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微博上,“杀马特”一词,一直是一个高频率用词。它音译于英文smart,意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smart”一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现在在微博上流行的“杀马特”,几乎都是作为审丑狂欢下的贬义词而存在。在人们的眼中,“杀马特”们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异,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90后青年。
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这些被“杀马特”青年们,与去年流行起来的“洗剪吹组合”形象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他们如何融入城市、被城市接纳(现在是被嘲笑),如何完成自身的个人的现代化(现在是半现代化的惊悚穿着),这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社会局势。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特别是与“小清新”风格的对比,能够直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多元化背后的文化区隔与文化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