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企高管辞职回家创业的邓志勇,先是种植反季节香椿,随后又用香椿老叶作原料配饲料来养鸡,并最终取得成功。“香椿老叶不是垃圾,用它喂的鸡价格高,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邓志勇说这句话的时候,脸带笑容。现在,邓志勇的香椿芽和香椿鸡,可以让他每年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毅然回家
不想28岁过58岁的生活
天一回暖,邓志勇的“快乐农场”上就忙活起来。打线,培垄,租种者希望在土地上收获种植的快乐,而邓志勇则希望通过打造现实版的“快乐农场”来收获人们贴近土地的踏实感。这种踏实感可能是他“一身土、一脚泥”的模样,但却能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
2008年底辞去国企高管职位,从热闹的青岛回到老家曲阜陵城镇时,邓志勇还不太清楚创业要做点什么。
“我2003年成为企业的副总,负责生产管理,就是28岁的人过着58岁人的生活,整天板着脸。”领着10万元的年薪,过着无需风吹日晒的生活,邓志勇的生活是父母心中“跳出农门”最好的证明。但在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后,邓志勇却告诉自己“回去吧”,“我想回到家乡,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扛着邻里闲言的笑语,邓志勇在家闲了3个月,寻找可创业的项目。“一开始是卖芽菜,后来听朋友提起,又去种香椿。”邓志勇告诉记者,最早投资了3万元在离村庄10里远的地方盖起了大棚,荡耙都不会用的他吃住在大棚边,等待着香椿发芽。
种香椿成功
又创新养殖香椿鸡
“盛夏大棚里非常热。每天进去喷水,10天后就发了芽,当时特别高兴,觉得种地也很简单嘛。”当芽苗长出两片叶子时,邓志勇发现4分地的香椿却在高温下烤死了,“之后就不断总结经验,第二批香椿在年底收获了,25块钱一斤,投资的3万块钱也都收回来了。” 2009年底,邓志勇的反季节香椿卖出了高于猪肉3倍的价格,但家人仍然没有认可他。想要扩大生产,又没有足够的资金,邓志勇卖掉了曲阜市区的楼房,包了3亩地继续种香椿。
一年四季供应新鲜的香椿,邓志勇又琢磨出用香椿喂鸡。158元一只的香椿鸡日渐走俏,邓志勇的财富积累也日渐增盈。2012年,邓志勇先后接受了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凭着“小香椿带来的大财富”,邓志勇的香椿事业慢慢的为人们知晓。“去年毛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所养香椿鸡品质也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的检测鉴定,检测结果非常理想。”邓志勇告诉记者,香椿鸡可以做成功能性食品发展。
“认可的人多了,来学习经验的人也就多了,我们也把自己的育苗经验推广出去。”邓志勇不断扩充香椿生产,需要的人手也多了起来,让远近的老百姓来香椿地工作,带动更多人发展香椿种植,邓志勇相信,香椿种植能带给村民更大的收益。“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但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他们收获更多的财富。”
获得认可
给村民传授香椿技术
如今,邓志勇承包了包括山地在内的700亩地,形成了育苗、造林、香椿加工、养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吃住在田间,劳作在地头,一身土,一脚泥的邓志勇已经找不到当年高管的影子,但他觉得生活更坦然了,心情也更愉快了,“笑脸明显比以前多了,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一人富,不算富,更要带动千百户!”经认真考虑,邓志勇决定带动更多的人来种植温室香椿,希望能够可以带动更多农民朋友一起致富。他在曲阜成立了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种植反季节温室大棚有机香椿、常温香椿、特色香椿鸡养殖、香椿饲料加工,帮助社员解决生产中的一切问题,包括采购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提供种植方法、植物保护方面的咨询、培训。在和社员的合作中,他帮助社员销售农产品,保证亩产值5000元以上。
“创业很辛苦,尤其是大学生回乡做农业,遇到很多压力、阻力。”邓志勇说,创业4年,有过沮丧,也遇到过挫折,但始终没有停下,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我创业的意义就是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带动、改变更多的人,这也是我永远的追求。”
来源:齐鲁晚报
毅然回家
不想28岁过58岁的生活
天一回暖,邓志勇的“快乐农场”上就忙活起来。打线,培垄,租种者希望在土地上收获种植的快乐,而邓志勇则希望通过打造现实版的“快乐农场”来收获人们贴近土地的踏实感。这种踏实感可能是他“一身土、一脚泥”的模样,但却能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
2008年底辞去国企高管职位,从热闹的青岛回到老家曲阜陵城镇时,邓志勇还不太清楚创业要做点什么。
“我2003年成为企业的副总,负责生产管理,就是28岁的人过着58岁人的生活,整天板着脸。”领着10万元的年薪,过着无需风吹日晒的生活,邓志勇的生活是父母心中“跳出农门”最好的证明。但在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后,邓志勇却告诉自己“回去吧”,“我想回到家乡,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扛着邻里闲言的笑语,邓志勇在家闲了3个月,寻找可创业的项目。“一开始是卖芽菜,后来听朋友提起,又去种香椿。”邓志勇告诉记者,最早投资了3万元在离村庄10里远的地方盖起了大棚,荡耙都不会用的他吃住在大棚边,等待着香椿发芽。
种香椿成功
又创新养殖香椿鸡
“盛夏大棚里非常热。每天进去喷水,10天后就发了芽,当时特别高兴,觉得种地也很简单嘛。”当芽苗长出两片叶子时,邓志勇发现4分地的香椿却在高温下烤死了,“之后就不断总结经验,第二批香椿在年底收获了,25块钱一斤,投资的3万块钱也都收回来了。” 2009年底,邓志勇的反季节香椿卖出了高于猪肉3倍的价格,但家人仍然没有认可他。想要扩大生产,又没有足够的资金,邓志勇卖掉了曲阜市区的楼房,包了3亩地继续种香椿。
一年四季供应新鲜的香椿,邓志勇又琢磨出用香椿喂鸡。158元一只的香椿鸡日渐走俏,邓志勇的财富积累也日渐增盈。2012年,邓志勇先后接受了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凭着“小香椿带来的大财富”,邓志勇的香椿事业慢慢的为人们知晓。“去年毛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所养香椿鸡品质也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的检测鉴定,检测结果非常理想。”邓志勇告诉记者,香椿鸡可以做成功能性食品发展。
“认可的人多了,来学习经验的人也就多了,我们也把自己的育苗经验推广出去。”邓志勇不断扩充香椿生产,需要的人手也多了起来,让远近的老百姓来香椿地工作,带动更多人发展香椿种植,邓志勇相信,香椿种植能带给村民更大的收益。“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但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他们收获更多的财富。”
获得认可
给村民传授香椿技术
如今,邓志勇承包了包括山地在内的700亩地,形成了育苗、造林、香椿加工、养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吃住在田间,劳作在地头,一身土,一脚泥的邓志勇已经找不到当年高管的影子,但他觉得生活更坦然了,心情也更愉快了,“笑脸明显比以前多了,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一人富,不算富,更要带动千百户!”经认真考虑,邓志勇决定带动更多的人来种植温室香椿,希望能够可以带动更多农民朋友一起致富。他在曲阜成立了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种植反季节温室大棚有机香椿、常温香椿、特色香椿鸡养殖、香椿饲料加工,帮助社员解决生产中的一切问题,包括采购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提供种植方法、植物保护方面的咨询、培训。在和社员的合作中,他帮助社员销售农产品,保证亩产值5000元以上。
“创业很辛苦,尤其是大学生回乡做农业,遇到很多压力、阻力。”邓志勇说,创业4年,有过沮丧,也遇到过挫折,但始终没有停下,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我创业的意义就是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带动、改变更多的人,这也是我永远的追求。”
来源:齐鲁晚报