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学吧 关注:122贴子:843
  • 14回复贴,共1

【名家文章】伍子胥与伍云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猜猜作者是谁?(发完全文揭晓,先别往下拉)


1楼2013-03-13 06:12回复
    旧小说中的人物,常有一个固定的型式,常与旧舞台上所表现的人物一样,哪一个是生,哪一个是旦,哪一个是净,哪一个是丑,都可明明白白的指出。小说的名称虽然不同,而这一部小说中的“生”,与别一部小说中的“生”,其性格常是一模一样的。如《绿牡丹》中的骆宏勋,与《施公案》中的黄天霸, 《彭公案》中的马玉麟,我们并没有看出其性格有什么不同来。甚至书中的几个老英雄是一个样子的,几个有武技的姑娘们也是一个样子的,几个强盗也是一个样子的。甚至这几个英雄的遭遇与历险也都是有一定的程序与式样的。甚至全书的结构与内容的叙述,也都不出于那一样英雄的遇难,侠士擒奸的固型。这当然因为那几个作这种民众小说的人, 自己没有创造人物的能力,没有布局及结构的能力,所以只好出之于模拟剽窃了。“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干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拨乱其间,亦如剧中之小丑然。”(《红楼梦》第一回)


    2楼2013-03-13 06:12
    回复

      即有几部作品,没有显然的剽窃别的书里的人物,而也总免不了受有前代诸书的多少的影响;有的把已有的人物。一个分为两个来写,有的把两个人物,合成功了一个来写。至于英雄的历险,则更容易剽窃了。可以把这个人的许多历险分给了别人,又可以把别个人物的历险,聚集在这一个人物的身上。我们于比较的研究这些小说时,常在可惊诧的相类中,找出许多有趣的例子。现在所提的“伍子胥与伍云召”便是这样的一个比较研究的好例。
      伍子胥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伍子胥的故事,是历史上真实的记载。据《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子胥的前半生是如此: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 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又日夜言太子于王。……于是平王怒, 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 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 员曰:楚之召我兄弟, 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 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 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亡在宋,往从之。……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太子建又适晋。……还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 止中道乞食。至于吴。……进专诸于公子光。……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五战遂至郢。 己卯,楚昭王出奔。……伍子胥求昭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3楼2013-03-13 06:14
      回复

        综上所叙,伍子胥的故事是有好几个本子的;大别之则有二大不同的本子。《新列国志》所叙,大都依据《史记》、《吴越春秋》等书,无来历者绝少。不过作者描写伍子胥“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等语,似仍是受有旧志及元曲所叙“力举千斤之鼎,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之暗示的。别一种无多大根据的民间传说,如旧《列国志》及元曲中所叙写者,则与新志及《史记》诸书多不同。今试综上说将二种不同本子一比较之:


        5楼2013-03-13 06:25
        回复

          此外,尚有好几点,未及细举。至于子胥过昭关一事,乃为最有名之子胥故事之一。在《伍员吹箫杂剧》里并没有提到,在《新列国志》里则很着力的描写着,《列国志传》中也是如此。
          子胥的前半生故事已略如上面所述。《说唐传》中的伍云召的前半生故事,与他的却几乎是可惊异的相类似。并不仅仅姓伍是雷同的,即故事之结构,也差不多。伍云召的故事,在《隋唐演义》里是没有的,只有《说唐前传》里写着,很显然的,这完全是《说唐传》编者的臆造,是根据了伍子胥的故事,略加以变化而臆造的。
          伍云召之父名伍建章,为当朝太师。杨广杀了文帝之后,欲命他草诏,颁行天下。他大骂一场,不肯应命。杨广便杀了他,又差宇文化及带了铁骑,围住伍府,将阉门老幼,尽行斩首,只逃了一个马夫伍保。他逃出后槽,星夜往南阳报与伍云召去了。宇文述与杨广惧怕伍云召在南阳,思欲斩草除根,说,伍云召勇冠三军,力敌万人,若不早除,必为后患。炀帝即拜韩擒虎为征南大元帅,即日兴师。伍云召得伍保通报,立意反抗隋兵。不料隋兵势大,打了几仗之后,隋兵将南阳围困住了。隋兵主帅韩擒虎,与伍建章有八拜之交,因此有意要纵了云召逃去。云召并不欲逃。到了后队救应使宇文成都来了,云召便敌不住。一天,隋兵打破南阳,云召妻投井而死。云召只带了一个孩子逃到河北去了。


          6楼2013-03-13 06:29
          回复

            在这一段故事里,与上面所叙的民间传说中的伍子胥故事是很相同的。伍建章即为伍奢之化身,伍保之到南阳报信,即为公子建之投奔樊城告诉子胥以他父兄被杀事。韩擒虎之追捉伍云召,即为养由基之追捉伍子胥。韩擒虎之有意纵了伍云召逃去,正如养由基之有意纵了伍子胥逃走。伍云召失败逃走时,他的妻投井自杀,即为伍子胥妻之“人户自缢”(见《新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凡此诸点,皆是极可惊异的类似,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伍云召的故事是脱胎于伍子胥的故事的。
            《说唐前传》第四十回及四十一回,叙的是杨林设计,要灭反王,发十八道圣旨,会齐天下反王,各路烟尘,不论他州外国之人,齐上扬州演武,反王中有武艺高强,抢得状元者,立他为反王头儿,必须年年进贡。这个计策,意思要众反王到来,使他先自相杀一阵。伤残一半,教场里先埋下西瓜火炮,待演武后,点着药线,放起大炮,又打死他大半。其余逃脱的,在扬州城上,用千斤闸下来,要闸死一半。这段故事, 当然是极不近情理,为事实上所必无,亦为作者最幼稚的想象与设计的结果。当然大家也都会知道其谬误的。但这段故事,却正与临潼斗宝那一段故事,有相映成趣之妙,且作者也用了很大的气力来描写。虽然在这个比武场上,抢到状元的不是伍云召而是罗成,然情节是异常的相似。罗成得到状元之后,忽听得演武厅后三声炮响。众反王都有些知觉,防有不测之变。一齐上马,飞奔到城下。忽听一声炮响,城上放下千斤闸来。恰在这时,伍云召的好友雄阔海赶到城门口,只见上边放下闸来,忙下马来,一手托住。那十八家王子与各路烟尘,一齐争出城来,个个都走脱了。雄阔海却因过于疲倦,头一晕,手一松,扑挞一响,被压死在城下了。这一段事,也是由“临潼斗宝”脱胎出来的,雄阔海保得十八家王子个个都走脱了,就是伍子胥保得十七国公子无事回还。在这里.《说唐传》的作者是把子胥的事业分给了罗成与雄阔海了。


            7楼2013-03-13 06:31
            回复

              以上的伍云召故事与伍子胥故事之相同处,大都为民间传说里的伍子胥故事。可见《说唐传》作者所受的伍子胥故事的影响,乃非由于《史记》、《吴越春秋》以及《新列国志》,而为旧《列国志》、元曲以及一般流传于民间的口头传说了。这可知真实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实,在民间是如何的变迁;这可知旧小说及传说中的人物及情节是常常的互相抄袭,互相受有影响;虽或情节有略略的变更,人物有合二为一,或分一为二者,我们如果追究其来源,却总有线索可得到的。
              在中国的小说上,这样的事实是常常遇到的,要一一的举出来比较之,倒是一件很有趣味的故事研究,二“伍”之事,不过是一个好例而已。然中国小说之干部雷同,恹恹无生气亦未尝不由于此。作者无创造人物之能力,无由真实的生人里取他的模型之能力,而只知由书本上抄袭到他的人物,由传说里抄袭到他的布局与结构,当然是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这个时代,现在大约是过去了,永不会再来了,遗留下来的是这些有趣的僵石,给我们作有趣的研究。


              8楼2013-03-13 06:32
              回复
                原载:《郑振铎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9楼2013-03-13 06:32
                回复
                  伍云召和伍子胥的雷同,其实现在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囧族酋长@宇文烈009 都曾专门指出这一点。但郑振铎这位古典小说研究划时代的大家,则在数十年前引领了这方面的探索,可以说,若没有他和其他前贤在打开思路方面的贡献,现在的我们看古典小说也还只能是瞎子摸象的水平。建议隋唐吧的各位都仔细学习郑振铎等人的学说。


                  10楼2013-03-13 06:35
                  回复
                    伍云召=赵云吾


                    IP属地:江西12楼2013-03-13 20:01
                    回复
                      郑振铎,阿英,鲁迅,赵景深等名家对古典传统文艺作品有着深厚的研究热忱,感谢他们做出的榜样。我读蔡元放修订的《东周列国志》,未欣赏过冯梦龙原著《新列国志》。列国系列的传统说部后来还在民间流传,比如传统说书“六部春秋”。


                      IP属地:山东15楼2014-03-19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