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主要成分 紫草根含色素成分、脂肪酸.色素成分为萘醌衍生物, 有紫草素(紫草醌,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异丁基紫草素(Isobutyshi- konin)、异戊酰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 crylshikonin)、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紫草烷(Alkannan)、紫草红(Alkannin)、α-甲基-正-丁酰紫草素(α-Methyl-n-butyrylshikonin)、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Teracrylshikonin). 新疆假紫草根含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紫草煎剂、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10%的生理盐水紫草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紫草及其衍生物(除去氢紫草烷外)都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紫草对阿米巴原虫亦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在试管内,紫草对京科68-1 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能延缓和减轻单纯疱疹病毒对乳兔肾细胞病变的产生.紫草多糖在乳兔细胞上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病毒浓度为100μg/ml,最大抑病毒指数为4~5, 紫草多糖抗病毒的机制是在宿主细胞内抑制HSV-1的复制,明显影响HSV-1在乳兔肾细胞内的复制动力学.紫草多糖亦有抗疱疹病毒地方株的作用.
2. 抗炎作用 紫草的乙醚、水、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紫草醇提取物200mg/kg 灌胃给药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草醇提取物100mg/kg 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正定霉素和甲醛引起的大鼠后足水肿;显著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性炎症,灌胃给药作用较弱.乙酰紫草素 5mg/kg对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腹腔注射给药作用最强,显效快,能持续24小时以上,而皮下和灌胃给药其作用强度和出现时间相对较低.乙酰紫草素 5mg/kg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皮内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大鼠血管通透性亢进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酰紫草素5mg/kg 腹腔注射对切除双侧肾上腺素甲醛所致足跖浮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乙酰紫草素的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紫草的水提取物有对抗2倍组胺、4。9倍马血清对家兔的致死作用,能阻止组胺导致兔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能预防家兔急性血清病.紫草素和乙酰紫草素做成软膏,局部给药对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浮肿等炎症有显著抑制,尚可增加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紫草煎剂口服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其提取物及色素成分亦有轻度解热作用.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生肌,抗炎,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紫草英文名称:
(1)Radix Arnebiae;(2)Radix Lithospermi(拉);(2)gromwell root;(1)arnebia root 定义:
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紫草(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紫草的根和花均含色素,乙酰紫草醌、紫草烷、异丁酰紫草醌等。
别名

紫草-原植物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唇形目
药材概述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紫草-中药材性味:性寒,味甘、咸。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分类:
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
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用药禁忌: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本草经疏》: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主要成分 紫草根含色素成分、脂肪酸.色素成分为萘醌衍生物, 有紫草素(紫草醌,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异丁基紫草素(Isobutyshi- konin)、异戊酰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 crylshikonin)、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紫草烷(Alkannan)、紫草红(Alkannin)、α-甲基-正-丁酰紫草素(α-Methyl-n-butyrylshikonin)、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Teracrylshikonin). 新疆假紫草根含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紫草煎剂、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10%的生理盐水紫草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紫草及其衍生物(除去氢紫草烷外)都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紫草对阿米巴原虫亦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在试管内,紫草对京科68-1 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能延缓和减轻单纯疱疹病毒对乳兔肾细胞病变的产生.紫草多糖在乳兔细胞上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病毒浓度为100μg/ml,最大抑病毒指数为4~5, 紫草多糖抗病毒的机制是在宿主细胞内抑制HSV-1的复制,明显影响HSV-1在乳兔肾细胞内的复制动力学.紫草多糖亦有抗疱疹病毒地方株的作用.
2. 抗炎作用 紫草的乙醚、水、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紫草醇提取物200mg/kg 灌胃给药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草醇提取物100mg/kg 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正定霉素和甲醛引起的大鼠后足水肿;显著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性炎症,灌胃给药作用较弱.乙酰紫草素 5mg/kg对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腹腔注射给药作用最强,显效快,能持续24小时以上,而皮下和灌胃给药其作用强度和出现时间相对较低.乙酰紫草素 5mg/kg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皮内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大鼠血管通透性亢进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酰紫草素5mg/kg 腹腔注射对切除双侧肾上腺素甲醛所致足跖浮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乙酰紫草素的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紫草的水提取物有对抗2倍组胺、4。9倍马血清对家兔的致死作用,能阻止组胺导致兔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能预防家兔急性血清病.紫草素和乙酰紫草素做成软膏,局部给药对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浮肿等炎症有显著抑制,尚可增加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紫草煎剂口服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其提取物及色素成分亦有轻度解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