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吧 关注:5,098贴子:115,639

【求证】《一杯愁绪,几年离索》是否抄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3-03-16 19:37回复
    看这里:http://travel.163.com/05/1018/14/20BQHKO300061DP6_2.html


    IP属地:河南2楼2013-03-16 19:39
    回复
      说明:安的《人生若只如初见》06年8月1版1印
      上文发文时间:2005-10-18 14:20:16


      IP属地:河南3楼2013-03-16 19:41
      回复
        相似语段:
        【安文】陆游原不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男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里的慷慨义气,教人耸眉动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诗剑生涯,慷慨从容。可是,在母亲的面前,在最爱的女人面前,他都做了懦弱的人。
        【网友文】陆游并不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男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里的慷慨义气,教人耸眉动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诗剑生涯,冲冠怒发。


        IP属地:河南4楼2013-03-16 19:45
        收起回复
          一怀愁绪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3-16 19:48
          收起回复
            【安文】“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沈园里的花会记得,“沈园柳老不吹绵”,沈园里的柳会记得,“春波桥下伤心,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里的水会记得。都会记得,他自己也记得,到老到死的遗憾。
            【网友文】只有这花还记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只有这柳树还记得,“沈园柳老不吹绵”,这树固执地和他一起老了;只有这水还记得,“春波桥下伤心绿”,水还在替他们呜咽着呢;只有这堵墙,被陈旧的词刺疼了筋脉,虽然被修葺得光洁了,但“墨痕犹锁壁间尘”。只有他自己还记得,“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IP属地:河南6楼2013-03-16 19:57
            回复
              网速卡的我想死~~


              IP属地:河南7楼2013-03-16 19:58
              回复
                安意如这篇博文最早是05年10月27日。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3-03-16 19:58
                回复
                  看到她这篇文里有句话「也喜欢自虐,压根就不愿毫无新意的复述别人说过的话。」,突然就笑场了!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3-03-16 20:00
                  收起回复
                    沈园花逝 为伊人憔悴,寂寞化做相思泪
                    谁记得这一对啼血的杜鹃,当初曾是比翼齐飞的蝶?
                    只有这花还记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只有这柳树还记得,“沈园柳老不吹绵”,这树固执地和他一起老了;只有这水还记得,“春波桥下伤心绿”,水还在替他们呜咽着呢;只有这堵墙,被陈旧的词刺疼了筋脉,虽然被修葺得光洁了,但“墨痕犹锁壁间尘”。只有他自己还记得,“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而当年那个双眉远山长的女子,那个含泪在沈园的壁上和词的,陆游一生中最为珍爱的人,用死亡把一切轻轻松松地割弃了。这冷酷的人啊!还不及梅花多情呢,不然为何当陆游重返,“只见梅花不见人”呢?
                    是春天。草长莺飞的时节,藤攀伏于被历史剥落的墙,像一件青衣,温柔地覆上伤痕累累的肌骨。
                    不禁想到,陆游屡仕屡止,长年青衫。又有谁能抚慰他蔓延千年的忧愁?
                    菊花还没有开。等到秋天,仍然漫山遍野,也长于危崖,会有巧笑嫣然的女子,盈盈采摘。只是到哪里再去寻唐婉那一双素手呢?她曾把采下野菊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细细地缝成菊枕。夜夜相拥而眠时,影影绰绰的清香,芬芳着整个梦境。仿佛只嫌厮守太短,连梦里也要相爱!
                    这样兰心蕙质的女子,谁舍得只顾追逐名利,冷落了她?何况陆游的屡试不第,是因为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诗人的梦魂;更因为性情耿直而得罪权贵秦桧。即使不然,那又如何?是谁说世代望族,子弟就必得做官才不坠家风,才对得起祖先?在山水之间,赌书泼茶,琴瑟相和,“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足教世人从此不羡鸳鸯只羡仙。
                    如果没有一道银河,就没有牛郎织女的七夕。如果没有陆母的拆散,也不会有后来传唱的沈园。这一对痴人儿啊,说他们缘深,怎么没有福分牵手一生?说他们缘浅,在离散多年,怎么偏偏又一次遇见?
                    无论再过多少年,沈园还是沈园。为什么他说:“沈园非复旧池台”? 只因为春波桥下水再绿,也从此没有惊鸿照影来!那该是怎样凌波微步的美妙女子?让爱人在她死后四十年还铭心刻骨,也是幸福吧。想知道,她是愿意被当作永恒的传说,在后人唇齿间流转呢,还是作一个平常的女子,和他简单地过着日子,慢慢变老,然后被所有人忘却?(如果有可能,如果有可能啊,我宁愿从来不知道这世上有个地方叫沈园。)
                    沈园不仅仅是沈园了。因为有了两支相合的钗头凤。
                    原来血泪在地底下埋藏得久了,也会像陈年的绍酒一样,芳香四溢,醺人欲醉。那些煎熬,那些挣扎,那些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啊!
                    谁曾想一别,竟成永诀?
                    陆游并不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男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里的慷慨义气,教人耸眉动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诗剑生涯,冲冠怒发。
                    只是沈园,沈园,永远是他心脏最柔软最温热的地方,一处小小的伤口啊,微微一动,就有犹热的泪涌出,不可遏制,“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那是他一生都回不去了的家啊。
                    我将手放在墙上,一手牵着陆游的《钗头凤》,一手牵着唐琬的《钗头凤》, 我多想拾掇起千年前的碎片,重新拼凑成一场完美的爱恋啊……
                    慢慢地读。一行行,一阕阕,弄疼了沈园的亭、台、楼、阁,沈园的柳、竹、桃、梅瞧这小池,瞧这土丘,瞧这水井,瞧这碑坊,瞧这湖石……甚至水面,还悠游地浮着一对鸳鸯呢。此情此景,教人情何以堪?不妨在下着微雨的黄昏独自站在沈园——如果你不怕,被千年的寂寞捉去了。
                    其实沈园原本,也不过就是一户沈氏私家的花园。宋时池台极盛,沈园也并不显得如何超卓可爱。既没有拙政园的大气,也没有留园的精致,更没有狮子林的奇巧。且让我们来读读岁月里流传的故事罢。如果不是有这个故事,也许沈园早已湮没于时光的烟水之中了。
                    陆游有个表妹叫唐婉。两人青梅竹马,然后相爱。
                    以一只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婚事。(凤钗,钗头凤,莫非当初就有了命运的隐喻与谶语?)
                    从此,两人天天谈诗论赋,耳鬓厮磨,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功名利碌都抛到九霄云外。   陆母恼怒唐婉耽误儿子的前程。去占卜,说两人八字不合。陆母闻言大惊失**儿子写休书。又为他另外娶妻。
                    孝字当头,再苦再痛,都承受了。分开后,各自曲折,各自寂寞。   谁曾想离异八年,陆游与唐婉却在沈园重遇。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改嫁赵士程,相偕游园。
                    陆游的心都碎了。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唐婉黯然神伤,在词后和了一阕。不久便因过度的悲痛,抑郁而死。
                    陆游不知道。陆游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手持三尺青锋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   四十年后,陆游又回到沈园。 四十年后才看到唐婉的附词。伊人何在?
                    四十年!本该厮守却仳离的四十年!……
                    一霎的轻别,半生的凄凉孤单;
                    生命中无法填补的空洞,只是一错手而已呵!
                    一错手,是春如旧,人空瘦;一错手,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错手,是雨打病魂,咽泪装欢,一错手,是相逢不语,却听得见心碎的声音!一错手,是再聚无期,阴阳永隔。   天破了尚有女娲,姻缘破了,心破了,找谁去?可是他们分明曾彼此交付,与子偕老的承诺啊。
                    只能迁情沈园。最后一次见到心上人的地方。“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那时,垂垂老矣的陆游,也须老泪纵横,苦不堪言。
                    走过清,走过明,走过元,沿着沈园的小径,我走近了南宋。园中滴滴翠的植物密密叠叠,遮掩着我的视线,看不清宋时的明月宋时的人影。
                    迎面的影壁上便是魂系梦绕却牵不得手的两首《钗头凤》。后人将两首词同书于一面墙,但相隔的何止是行文间的距离?千山万水,重重重重,牵手只能在梦中。


                    IP属地:河南10楼2013-03-16 20:17
                    收起回复
                      金箍咒?我的纠错帖可以更新了吗?


                      IP属地:河南13楼2013-03-16 20:27
                      回复
                        【网友文】陆游的心都碎了。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唐婉黯然神伤,在词后和了一阕。不久便因过度的悲痛,抑郁而死。
                        陆游不知道。陆游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手持三尺青锋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
                        【安文】他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为了逃开这宿命般的挫败感和遗憾,陆游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手持三尺青锋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
                        呵呵,我之前吐槽安文中的书名号喜欢用引号代替,没准不是安喜欢,是别人喜欢这样用呀!


                        IP属地:河南14楼2013-03-16 20:36
                        回复
                          【网友文】只有这堵墙,被陈旧的词刺疼了筋脉,虽然被修葺得光洁了,但“墨痕犹锁壁间尘”
                          【安文】这堵墙,被哀重的词剜了筋脉,虽然被修葺得光洁了,仍是“墨痕犹锁壁间尘”。


                          IP属地:河南15楼2013-03-16 21:05
                          收起回复
                            【网友文】这样兰心蕙质的女子,谁舍得只顾追逐名利,冷落了她?何况陆游的屡试不第,是因为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诗人的梦魂;更因为性情耿直而得罪权贵秦桧。即使不然,那又如何?是谁说世代望族,子弟就必得做官才不坠家风,才对得起祖先?在山水之间,赌书泼茶,琴瑟相和,“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足教世人从此不羡鸳鸯只羡仙。
                            【安文】以为一夕的相拥而眠,是终生的厮守。太眷恋你了呀,无心去做别的事,天天谈诗论赋,耳鬓厮磨,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功名利碌都抛到九霄云外。这样兰心蕙质的妻,谁舍得只顾追名逐利,冷落了你?何况我屡试不第,是因为性情耿直而得罪权贵。是血脉里流淌着诗人的梦魂,不是你的过错。
                            谁说世代望族,子弟就必得做官才不坠家风,才对得起祖先?若不是生逢乱世,谁不想效李太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在山水之间,赌书泼茶,琴瑟相和,“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足教世人从此不羡鸳鸯只羡仙。


                            IP属地:河南16楼2013-03-16 21:09
                            回复
                              【网友文】以一只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婚事。(凤钗,钗头凤,莫非当初就有了命运的隐喻与谶语?)从此,两人天天谈诗论赋,耳鬓厮磨,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功名利碌都抛到九霄云外。
                              陆母恼怒唐婉耽误儿子的前程。去占卜,说两人八字不合。陆母闻言大惊失(**儿子写休书。又为他另外娶妻。
                              【安文】那一年,他终于以一只钗头凤为聘礼,将她迎娶回家。那是一只钗,钗头凤是一只小小的凤——凤嘴小小,以为衔紧了一世的爱情。
                              不料却恼了母亲,一来不能生育,二来沉溺儿女情长,耽误丈夫功名,是那不贤的妇。去占卜,说两人八字不合。母闻言大惊失(**儿子写休书。又为他另娶贤妻。陆游毕竟是陆游啊,只可以做国家的栋梁,从科甲正途入仕,不可以做那儿女情长的贾宝玉。


                              IP属地:河南17楼2013-03-16 21: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