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九四 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现主流的注解周易有关资料将此爻辞这样解:
九四:臀部受伤,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牵羊上路,悔恨丢失了羊儿,这是由于对别人的告诫不相信。
笔者对此解存疑:
1,这里很显然将“臀无肤”说成臀部受伤,然查遍字典“肤”为:肌肤、皮肉,与伤无关。
2,“牵羊上路,悔恨丢失了羊儿。”既然是用手牵着怎能又“丢了羊儿”?
这样解卦实在是太不附合逻辑。令人大惑不解。
这又是以现代汉字字义去译三千年前古文的例证。
实际这里的“臀”不是人屁股,是指器物的底部。“臀无肤”是说“碗里无肉可食”。 “牵”也非专指“用手牵着”而是泛指可牵着饲养的牲畜。
应这样解:
【译】九四 餐具里无肉可食,是他的作为次一等,果断决定养羊,很后悔过去没养,是别人告诉他没有相信。
注释:“臀”指器物的底部。《周礼·考工记·栗氏》:“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肤”禽兽的肉。《广雅·释器》:“肤,肉也。”又指猪肉《仪礼·聘礼》:“肤、鲜鱼、鲜腊,设扃鼏。”(贾公彦疏:“肤,豕肉也。”)
“其”他的。
“行”作为。《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次”次一等。
“且”语气词。《诗经·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牵”指可牵走的牛、羊、豕等牲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亡”过去的。《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闻” 听说;知道。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现主流的注解周易有关资料将此爻辞这样解:
九四:臀部受伤,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牵羊上路,悔恨丢失了羊儿,这是由于对别人的告诫不相信。
笔者对此解存疑:
1,这里很显然将“臀无肤”说成臀部受伤,然查遍字典“肤”为:肌肤、皮肉,与伤无关。
2,“牵羊上路,悔恨丢失了羊儿。”既然是用手牵着怎能又“丢了羊儿”?
这样解卦实在是太不附合逻辑。令人大惑不解。
这又是以现代汉字字义去译三千年前古文的例证。
实际这里的“臀”不是人屁股,是指器物的底部。“臀无肤”是说“碗里无肉可食”。 “牵”也非专指“用手牵着”而是泛指可牵着饲养的牲畜。
应这样解:
【译】九四 餐具里无肉可食,是他的作为次一等,果断决定养羊,很后悔过去没养,是别人告诉他没有相信。
注释:“臀”指器物的底部。《周礼·考工记·栗氏》:“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肤”禽兽的肉。《广雅·释器》:“肤,肉也。”又指猪肉《仪礼·聘礼》:“肤、鲜鱼、鲜腊,设扃鼏。”(贾公彦疏:“肤,豕肉也。”)
“其”他的。
“行”作为。《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次”次一等。
“且”语气词。《诗经·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牵”指可牵走的牛、羊、豕等牲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亡”过去的。《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闻” 听说;知道。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