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77,750贴子:993,688,525

☆那些我黑杀马特的人,你们还有没有羞耻之心,我想你们是没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先。。。。


IP属地:江苏1楼2013-03-12 10:18回复

    在微博上,“杀马特”一词,一直是一个高频率用词。它音译于英文smart,意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smart”一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现在在微博上流行的“杀马特”,几乎都是作为审丑狂欢下的贬义词而存在。在人们的眼中,“杀马特”们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异,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90后青年。
    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这些被“杀马特”青年们,与去年流行起来的“洗剪吹组合”形象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他们如何融入城市、被城市接纳(现在是被嘲笑),如何完成自身的个人的现代化(现在是半现代化的惊悚穿着),这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社会局势。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特别是与“小清新”风格的对比,能够直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多元化背后的文化区隔与文化歧视。


    IP属地:江苏2楼2013-03-12 10:19
    收起回复
      2025-07-27 04:46: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杀马特”的文化特征与溯源
      现在被视为“杀马特”的群体,他们多为农村出来的90后,中学毕业或中高职技校毕业。其在身份层次与文化价值观上,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在其文化选择与喜好上,各种网络口水歌曲是他们的最爱。在外在上,他们的服饰是廉价的地摊货,使用的是国产山寨手机,然后用之自拍放到QQ空间,除此之外,他们的照片也有很多是照相馆拍摄,背景则通常是一块湛蓝色天空的幕布,或街头大头贴机器拍摄的大头贴。生活状态上,从学校走出后,直接离开了家里人,进入了乡镇以上的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城郊,租住在价格较低的民房或地下室,且是多人合租;职业上,成为理发店员工、保安、餐馆服务员、富士康这类的工厂的工人,是他们主要的就业去向,也不排除在一些灰色与黑色地带的工作,这一点和他们父辈很多都从事建筑业的苦活累活不一样,他们很难承受如此高强度的体力活。交际的圈子,也是同龄的老乡为主。当然,也延伸到网络世界,通过玩劲舞、QQ视频等,结识同龄的同兴趣爱好的网友。业余活动的地方,就是网吧、迪厅、路边大排档等。


      IP属地:江苏3楼2013-03-12 10:20
      回复

        2010年代之后的“杀马特”,倒推其文化渊源的话,应该是这样一个路径:城市里90后“脑残非主流”文化、西方的朋克、重金属等青年亚文化,也就是说,杀马特是受到了2000—2010这十年间的城市90后非主流文化的传染(这批人现在都已经转向为小清新或卖萌的萝莉、正太了,转向都市美男,男子阴柔化,韩版小男生),而非主流文化则沿袭自欧美国家的青年亚文化。
        但到了“杀马特”这里,这种青年亚文化,不再是非主流的叛逆,更不是国外那种标新立异、要展示反叛性的重金属风格(给人一种夸张的、歇斯底里、狂躁的感觉)、哥特文化(在文化上的表征就是以黑暗、阴郁、野蛮、死亡为题材的文学、艺术现象,再具体形容就是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它并没有对主流文化进行“弑父”。因此,可以说,“杀马特”与国外非主流的青年亚文化,没有多少相似之处。相反,他们的这个形象,是试图接近主流的一次失败的努力。“杀马特”们努力构建一个自心目中理解的城市人形象,然后试图模仿之,在相似的群体中形成一种风潮。他们一直在试图接近城市文化,成为他们的一员,将cosplay(角色扮演)生活化,努力模仿日本视觉系的动漫形象、打耳洞、染头发、性放纵、装深沉忧郁等的城市另类青年,或唯美、抒情的文艺青年(小清新)的流行做法。
        但是融入这种文化,却是需要资本投入的,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很奢侈的,他们的经济能力,无法实现他们想象中的生活方式,于是,夸张的外形、廉价的服饰、国产山寨手机与网吧低像素摄像头的自拍照,只能塑造出了他们现在给人呈现的形象。他们的自认的流行时尚,在众多城市人看来,却是惊悚、夸张、二逼、土气,和一个穿着劣质西装配着运动鞋的农民是一个性质,只不过是另外的一种乡土气息,是一群21世纪的“闰土”。结果,在这个消费社会,他们成为了审丑狂欢的消费品,和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等一样,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IP属地:江苏4楼2013-03-12 10:20
        回复
          于是现在在微博上,被很多人关注的比如@杀马特强子、@留几手、@杀马特龙少等红人,塑造了自己“杀马特”形象,他们的微博用语中,东北土话等方言成为佐料,东北XX屯、河南驻马店、北京二拨子村等是这些微博用户的一个假想的来源地(而实际上,这些地方都是农民工流出地或居住地)。但通过其言行明显可见他们并非真正的杀马特,而是百分百的文化知识精英,只是借用或恶意使用这套语言与形象,用以嘲讽取乐,以制造网络狂欢,每一句话都将反讽进行到底,从而在文化尊严上,彻底贬低这一群体,强化了社会公众对于此群体的歧视与隔离。


          IP属地:江苏7楼2013-03-12 10:21
          回复

            文化贫民“杀马特”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流动的加剧,所谓的“盲流”终于得以正名。最早进城的、生活改善起来的第一代农民工们,开始学习城里人一样,穿起了夜市地摊上购买的衣服(往往都是过时的,被城里人淘汰的样式),夹起了手提皮包,腰上也别上了手机。但社会并没有让他们真正地落脚城市。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后代也从农村走了出来,进入到了城市。但命运又开了一次轮回的玩笑,他们的下一代,又在学习城里人样式,却成为了不农不城的“杀马特”。严格意义上说,“杀马特”们已经不再是农民了,只是户籍上,依然将他们烙印中这个身份之中,城市的城门,对于他们已经洞开,但城门之后,还有一层厚厚的挡风玻璃在隔绝着他们真正地进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杀马特”们将构成中国社会的“第三元”,他们对于父辈的农民形象来说,已经是属于光怪陆离、花枝招展的城里人了,不再是简朴、吃苦耐劳的庄家人;对于城市里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永远透露着乡土气息,无论多么努力展示,结果都是卸不掉身上的气质。在社会学意义上,他们成为了没有故乡、也没有未来的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格局之外的“第三元”。在文化上,他同样面临着这种窘境,农村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城市以讥讽的眼光嘲笑他们。


            IP属地:江苏8楼2013-03-12 10:22
            回复

              同时,在话语权垄断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与中小城市的故事难以在都市媒体之上呈现,而大城市里的鸡毛蒜皮,都能够成为新闻。报纸、杂志、影视,都在一个劲地展示或奢华的或小清新的图像影响,倾销着城市消费主义膨胀的欲望。在这种耀眼光芒之下,杀马特们就成为了一群被遮蔽的群体,只有随着富士康十几连跳等情况下,才能够得以短暂的关注。他们生活在一个灰色地带,或者说是黑色幽默地带,他们的生活的那些场域,则成为文化意义上的隔离区,是低素质、混乱和危险的象征。当然,客观地说,“杀马特”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有些粗糙不堪、不伦不类,但是要看到,这绝不代表着“三俗”(低俗庸俗媚俗)。这是现状社会大背景下的结果,有限的教育背景,微薄的经济收入,残酷的生存环境以及逼仄的发展未来,他们或没有能力或没有意识在文化方面很好地提升自我,这是个人以及群体半城市化和现代化不完整的结果,于是,他们的文化形态上就成为了文化半成品,是不仅物质贫困文化也异常贫困的“文化贫民”。
              因此,在小清新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享受着父母的宠爱,沐浴着大学的书香,随心所欲地消费着的时候,不应该再以高高在上的眼光,冷冷瞟着“杀马特”,然后报以显露无疑的蔑视。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而非嘲讽,更多的同情而非鄙视,更多的宽容而非排斥,因为他们或许在你们还啃老的时候,就已经在无奈地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了漂泊异乡的打拼生活。他们正在以小清新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地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IP属地:江苏9楼2013-03-12 10:22
              回复
                刊于《南风窗》2013年第4期发表题为《“杀马特”:一个需要被了解的存在》


                IP属地:江苏10楼2013-03-12 10:22
                回复
                  2025-07-27 04:40: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妙可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3-12 10:23
                  回复
                    我觉得我是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3-12 10:26
                    收起回复
                      硬是一种思念 不硬是一种淡定 想硬不硬是一种修炼 插是一种实践 不插是一种休闲 想插不插是一种暗恋 射是一种冲动 不射是一种稳重 想射不射是一种忍痛 不硬就插是一种熟练 刚硬就插是一种来电 边插边硬是一种经验 插完再硬是一种留恋 硬了不插是一种封建 插完不硬是一种再见 硬个没完是一种危险 不插就射是一种风度 刚插就射是一种速度 边插边射是一种交互 插完再射是一种服务 插完不射是一种麻木 射完就插是一种回顾 插个没完是一种难度 不硬就射是一种急躁 刚硬就射是一种狂暴 边硬边射是一种疏导 射完再硬是一种礼貌 硬了不射是一种信号 射完不硬是一种人道 射个没完是一种骄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3-12 10:29
                      回复
                        什么是你们经常说过的十五个字呢?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3-12 10:30
                        回复
                          涨姿势了


                          IP属地:上海18楼2013-03-12 10:52
                          回复
                            呵呵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3-03-12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